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廣西南寧圓滿落幕。陜西6個參賽團隊全部獲獎,榮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本屆大賽重點圍繞“智慧·安全·環?!比笾黝},關注前沿科學技術、公共安全健康等領域的科研應用與普及,設創意作品和科普實驗兩類項目。其中,創意作品項目面向大學組和中學組分別設置“人機協作”和“未來校園”命題,科普實驗項目面向中學組設置“未來太空車”命題。大賽吸引了全國4900余所學校約5.3萬個團隊、12萬學生參與。經過賽區選拔,266個團隊晉級全國總決賽,最終48個團隊獲得一等獎。

來自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團隊的作品《“指聲”無接觸式手勢語識別交流系統》獲“人機協作”(大學組)一等獎。該系統是一種通過攝像頭或其他傳感器捕捉人類手勢,并將其轉化為計算機可以理解和處理的信號的技術,可廣泛應用于人機交互、虛擬現實、智能家居等場景。漢中市龍崗中學團隊的作品《文件傳輸自由》獲“未來校園”(中學組)一等獎。該作品根據校園文件傳輸應用需求,設計開發了特有的班級綁定算法及自動更新算法,方便了校園網內文件的高速網狀傳輸和迭代升級,豐富了智慧校園的應用場景,大幅提升了課件傳輸效率。

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大賽旨在動員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參與科普創作和實踐,提高創新創造能力。大賽自2013年舉辦至今,累計參賽約52萬人,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了創新創造的平臺和機會,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