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審理專業技術性較強領域的知識產權案件時,需要技術調查官充當‘技術翻譯’,將技術事實快速、準確地傳遞給法官,幫助法官快速了解案件的技術難題和爭議焦點。”10月21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胡曉暉介紹,日前,陜西省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隊伍迎來61名新成員。

為提升知識產權糾紛處理工作質效,今年,省高院與省知識產權局、省版權局、省檢察院聯合發文,面向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代理機構、律所和行業協會等單位的知識產權從業人員和相關專業領域技術專家,征集我省第二批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經自主申報、資格審查、綜合評審、公示等流程,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成來飛等61人成為陜西省第二批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任期3年,以兼職形式參與案件相關工作。

據了解,技術調查官屬于審判輔助人員。2022年,陜西組建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人才庫,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首批征集了33名。陜西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參與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就調查取證的范圍、步驟和注意事項等提出建議,解釋案件涉及的專業術語,就案件所涉技術問題出具專業意見。

“在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中,技術問題的判斷直接關系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影響著判決結果。”胡曉暉說,此次新增技術調查官的專業涉及計算機軟件、醫藥生物、化學、通信、光電、材料等領域,將極大提升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事實查明的準確性,并為重大、疑難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從而進一步加大陜西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優保障。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