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開始前,咸陽市渭城區文匯路小學開展了一次家長課堂直播課,以兒童發展心理學為核心內容,引導家長了解信息化時代下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討家庭教育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這樣的線上課堂,該校在暑期總共舉辦了12次,旨在打破家校教育壁壘,形成合力,共育學生成長。

始建于1956年的文匯路小學,是一所區屬全日制小學。近年來,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催動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但生源背景復雜、家長理念落后、家庭和學校在教育目標和方法上缺乏一致性等現象層出不窮,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緩慢等問題,因此,“家校共育”一詞漸漸走進了文匯路小學校長張江婷的辦學視野。

家長課堂

 文匯路小學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為了更高效率地達到協同育人的目標,文匯路小學成立了家校共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擔任組長,專門負責統籌協調家校共育工作。同時,學校制定“123”家校共育制度——通過建立一套長效機制,為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制度基礎;組建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隊伍、家委會隊伍,負責家校之間的協調、溝通和合作;建立“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家長委員會管理體系,構筑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共同體。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家庭變故引發的心理創傷和親子溝通方式不當等問題是目前家庭教育的‘痛點’,再加上大多數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顧及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很多家長其實也渴望獲取育兒知識來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張江婷說,基于現實需要,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通過開辦不同主題的家長課堂進行家庭教育培訓活動,帶動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育人方法。同時,學校根據需要召開特定范圍內的家長會,以留守兒童關愛、隨遷子女適應、困難家庭幫扶、學困生轉化等為主要內容。

“今年暑期,我們還開展了線上家長課堂。”張江婷說,學校特聘講師通過微信群線上直播的形式授課,包括理論知識課、交流討論課和指導實踐課,講解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表現,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孩子心理成長的規律。經過系統學習,不少家長表示受益匪淺:“通過老師的分享,我了解了小學各階段孩子的人格特征、行為、生理、環境、心理是怎樣的,這對我和女兒的相處有很大幫助”“我學習到了如何正確引導和輔助孩子,孩子現在和我親近了不少”……

微信圖片_20240930145044

 文匯路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

“把愛帶回家 相伴護成長”赴市民文化中心開展親子研學 (2)

文匯路小學親子研學活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2022年9月,文匯路小學開設了《文匯路小學·家校共育·每周“益”語》美篇專欄宣傳活動,每周定期向家長宣傳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各類經驗介紹,幫助家長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截至目前,共推送了優秀家庭教育指導文章69期。“新生入學,我們還會做以一年級新生入校準備為主題的系列推送。放假時,我們還會有安全告家長書和假期生活指南。到了節日,就會有貼合節日特點的活動安排建議。”張江婷說。

為發揮家長不同職業的資源優勢,豐富學校教學內容,學校還開設了家長進課堂活動,邀請家長走上講臺,給學生分享自己的行業知識、閱歷等。自開設以來,“交警進校園,共筑安全線”、保健知識宣講、法治教育宣傳、手工制作、茶藝等系列活動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一年級學生魏子星的媽媽是一位重癥醫學科(ICU)醫生。在一次活動中,她通過現場示范、有獎問答等形式,為學生進行了一場生動的醫學知識講座,現場氣氛非常活躍。“和孩子們相處我非常快樂,這節課能增加他們對醫學行業的了解,這類活動也能彌補學校教育中存在的許多局限,進一步拉近了學生、老師、家長的距離。”她說。

大家訪 (1)

 文匯路小學學校大家訪

除此之外,文匯路小學還開設了校園開放日、親子研學、大家訪、家長志愿者等活動為家校共育助力。在家校共育的環境下,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校園”“陜西省示范家長學校”“陜西省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學校”等殊榮。“學校整體教育質量提升了,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積極性也明顯提高了,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更多了。”張江婷說,“下一步,我們將推廣‘文小心語共讀會’計劃,積極嘗試新的家校合作模式。”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