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此盛大舉行。我和團隊有幸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此次獲獎的研究項目是“高能效超寬帶氮化鎵功率放大器關鍵技術及在5G通信產業化應用”,該技術有效地解決了氮化鎵功率放大器在高效率、寬帶寬、線性度等方面的重大難題。

換言之,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龍頭企業在領先世界的5G通信產業中,其基站真正用上了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的高性能半導體功放芯片,有效破解了西方在這一領域對中國的技術封鎖。

永葆“紅芯”底色 家國情懷驅動立德樹人實踐

長期從事國防重點工程的科研攻關,讓我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對于“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立德樹人的核心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見解。將“國家需求即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這一主導思想融入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家國情懷。做思政教育,首先要讓學生們關注到國家的迫切需求是什么,國家對半導體行業專業人才培養賦予的真正使命是什么?要讓學生對于解決材料、器件、工藝等基礎問題,產生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

為此,我積極推進并實施了“思政·平臺·教師”深度融合的微電子一流人才培養模式,將紅色文化創造性地轉化為價值觀塑造中的鮮活資源。持續推進“以紅色精神植根,以黨建引領聚力,以家國情懷鑄魂”的“三全育人”體系建設。領銜的微納看世界導學團隊榮獲2017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稱號。此外,主要負責的“思政鑄魂、平臺托舉、教師引領,一流微電子本科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項目榮獲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勇擔“創芯”使命 產學研用攀登微納世界高峰

國外對我們的技術封鎖涉及應用、電路、器件、材料和裝備等關鍵領域。那么我們的研究就要集中到這些方向上去,解決國家在這些領域亟須突破的難題。

寬禁帶半導體對世界各國的科學家而言,都是比拼速度的事業。科研人員要坐得住冷板凳。我先后主持“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86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項目20余項。研究成果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撰寫專著《氮化鎵微波功率器件》,發表100余篇高水平論文,專利成果轉讓100余件。

多措并舉 培養“強芯”人才

在我領銜的微納看世界導學團隊中,研究生每年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和會議論文近40余篇,在創新的領域專利申請數量每年超過50項。迄今,培養的碩博士研究生已逾150名。其中,祝杰杰的畢業論文獲評2018年陜西省優秀博士畢業論文。僅6年時間,畢業留校后的祝杰杰便完成了從講師到教授和博導的成長,取得2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一等獎5項。2021年,祝杰杰獲評西電華山學者特聘教授,之后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團隊培養的畢業生中已有100多人到華為、中興、航天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和國家重大項目承擔單位從事專業領域的研究工作。

6月21日,在畢業典禮上,我寄語畢業生要“為己礪志、為國立命”。為己礪志、為國立命之基礎是廣博的學習,之厚度是始終葆有一顆謙卑之心,之精神是領悟西電“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之堅持是能深刻認識時代與國家的需要。唯其如此,才能沉淀出自己的價值,領悟到國家民族的大義,為國家的信息化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寬禁帶半導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級領軍人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二級教授。華為因其杰出的技術貢獻為其個人授予了“十年創新合作功勛獎”。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