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強則中國強!”這就意味著學校體育承載著體育強國的基礎,但是在過去,體育課被很多人視為“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可以不要”的學科。從教十多年來,無論是風吹日曬,還是嚴寒酷暑,我始終堅守在體育教學一線,秉承“健康第一”思想,堅持“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教學,以結構化思維綜合思考體育課堂、體育大課間、體育社團、課間體育、體育競賽、家庭體育的融合實施,努力為校園體育良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作實踐中,我不斷探索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利用延安得天獨厚的紅色革命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革命歷史、延安精神融入學校體育工作中,通過活動設計、游戲滲透、情境創設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將思想教育融入學校體育工作。例如,以“體育+國防”形式,組織實施“國慶校園小閱兵”主題活動;以“體育+歷史”方式,組織開展紅色趣味運動會,設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南泥灣大生產”等比賽項目,讓孩子們在不同的運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以“體育+勞動”的思維舉辦“勞動技能大賽”,在運動中設計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等環節,在體育運動中展示和檢驗勞動技能;以“體育+文化”方式,設計組織七一建黨節“紅色小長征”徒步越野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在烈日下徒步越野,感受紅軍長征的艱難,促使他們思想得到淬煉。

我還積極實施非物質文化進校園活動。特將安塞腰鼓作為重點項目,主持研究了省級規劃課題“小學體育地方性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以安塞腰鼓為例”,編寫《快樂學腰鼓》校本教材,開展安塞腰鼓大課間活動,組織安塞腰鼓校園聯賽,形成安塞腰鼓對外表演體系……發表了《安塞腰鼓進課堂的可行性及實施策略研究》《安塞腰鼓在大課間實施的意義及價值探究》等論文,該項目也榮獲了陜西省第十一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20年團隊報送的“安塞腰鼓”入選全國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2021年學校安塞腰鼓課程被確定為省級精品課程,中央電視臺《傳承的力量》欄目對此進行了實地拍攝。

“少說空話,多干實事”的人生信條為我贏得了師生及家長的認可,也讓我獲得了成長,先后榮獲陜西省學科帶頭人、省優秀教學能手,延安市優秀教師、市德育工作先進個人、首屆延安市十佳青年教師等稱號,并成為國家籃球、足球、田徑、排球二級裁判員,國家校園短式網球裁判員,陜西省名師資源庫成員、省教學能手大賽評委庫成員、省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委員會延安分會成員、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員,延安大學名師領航校外輔導員。獨立主持完成省級規劃課題2項,參與完成省市級規劃課題12項。

我深知這些是榮譽,更是責任。“孫志強省級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孫志強省級學科帶頭人工作坊”陸續成立,積極帶動鄉村學校、薄弱學校青年教師一起成長,先后在延安市寶塔區、志丹、黃龍、延川、子長、黃陵、延長、安塞、甘泉等地以線上線下形式送教送培達百余次。此外,我還積極承擔陜西省教育廳及陜西省教科院各類送教送培及名師資源庫建設工作,多次承擔陜西省教學能手大賽評委,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赴西安、漢中、渭南承擔陜西省教學能手“回爐”培訓工作。

我成長于延安這一片紅色的熱土上,更是將延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自己的重要責任。經過不斷帶動和引領,先后培養出1名省級學科帶頭人,10多位省級教學能手,2名省級優秀教學能手,20多名市級教學能手。經過近10年的帶動引領,延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骨干體系基本形成,為促進延安市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起到了非常積極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這正是每一位體育老師應該堅守的初心和使命。為了讓體育這一“薄弱學科”不再薄弱,爭做新時代優秀的體育教師,我將不斷努力探索,構建以“體”育人新模式,最終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為學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作者單位: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