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
作者:張曉琳
發布時間:2024-10-23 20:00:16 來源:陜西日報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引導廣大教師繼承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新時代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理念引領、模式探索、制度保障、培育文化等方面入手,著力培養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開創新局面。
堅守教育初心,筑牢師德師風根基
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這不僅是對教師職業行為的要求,還是對教育本質和師德價值的追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引導教師踐行教育家精神,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提高教師政治素質,鑄牢教師理想信念;積極弘揚優良師風,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讓教師在崇高的職業追求中實現自我價值。堅守教育初心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把握。廣大教師應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日常教學中做好言傳身教,以自身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要用好課堂講壇和校園陣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潤學生的心田,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師德師風是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教師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師德師風,事關孩子的成長,事關社會風氣,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只有教師具備高尚的師德,才能培養出具有高尚品德的學生;只有教師堅守教育初心,才能確保教育的方向和目標始終指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創新教育模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創新教育模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僅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超越,還是對教育本質和教師角色本質的回歸。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創新教育模式意味著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探索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路徑。創新教育模式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相輔相成的。創新教育模式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進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創新教育模式的重要目標和保障,要求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錘煉自身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一方面,學校可通過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培訓、組織師德講堂、舉辦師德楷模評選等活動,增強教師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注重將師德師風建設融入日常教學、科研和管理,以實踐鍛煉提升教師師德素養;鼓勵學生參與師德師風制度建設,形成師生共同監督、相互促進的良好機制。另一方面,廣大教師應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完善評價體系,嚴格師德師風考核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不斷完善考核評價的長效機制。學校應進一步明確師德師風標準,將師德師風表現作為教師評價、職務晉升、獎勵懲處的重要依據;嚴格執行師德師風考核制度,對違反師德師風行為的教師“零容忍”。確保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良好機制,為師德師風建設提供堅強保障,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關注教師內在需求,為其提供清晰明確的成長路徑,幫助其認識自身優長與不足,激發自我反思與成長的內在動力;遵循公平公正原則,確保評價過程的透明度和結果的客觀性,引導教師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推動教師隊伍師德師風水平整體提升。融入“動態發展”思路,持續跟蹤和評估教師的師德師風表現,通過嚴格考核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為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師應該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廣大教師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錘煉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自覺踐行師德規范,形成良好師德風尚。要積極弘揚尊師重教、為人師表等傳統美德,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師德師風資源,將其作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寶貴財富,融入日常教育。要主動借鑒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動師德師風的創新與發展。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