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三類活動” 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發布時間:2024-10-15 16:30:5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潼關縣各學校錨定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開展科普知識進校園、好家教家風進校園、法治宣講進校園等活動,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
一是科普知識進校園,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各校組織教師到省內外天文科學院校和具有天文科學文化特色的學校參觀學習,拓寬視野,掌握有效傳導天文科普知識的技能技巧,有序推進天文科普地方課程開設。縣教體局與縣委宣傳部、縣科協等部門聯合,組織開展天文科普知識競賽活動,讓更多學生認識天文、拓展視野,在全縣掀起主動學習天文科學知識的熱潮,推動形成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聘請知名天文科普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或校外輔導教師,定期到學校開展專題知識講座、指導開展天文科普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各時期天文科學的時事和熱點,激發學生對天文科學探索與思考的動力。
二是家教家風進校園,涵養青少年道德情操。把家庭教育作為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要內容,把家庭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納入黨政工作議事日程和目標管理,使家庭教育工作呈現出積極發展的良好局面。聯合縣教體局、婦聯等部門聯合編寫《家教家風教育讀本》,組織全縣各級關工委深入村(社區)開展家教家風教育,引導家長注重子女教育。營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良好家庭氛圍。充分發揮“五老”熟悉家庭、懂得民情、值得群眾信賴的優勢,用實際行動建設好家庭、傳承好家教、弘揚好家風。
三是法治宣傳進校園,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的普法宣傳作用,將法治教育融入各中小學“開學第一課”,進一步增強學生是非判斷能力和生活經驗,學會用報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抵制不良風氣,抵制不法行為,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做遵法、懂法、守法的優秀少年。通過主題班會、法治答題競賽活動、宣傳展板、邀請專家講座等方式,營造和諧文明校園法治環境,讓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法規,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從小樹立法治觀念,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與縣人民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聯合組織開展邀請學校師生走進法院,“沉浸式”旁聽庭審,“零距離”感受司法公正,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司法審判的規范嚴謹和法律威嚴,激勵其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斷提升青少年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
下一步,潼關縣各校園將以優秀傳統文化、紅色傳承文化、家風家教建設等多元文化為抓手,持續開展內容豐富的課程和教育實踐活動,注重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積極開展紅色宣講、閱讀分享會、手工繪畫剪紙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以生動多元的教育載體提升青少年愛黨愛國意識、民族團結意識,以“紅色精神”賦能青少年健康成長,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