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漢陰中學機器人社團指導教師唐明剛給學員介紹比賽規則和技巧。

“唐老師,節日快樂!請您轉告機器人社團的學弟學妹,要在抓好文化課的同時,學好機器人的相關知識,不斷豐富拓展知識面。”9月10日,剛進入昆明理工大學就讀的段鑫鑫,給母校漢陰中學機器人社團指導教師唐明剛發來消息。

因為學習機器人的經歷,昆明理工大學把段鑫鑫選拔為代表學校參加2025年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大賽的選手之一。

得到這一消息,唐明剛很興奮。他說,段鑫鑫在漢陰中學就讀時,就是機器人社團里的“明星學員”。在2021—2022學年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陜西賽區暨秦創原青少年科普創新展示活動中,段鑫鑫獲高中組“智能餐飲機器人”賽項一等獎。

優異的成績離不開團隊的滋養。漢陰中學機器人社團組建于2019年11月,目前有指導教師2名、學員22名。2020年以來,漢陰中學累計派出學員60余人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縣級比賽,共23人次獲得全國及省市縣級獎勵。

一個山區縣的中學何以在“機器人”這一“高大上”的項目中屢創佳績?

9月4日,正在與漢陰中學對接“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的漢陰縣科學技術協會干部王樂說:“機器人是未來科技的代表。為了讓學生對機器人產生興趣,在縣上‘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中,科技工作者多次為學生帶去煙圈大炮、阿爾法機器人、機器狗等科普展品,并邀請學生一起操作,感受智能操控的樂趣。”

學生有了興趣,漢陰縣各學校趁熱打鐵成立機器人社團。2016年,漢陰縣初級中學機器人社團率先成立。2018年9月,漢陰縣鳳臺小學成立了機器人社團,并于2019年4月承辦了安康市首屆中小學生機器人大賽。2019年,漢陰中學也成立了機器人社團。

漢陰中學校長孫立棟介紹,社團成立后,學校申請了專項資金,用于購買設備,并聘請了2名兼職輔導員。學校還將教職工的辦公室進行整合,騰出了一個面積近50平方米的專用教室,滿足機器人社團訓練場地需求。

在社團活動中,漢陰中學邀請省內機器人專業培訓教師,為學生開展機器人相關理論和操作技能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進行機器人操作技能實訓。唐明剛也在日常訓練中加強“一對一”指導。

唐明剛發現,盡管段鑫鑫機器人操作技巧比較熟練,但存在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于是,唐明剛就在比賽前為段鑫鑫進行心理疏導,提醒他多注意技術細節,一步步穩扎穩打。

針對段鑫鑫在英語方面的不足,唐明剛還督促他利用課余時間觀看視頻課件,以便他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編程語言。

據了解,到今年秋季開學,漢陰縣已有7所學校組建了機器人社團。

“開展機器人教育實踐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在中小學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決策部署的有效途徑。”安康市電教館館長龔永軍表示,目前,安康市所有中小學校全部實現了100兆以上寬帶接入互聯網,交互式多媒體班班通設備普及率達100%,配備機器人688套,并連續6年舉辦全市機器人大賽。同時,安康市還定期將人工智能、少兒編程、創客教育等培訓送入校園,不斷用科技點亮孩子們的夢想。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