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花開香滿園
作者:陳阿莉
發布時間:2024-10-15 11:00:42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課程是學校的核心和靈魂,學校課程體系的三大核心是教師、學生和家長。這三大核心若成為學校發展的力量,那么這所學校就能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國家“雙減”政策的出臺考驗著校長的智慧和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減負提質”提出的首要任務就是向課堂要質量,因此,我們要用思想和理念去引領大家深入實施課堂改革,達到減負提質。
在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本著讓孩子“創造著長大”而不是“長大再創造”的想法,西安市長安區第一小學全方位落實“替學生未來著想 為人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研發“長安花開”課程體系,以“主線式”教學理念為引領,立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為教師和學生賦能,以“五項”管理、課后服務、“三個課堂”為實施途徑,以教師專業成長、課程育人、家校共育為抓手,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長安花開”課程體系以“三成”課程為基礎,有效結合了課前、課中、課后全面育人的理念。“三成”,即教師—成長(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學生—成才(閱讀積累、課堂思維、課后延伸)、家長—成就(家長講堂、家校合作、實踐育兒)。
第一,教師成長課程。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決定了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一所名校首先要有一批名師,名師成就名校。學校教師成長的課程以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為主要抓手。
一是專家引領。讓名師走進校園和老師們面對面交流。這兩年來,學校利用暑期培訓和活動邀請了40名陜西省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和教學名師走進學校,為老師們進行全學科培訓,作教學指導,上示范課,組織名師和學校老師結為師徒。同時通過特色活動“教學節”為老師們搭臺子,讓他們站上學校的最高舞臺,充分展示才華和自信。每次和名師交流,他們學到的不僅是專業技能,更多的是名師身上敬業、鉆研和追求自我價值的精神,這是一種無聲的影響和感召。老師們在“教學節”活動中上課,成長很多、收獲很多。二是同伴互助。教研活動是實現同伴互助最好的平臺,學校結合實際創新教研活動模式,發揮團隊智慧,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教研活動。以“主線式教學”理念為引領,通過“磨課—上課—評課—錄課—傳課”五環節完成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在單周的周三磨課,提前安排,組長主持,在本組人員沒課的那一節進行磨課;在雙周的周三上課,學校統一安排上課時間,本組成員共同參與,并在當天由組長安排本組成員在沒課的情況下進行評課。評課結束,主講教師進行二次修改,次周進行錄課,錄完上傳平臺。整個教研活動先后實現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的校本研修。豐富的科研活動助推了教師團隊整體的提升,教研活動成了每位教師實現成長的平臺。
第二,學生成才課程。一所理想的學校能促使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怎么做呢?一是在“第一課堂”學方法。教師以新穎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以高超的教學藝術感染學生,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便獲得提升。二是在“第二課堂”培養興趣。“第二課堂”的開設是學生興趣愛好展示的舞臺。通過課后服務、青少年活動站兩個平臺和作業輔導、特色課程、社團三個載體進行實施。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依據教師資源,在課后服務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供學生選擇,有40多項,如作業輔導、閱讀、創新思維、體育運動、藝術特長等。我們還利用學校所在位置——大學城優越的資源,聘請30多名專業教師參與到社團課程中,開設了足球、管樂、網球、乒乓球、民樂、圍棋、兒童畫、國畫、舞蹈、合唱、機器人等社團,供學生自由選擇。此外,還將社團課程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在周末通過青少年活動站開設同樣的課程,讓學生在周末也有去處。三是在“第三課堂”培養技能。我們利用身邊資源,落實生活處處是課程的理念,以家庭、學校、社會為平臺,創新性地開展“第三課堂”。如開展“周末去哪里 一起去公益”的活動,再如在春節前由書法教師帶領學生在學校門口為周邊群眾義務寫春聯,受到一致好評。
第三,家長成就課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在以“養正”之學為核心,以家庭教育為載體的教育傳統下,我們更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現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滋養作用。一是注重理論學習。學校分批次安排教師參加陜西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家庭教育專業能力等級考核。截至目前,已有95名教師通過了家庭教育專業能力講師認證,并具備開展家庭教育講座的能力。二是注重實踐應用。開設家庭教育大講堂,由持證教師以微視頻的形式定期為廣大家長普及科學的家教知識與理念,傳播弘揚好家規、好家風和好家教,幫助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構建家校和諧交流的平臺,開創家校共育新局面。三是開發家長教育系列課程。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首先分年級研發了課程體系,一年級為習慣養成,二年級為良好安全習慣養成,三年級為呵護與溝通,四年級為和孩子如何有效溝通,五年級為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六年級為青春期叛逆期的家庭教育。研發好后分年級、分主題向家長推送,并不定期提供家庭教育專題咨詢和指導服務,助力家長成為智慧型家長。四是家校協同育人。邀請家長參與學校工作,發揮家長的主體作用,通過召開線上線下家長會、家長座談日、家長開放日、家委會議事日、家長主題課堂等形式,豐富家校共育內容,幫助家長克服“重養輕教、重智輕德、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的傾向。每學期開學第一課,每個班級都會邀請一位行業能手為孩子們上開學第一課,把行業的專業知識帶進課堂,讓孩子從小了解各行各業的知識,把夢想的種子種進孩子的心里。學校積極開展大家訪活動,深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促進家校溝通與協作,形成家校和諧、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長安花開”課程體系的“三成”課程研發和實踐是依據校情研發,并按照學校的十年發展規劃而實施的。三年的實踐在“主線式”教學理念的引領下,課堂不斷提質,教師快速成長,4項省級規劃課題立項,140余份教科研成果獲得省市級榮譽;有50多位教師在各級賽教中獲獎,其中呂慧老師獲得陜西省優秀教學能手,學校獲評長安區課堂革命示范學校、長安區教科研明星學校、長安區教育質量綜合評估優勝學校、西安市第二批義務教育課程與教學管理示范基地學校、西安市第二屆課堂教學創新優秀單位等。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第一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