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人撫 難有人幫 成長有守護
“愛心爸爸”為困境兒童撐起一片天
作者:李東峰
發布時間:2024-10-21 15:20:55 來源:西安日報
楊涌(右)帶領孩子們“看西安”。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山村困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著情感缺失、教育資源不足、生活照顧不周等諸多問題。來自社會的關愛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為他們照亮前行的道路。
心有人撫、難有人幫、成長有人守護,西安的“愛心爸爸”楊涌就是這樣一位呵護他們健康成長的公益人。
傾心關愛 4個山里娃考上高中
“斌斌本來打算周六回來,結果周五晚上8點多急不可耐地跑回來了。”10月19日15時許,在南郊一小區,看到記者來訪,楊涌笑著說。
楊涌口中的“斌斌”是張斌,藍田縣輞川鎮甘家坪村人,今年16歲,是西安市白鹿原高級中學的高一新生。自去年12月底,張斌每個周末從藍田到楊涌家接受學習輔導以來,他就把楊涌家當成自己的家。他雖然上了高中,但每周仍來楊涌家過周末。楊涌像爸爸一樣,給他做可口的飯菜,囑咐他好好學習。
“如果沒有楊爸爸給予幫助,我可能考不上高中。”張斌說,和他一樣,在楊涌的幫助下,他們村有4個孩子今年都順利考上高中。
甘家坪村是秦嶺深處的一個山村,距藍田縣城50多公里。自2016年以來,楊涌數次走進這里做公益,和這些孩子結下了深厚情誼。“山里很多孩子家里困難,有的父母外出打工,靠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孩子們讓人很心疼。”楊涌說。
2023年12月,碑林區駐藍田縣輞川鎮甘家坪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侯歲民告訴楊涌,村里幾名困境家庭的孩子在紅門寺九年制學校讀初三。由于多次在這里做助學工作,楊涌了解當地的教學情況,也希望孩子們能考上理想的學校。想到自己的長子楊洋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有給這些孩子們輔導功課的能力,楊涌遂決定每個周末將這些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學習。
經過和孩子們及他們家人溝通后,從2023年12月23日開始,張斌、藺心如、唐燕、潘旭言每周末都會到楊涌家里學習。為了提高成績,西安一中原教導主任王國強會送來測試卷,孩子們自測后,由楊洋給予針對性指導。“我負責做飯,楊洋負責輔導。”楊涌說,“最終,4個孩子都考上了心儀的高中。”
“孩子們上高中后,周末還會來家里。他們把這兒當成自己家,也經常把我叫‘爸爸’,說明他們不因為接受別人幫助而怯懦,心里放得開,這也是我做公益所期望的——不僅要關愛他們的生活,更要呵護他們心靈的健康。”楊涌說。
用心呵護 為困境孩子撐起一片天
今年56歲的楊涌,是西安本地人。上世紀90年代,楊涌下崗后開始經商。經濟逐漸寬裕,他就利用業余時間做公益。2010年,他前往商洛做公益,在秦嶺深處看到很多家庭都是年邁的爺爺、奶奶照護孩子。除了生活困難外,很多孩子因為學習資源有限,知識匱乏。由此,他萌生出專職做公益的想法——引介社會資源、傾心幫助山里的孩子。
2016年6月,楊涌攜手幾位從事公益的熱心人成立了公益組織——碑林區愛心169公益服務中心,主要做愛心助學、暖心幫扶困境兒童的公益活動。攜手醫療機構為青海玉樹自治州300名困難兒童配150副近視眼鏡、送去300雙球鞋,為藍田縣輞川鎮山區兒童募捐500套棉衣,對接藍田縣紅門寺小學連續開展五期教育公益行活動,開展“一元捐”活動讓甘家坪村的孩子每天能吃上肉……這些年來,從省內到青海、四川,他們救助殘疾、困難孩子,捐學習物資、捐生活用品。公益組織用127場活動,為數千名山村困境兒童撐起一片天。
不僅僅給予孩子們生活上的幫助,更給予他們精神支撐。2019年以來,利用五一、國慶等假期,楊涌和團隊將藍田縣甘家坪小學、紅門寺小學、丹鳳縣商鎮老君小學累計超500名困境孩子帶出大山,帶到西安游覽城墻,參觀博物館、科技館,讓孩子們開闊知識視野,跟上時代步伐。
“一路走,諧音‘169’,所以我們的公益組織名字叫‘愛心169’。只要孩子們需要,我會一直帶領團隊用實際行動把愛心傳遞下去,呵護他們更好地成長。”楊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