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國語大學:“小語種”聯通亞歐非
發布時間:2024-09-29 11:27:1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今年9月,西安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迎來20周年院慶。20年來,該院聚焦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外語專業培養與區域國別研究協調發展,致力于建成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非通用語種專業群,發揮語言服務和決策咨詢的雙重作用。
筑牢學科建設根基,瞄準學術前沿探索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在絲綢之路的悠遠回響中,改院以其獨特的學術魅力與深厚的文化底蘊繪制了一幅跨越亞、歐、非三大洲的學術藍圖。學院11個非通用語種專業中有4個是國家級一流專業,1個是省級一流專業;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中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學科是我國西北地區最早和唯一的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學科建設點,印度語言文學學是全國僅有的四個印度語言文學學科建設點之一,亞非語言文學學科是西北地區最早、培養層次最全的亞非語言文學學科點。此外,國別與區域研究目錄外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于2021年通過教育部備案,該學科以特定國家和地區為舟,以跨學科研究為帆,深耕中東研究、南亞研究、歐亞文明研究、歐洲與西非研究、東北亞研究五大領域,為培養高層次、復合型國際人才開辟了新航道。
深耕人才培養沃土,孕育未來行業精英
二十載春秋,亞非學院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始終緊跟“一帶一路”倡議步伐,緊握時代賦予的機遇,以非通用語種專業為錨,區域國別研究為舵,精心培育“外語+”復合型人才。學院與25所國際名校建立廣泛合作,與阿聯酋沙迦大學合作舉辦阿拉伯語言文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開創中阿合作辦學先河。學院堅持在專業教學中將黨的創新理論與國際視野深度融合,現有語種全面融入課程思政體系,點亮學生心中的家國情懷,繪制了語言教育與思政教育交相輝映的畫卷。迄今,2700余名畢業生從亞非學院走向世界,其中四成選擇扎根于“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20人進入外交部、中聯部、商務部等國家部委工作,200余名畢業生投身外事、政法和國防安全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改革創新驅動發展, 內涵建設提檔升級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并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人才是關鍵。2023年,學院開展以“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推動專業建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教育思想大討論,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清晰,事業發展和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為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024年9月,學院聯合10余家深耕海外市場的行業領頭企業共同發起成立“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共同體”,打造產教融合“知識庫” “項目庫”“人才庫”和“國際合作平臺”,構建合作育人、合作創新、合作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革新,賦能企業全球競爭力提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亞非學院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作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為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的復合型、國際化非通用語種專業人才而不懈奮斗,為譜寫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