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工程大學:讓國防教育“花開滿園”
發布時間:2024-10-08 12:00:24 來源:陜西日報
“‘一道杠’的青春怎么畫?今天,我找到了答案,是內務整理一遍一遍疊出來的‘一條線’,是隊列軍姿一次一次站出來的‘一棵松’,是歌聲口號一聲一聲吼出來的‘一股氣’,是瞄準強敵一天一天練出來的‘一身膽’……”
9月28日,在空軍工程大學禮堂內,大一新學員鄺哲浩作為訓練標兵,在“強軍故事會”專題國防教育活動中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贏得熱烈掌聲。
近年來,空軍工程大學不斷豐富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的實踐載體,依托和利用紀念設施、軍史場館等,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各項國防教育活動。同時,空軍工程大學還承擔著駐地高校、中小學等單位的各類國防教育活動,增強國防教育的覆蓋面、時代性、感召力,讓國防教育“花開滿園”。
“第二課堂”講國防
9月6日,三原縣東關小學師生走進空軍工程大學開展“開學第一課”國防教育專題活動。通過觀摩隊列行進、內務整理以及軍體拳、刺殺操表演等活動,近距離體驗部隊生活,讓愛國的種子在孩子們心里生根發芽。
觀摩結束后,空軍工程大學的學員手把手教授參觀學生刺殺操動作,讓第一次接觸軍事訓練的小學生異常激動。
東關小學教師郭東方告訴記者:“讓孩子們來到軍營里開展國防教育,不光能讓他們學習部隊的優良傳統以及軍人的扎實作風,還對培植愛國情懷有著深遠的意義。”
空軍工程大學不僅在校園內開展國防教育活動,還積極前往駐地高校、中小學等單位,將國防教育“第二課堂”延伸至社會各處。
“兵哥哥,這是我們一起度過的第四個中秋節,謝謝你們的禮物。”中秋節前夕,空軍工程大學某學員隊前往三原縣東周兒童村開展公益活動。學員們不僅和孩子們一起打籃球、做手工,還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課。
學員們結合自身經歷和紅色故事,向孩子們講解“為什么要進行國防教育”。通俗易懂的話語配上精彩的視頻,讓孩子們受益良多。有孩子感慨:“兵哥哥講的這些軍營故事是我們平時在學校里聽不到的。他們講的故事讓我更加了解國防教育,希望我以后也能為國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從軍報國最光榮
9月3日凌晨,短促有力的哨聲劃破寂靜的夜空。聽到突如其來的哨聲,空軍工程大學新學員迅速有序地打背包、穿裝具、集合列隊奔襲至指定地點。
“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在今天組織一次緊急拉動嗎?因為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新訓干部李乾說,“回顧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緬懷無數前仆后繼的革命先輩,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
緊急拉動結束后,記者看到學員李業鵬正坐在走廊上寫日記。他寫道:“太爺爺,今年已經是抗戰勝利79周年了。現在,國家富強,國防建設越來越好,我也接過了鋼槍,一定會當個好兵……”
李業鵬告訴記者,他的曾祖父李鐵成曾是一名游擊隊隊長。受曾祖父以及革命先輩的影響,李業鵬從小就懷揣著從軍報國的理想。如今,考入軍校、有機會為國防事業作貢獻,他十分自豪。
薪火相傳總是讓人久久感念。近日,畢業兩年的青年戰士呂奧博隨宣講團回到空軍工程大學,向學弟學妹講述自己畢業時主動奔赴新疆駐守邊關的故事。
在心與心的碰撞交融中,更多的學員找到了扎根基層一線、矢志奮斗強軍的理由。
“這就是我們在日常學習中要加強國防教育的緣由。”該校領導解增光介紹,“通過畢業學員的切身經歷,青年學子更能了解基層一線是什么樣、邊遠艱苦是什么滋味,才能不斷拉近與基層的距離感、增進青春報國的榮譽感。”
軍事訓練育情懷
今年8月以來,空軍工程大學數百名學員前往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西安郵電大學等地方高校承擔軍訓任務。
負責帶訓的學員個個軍政素質過硬,為地方高校新生悉心教授隊列動作、單兵戰術課目、軍歌口號等內容,并結合軍校經歷開展國防教育。
在教授軍事技能時,擔任教官的學員按照部隊組訓流程,以標準的動作進行示范,配合仿真槍械進行教學,增加軍訓的“軍味”和趣味,讓體驗的學生感受軍營氛圍。
9月5日晚,長安大學以“清澈的愛 只為中國”為主題,組織開展2024級本科生軍訓合唱展示活動。歌曲《萬疆》“點燃”全場,將活動推向高潮。參演學生梁智祥在唱到“我何其幸,生于你懷”時不覺熱淚盈眶。來自福建的他因報考軍校“失利”,故在軍訓中十分刻苦,時刻用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練習軍體拳時,他總是最賣力,喊口號也總是最大聲……
“陳祥榕烈士是我的老鄉。‘清澈的愛 只為中國’這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充滿了力量。希望以后我也能有機會穿上戎裝,從軍報國!”梁智祥說。
除了為地方高校新生進行軍訓,空軍工程大學還利用獨特的國防資源,積極開展軍營開放日、閱兵運動會、軍民聯歡會等活動,持續深化軍地戰略合作,不斷為駐地營造國防教育的濃厚氛圍,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