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洋學生”來西安學中醫
?“岐黃絲路”2024年中醫藥診療技術國際培訓班(第五期)開班
作者:張黎娜
發布時間:2024-10-17 08:45:27 來源:西安日報
學員們在一起交流討論中醫藥知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中醫追隨者,為了能深入學習傳統中醫藥診療技術,與專業和富有經驗的中醫醫師進行學習、交流,我們來到了這里,這也是一場文化交流,是增進兩國情誼的珍貴機會,我們都非常珍惜。”10月14日,在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單位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作為中醫藥診療技術國際培訓班的學員代表,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針灸師薩雅用中文發言說道,她與其余11位同樣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醫療從業者,將要在西安開啟一場中醫藥的學習之旅。
搭平臺:讓“洋學生”來學中醫
當日,由陜西省商務廳、陜西省科技廳、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支持指導,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專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岐黃絲路”2024年中醫藥診療技術國際培訓班(第五期)正式開班。
據悉,本次培訓班為期2周,將立足傳統中醫診療及特色技術,包括小兒腦性癱瘓、孤獨癥譜系障礙、腦出血、腦梗塞、帕金森綜合征及肌萎縮側索硬化等病癥的中醫藥診治,以及針刺、刮痧、拔罐、推拿等中醫特色診療技術,邀請知名專家教授進行講座授課,同時結合臨床科室見習培訓,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切實加深學員對中醫藥的認知,拓展臨證思維,提高臨床療效。
取經驗:讓“中醫力量”匯聚“絲路”上
隨著培訓班的開展,學員們深入醫院國際診療區、腦病科、針灸科、治未病科等科室,感受中醫藥文化,學習中醫適宜技術。
“這是一位腦出血患者,現在在為他進行火針治療。火針主要作用于濕寒證,可以幫助散寒止痛、解除經絡的阻滯等。”在成人腦病科室腦病八科,主任余亞蘭為學員們講解著火針治療的要點與操作步驟,醫生朱盼在一旁進行著實操演示,學員們紛紛拿出手機認真地記錄,并爭著想要進行體驗。
“用火將針燒到哪個程度最為合適,火針適合治療哪些疾病,我都學到了,剛體驗了一下,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疼,感受還不錯,回去后,我會考慮怎樣將它運用到我對患者的治療中。”來自哈薩克斯坦一家衛生保健中心的針灸師阿尼西亞說道。
“我一直學習著傳統醫學,對于針灸等中醫技術十分感興趣,在這里接觸到了新的診療手段和傳統醫學治療方法,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運用這些中醫治療手法,幫助我的患者更快地康復。”來自杰米爾塔烏市第四診所的馬琳娜說,“同時,我們作為中醫愛好者來到這里學習,再將中醫文化帶回去,就像文化使者一樣,增進彼此間的溝通與交流,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據悉,近年來,醫院已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組織了十余場中醫藥國際培訓班,培養了200多位“洋中醫”,越來越多的境外醫生,學成回國,運用中醫、推廣中醫,為增進當地民眾健康福祉貢獻了“中醫力量”,讓“中醫力量”匯聚在“絲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