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秀”體驗式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作者:■文/閔 飛
發布時間:2024-10-09 15:18:24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一所好學校里面有多少學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外面有多少學生想進來。教育教學是學校的主責主業,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豐蔭明德小學秉承“每一個都精彩的辦學理念”,在2013年建校之初,從兄弟學校引進了“餐桌式”教學,在校園里掀起了小組合作學習熱潮,課堂從一開始就呈現出“生本”樣態。
一、改革背景
2015年,學校開始推行“T秀”課堂教學模式,為方便學生合作交流,將課桌擺成“T”字型,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秀出思維、秀出協作,初步形成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四個學科不同的教學思路。2020年,臨渭區品質課堂建設正式啟動。乘著臨渭教育改革的春風,“T秀”課堂建設日益完善,從形式上的“T”演變為在課堂上為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體驗平臺、生生互動的組內展示平臺,以及師生互動的班級展示平臺,課堂煥發著生命的活力。
二、改革舉措
1.明晰思路
“T秀”體驗式課堂以“自主體驗、合作探究、學以致用、拓展提升”四步為靈魂,結合學科特點,凸顯學科魅力。經過不斷研磨總結,學校“T秀”體驗式課堂已經覆蓋全學科,形成相對成熟的“T秀”體驗式教學思路。
2.精細管理
精彩源于細節。學校科學規劃,細化“學科日”活動、備課、上課三方面,齊抓共管,促進“T秀”體驗式課堂全面落實。
一是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學校成立了品質課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制定了品質課堂建設第一個(2020—2023年)、第二個(2023—2026年)三年行動規劃。
二是嚴抓“學科日”,確保實效。學校學科活動日以“兩備三磨四提升”專題研修為主要形式,堅持周周有主題,次次有考核,確保教學實效。
三是嚴抓備課,督查提質。學校積極落實“兩備三審三查”備課管理制度,采用教師自備、集體研備+組長初審、年級領導二審、教師發展中心三審、年級互查、組內自查、學校抽查相結合的方式督查備課質量。
四是嚴抓課堂,常態問診。一方面,學校根據五個維度制定各學科評價體系表,依“標”評價,依“標”督改。另一方面,實行領導包級制,一位副校長帶領2—3名主任深入課堂,開展日巡課及行政推門課,通過常態化問診,確保“T秀”體驗式課堂全面落實。
五是開放課堂,反思提升。學校通過“臨渭之春”品質課堂開放日、家長開放日,收集“T秀”體驗式課堂教學意見,通過意見反饋、教師反思、改進措施不斷提升課堂品質。
3.夯實教研
學校以“品質課堂”建設為主線,扎根課堂,夯實校本研修,不斷豐盈“T秀”體驗式課堂教學內涵。
一是以新進教師亮相課、行政推門課、組內展示課、能手示范課、校級名師工作室負責人示范課、校級名師工作室成員過關課等活動深耕課堂,提升課堂品質。
二是通過“豐悅華彩”教學節、“說課標、說教材、說課堂”、“臨渭之春”“臨渭金秋”等活動,有效解決制約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問題。
三是成立了21個校級名師工作室,啟動了“青藍工程”,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
四是通過對新進教師進行“T秀”體驗式課堂建設通識培訓、聘請專家進行專題培訓及課堂診斷、帶領教研組長觀摩學習、組織管理干部培訓等方式,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五是以課題為抓手,通過課題研究探尋“T秀”體驗式課堂發展途徑,深入推進品質課堂建設。
六是根據學情,系統化選編、改編、創編基礎性作業,圍繞特定主題,創新設計跨學科實踐作業,開展優秀作業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
七是通過線上打卡、線下沙龍等形式開展讀書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月完成4篇讀書摘記和1篇讀書心得,讀思結合,不斷豐盈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三、改革成效
自課堂教學改革實施以來,學校立足課堂,嚴抓管理,有效調動了教師自主研修的積極性,提升了教師的學科素養,加速推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近年來,學校連續榮獲“臨渭區學年度綜合考評先進單位”“臨渭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臨渭區實驗教學先進單位”“品質課堂建設示范校”“316督導教育質量提升示范校”“素質教育暨質量提升優秀學校”等榮譽。學校思政課典型案例《“三個課堂”引領下的學校思政課教學樣態創新》獲市級二等獎,70余項省市區級規劃及專項課題均已結題。先后培養省級學科帶頭人1名,省市區級教學能手16名,100余人次獲省市區級教育教學成果獎項。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在品質課堂改革的路上,學校將懷揣新的夢想,追光而行,不斷提升師生的綜合素養和品質意識,讓“T秀”體驗式課堂再結碩果。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豐蔭明德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