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成為一名老師,讓我能與性格迥異的孩子們朝夕相處。因為他們,我得以窺見多彩斑斕的世界。走近他們,我能看見歡快自由的身影,聽到如銀鈴般清脆的笑聲,察覺不同人身上的潛力,感悟生命蛻變的力量。在走近孩子們的過程中,我也刷新了對自己的認知,獲得了不一樣的成長。

以平等的態度走近一顆心

我們班里有個叫小彤(化名)的孩子,她長得眉清目秀,可說起話來卻支支吾吾、含糊不清。在學習中遇到簡單的字和詞語,她也讀不出來,就算我反復地教,她還是不能正確認讀。剛開始,我以為她只是在我的課堂存在這種問題。和幾位科任老師溝通后,大家一致表示她上課從不發言,甚至很難說出一句完整的話。鑒于此,我找班上其他同學詢問了小彤的課后表現,得知她在課間很正常,不存在說話不流利的問題。為什么會有如此反差呢?我想找到原因。

家訪時,我通過她的家長了解到一些情況:她從小說話就慢,口吃的情況也時好時壞。家人曾帶她去很多城市診療過,但都不見好轉,甚至還查出她有輕度抑郁癥。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震驚,想為她做些什么。

巧合的是,她在學校報名的手工社團由我負責,這為我進一步了解她創造了條件。手工課上,她在仔細觀看過制作步驟后,專注地動手制作。我發現她的動手能力特別強,做的手工作品惟妙惟肖。當她完成作品時,我會與她大拇指相碰,為她點贊。漸漸地,她會鼓起勇氣將自己完成得比較好的作品拿給我看,并說:“老師,看……”這三個字仿佛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有時她的手工沒做好,會告訴我她沒學會,讓我再做一次示范。雖然她表述得不流利,但我能通過她的口型和卡頓的字詞明白她的意思,幫助她完成作品。看到她小小的改變,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有一天,在學校大課間,我剛走出辦公室,她就拿著粉色的手工花向我跑來,害羞地說著:“老師,送給您。”看著這朵如真花般嬌嫩輕盈的手工花,我欣喜地豎起大拇指夸贊道:“謝謝,你的作品太棒了,老師都沒你做得好。”她笑了,臉上泛起自然的紅暈。后來她常送一些小手工作品給我,我也會回贈給她一些小禮物。慢慢地,我們的關系越來越好,她也能簡短地表達自己所想,但有時她也會因為口吃而自卑。她膽子較小,與其他老師在課堂上有距離感,不如和小伙伴在一起那樣的輕松自在。也許她無法很快地將自己在課間的良好狀態發揮到課堂上,但看到她一點一點地努力著、進步著,我備感欣慰。

面對情況較為特殊的孩子,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判斷和定義他,而是需要了解其背后各方面因素,分析目前狀態的原因,用一顆平等的心走近學生,以向上、向善之力引導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他們在成長之路上綻放異彩。

發現童趣童真,汲取前進的力量

很多學生天真爛漫,不時也會從嘴里蹦出幾句蘊含哲理的話,可他們卻從不曾察覺。

一次大課間,有幾個低年級的學生圍坐在綠草坪上,好像很開心的樣子,我不自覺地尋著歡快的笑聲信步走去。走近時才發現,他們撐著眼皮互相觀察眼睛,我被他們一個個搞怪的樣子逗笑了。其中一個學生笑著說:“老師,眼睛好像鏡子呀,在別人的眼睛里我能看到自己。”聽完這句話,我突然想到“相由心生”這個詞。在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可能很難對自己有全面、正確的認知,但正如他們所觀察到的,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所發現的別人的特質,察覺出我們自己的內心,繼而展開深度思考。這雙眼睛何曾不是一面睿智的明鏡呀!

在教育的旅途中,我們一直面對著如朝露般純凈美好的孩子。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常懷感恩之心,感謝遇到的每位學生,帶給我們不同的思考和感悟,是他們豐盈了我們的內在,更給予了我們前行的力量。

蛻變,需要雙向努力

我所帶的六年級班里有個學生叫小龍(化名),在他上二年級的時候,我曾給他帶過課,一路走來,我也見證了他的蛻變。

二年級的時候,他性格暴躁,與同學一有摩擦便“拳腳相向”,而現在的他知書達理,與人交往進退有度,學習上也比以前更能沉得下心。由于家庭原因,他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他跟著爺爺一起生活,有時候爺爺要到附近打短工,只能留他一個人在家,導致小小的他一直缺乏安全感。一次,學校舉行感恩父母的活動,其他同學都跟自己的父母有說有笑,只有他一個人坐在教室后的臺階上默默流淚。看到他落寞的身影,我心里有一股說不出的酸楚。為了安慰他,我走過去同他一起坐在臺階上,引導他關注自身擁有的東西,和他聊聊在外為了生活打拼的父母。漸漸地,他的情緒平復了。雖然我也知道這種安慰起不了太大實質性的幫助,但在當時,我也沒別的辦法。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開始有意無意地接近他,及時了解他家里的情況,跟他談論學習上的變化,夸贊他的每一次進步。在生活中,每當輪到我值班查寢時,我都會在他的宿舍多留一會兒,幫他蓋好被子,防止著涼。他與同學有沖突時,我也會迅速了解情況,安撫他的情緒,并跟他分析事理。漸漸地,他與同學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少了,在老師講道理時,他也聽得進去。我想這就是他的蛻變。

作為一名教師,我有幸參與了學生五彩斑斕的人生,而他們也豐富了我的人生。以后,我會一如既往地堅守教育的初心,以平等的態度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用更多的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發現和激發學生身上的無限潛能。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洋縣紙坊街道辦事處白石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