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網絡安全意識根植于心
作者:汪曼莉
發布時間:2024-10-11 20:00:28 來源:陜西日報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網絡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互聯網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以及諸多不容忽視的網絡安全隱患。我們必須筑牢網絡安全屏障,讓網絡安全意識根植于心,積極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網絡生態。
網絡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如群眾日常上網,點擊平臺鏈接領取小禮品、掃碼添加關注免費獲得商品的宣傳,會一不留神就掉進套路之中。再如人工智能、視頻合成等技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實施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違法犯罪活動,會使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遭受嚴重侵害。
網絡安全更關乎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核心領域的安全。如大型黑客組織頻繁對信息基礎設施網絡進行攻擊,通過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系統漏洞、釣魚欺詐、勒索軟件、惡意代碼注入等方式損害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竊取敏感數據,破壞數據的完整性,嚴重威脅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數據安全。
加強網絡安全,需要建立完備的制度體系、健全的法律保障、強大的人才支撐、領先的技術優勢和有效的網絡宣傳等。除此之外,共同攜手鑄造網絡安全之盾,是每個網民的應有之責。網絡安全之基在于人民。只有每個網民都有了主人主體主角意識,人人當主人,個個擔責任,才能為網絡空間注入強勁正能量,匯聚起維護網絡安全的強大合力,構筑起國家網絡安全的“防火墻”。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網絡安全意識。一方面,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用好網絡安全宣傳周等契機,定期組織網絡安全月等活動,多層次、多窗口、多渠道宣傳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群眾對危害網絡安全行為的辨識力,引導網民文明上網、安全上網,畫好網絡安全“最大同心圓”;另一方面,提高全民網絡安全防護技能水平,鼓勵使用安全工具,提供相關資源和實際操作經驗,使人人成為網絡安全的維護者、個個爭當網絡安全的建設者。要在全社會營造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廣泛發動黨政機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群眾等各方力量參與網絡生態治理,密織網絡安全之網,做到聯防聯控,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強大合力效應,不斷筑牢網絡安全“鋼鐵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