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一場全國教育盛會在西安浐灞國際港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近2000名教育專家相約灞渭之濱,共商課程教學改革,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2024年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品質課程學術交流會為期兩天,聚焦“激活學習需求的課程圖景”這一主題,圍繞“區域智慧與前沿觀點”“學校課程與教學變革”“熱點聚焦與深度對話”“課程博覽與現場聚焦”以及“區域探索與聯盟智慧”等五大板塊展開交流研討。

會議由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進行學術指導,由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西安浐灞國際港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小學(幼兒園)品質課程聯盟、西安浐灞國際港教育局、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名校+”共同體聯合承辦。來自全國的課程領域專家、學者、學校校長、骨干教師等近2000人進行觀摩交流。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解慧明主持開幕式。

20240929100236805-63-b8101.jpg

“ 此次會議聚焦品質課程,邀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共同交流研討,必將加速課堂建設質量提高,促進陜西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不是灌輸,是激活。希望本次活動能讓我們的課程激活孩子凝望世界的好奇、追求卓越的夢想、創新創造的勇氣和感恩抱負的胸懷。”陜西省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趙昶葆表示。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徐士強表示:“品質課程聯盟著力打造一流教育智庫,聚焦教育政策研究、學校發展研究、學生發展研究、教師發展研究、學習與評價研究五大領域,踐行‘兩個服務’使命,提高決策實踐和學術影響力,而課程正是這些研究領域的紐帶、基點和焦點。”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品質課程是教育質量的生命線。”西安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萌介紹,西安市作為“全國品質課程實驗區”,設立了西安市中小學課程發展研究中心,帶動了116所品質課程聯盟學校課程優化與生動實踐,助推西安市向建設教育強市邁出堅實有力的步伐。

西安浐灞國際港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范明表示,全區將汲取先進經驗,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一體化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開幕式上,專家學者們圍繞品質課程,進行了《學校需求與學校課程變革》《五育融合視域下的課程改革》《學習圖景與課程設計》《課程價值與差異教育》等17場主題報告,既有高屋建瓴的前沿理論指引,又有擲地有聲的實踐成果分享,獲得現場高度好評。其中,來自浐灞國際港的兩所學校校園長進行“學校課程與教學變革”版塊分享,展示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成果。

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名校+”總校長羅坤圍繞課程價值與差異教育,作了《蒲公英課程:讓每一個生命懷揣夢想自由飛翔》主題分享。

“蒲公英課程從建立到現在已經八年時間,2020年,陜師大實驗小學將先進的課程體系成建制植入陜師大陸港小學,截至今年9月,在浐灞國際港共輻射五所學校,并結合區域特色,一校一亮點,形成了‘五育并舉’‘融合育人’的教育新樣態,加速促進區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羅坤總校長結合優異的辦學實績,講述了“蒲公英課程”的構建、變革和成效。

陸港一幼“名校+”共同體副園長陳琛圍繞課程文化與全域生長,作了《港之韻課程:給予每一個兒童走向未來的力量》主題分享。

“課程即眷注生命、蒙養個性、指引航向、激發力量。”陳琛談到園所基于地域文化,以幼兒園為中心輻射區域,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建構包含七大主題、六種實施路徑的“港之韻”課程體系,讓幼兒成為活動主體,從自我出發,鏈接他人、自然、社會,成為閃耀的“港韻之星”。

在9月28日的頭腦風暴后,9月29日,與會人員將走進陜師大陸港小學、高新第一學校、航天四小、經開第一中學、交大幼兒園等西安14個分會場現場參觀全市中小學及幼兒園課程建設成果,并以“課程展示+專家點評”的形式讓前沿的教育理論在課堂實踐中落地生根。

據悉,在此次全市的14個分會場中西安浐灞國際港共設有3個分會場,第一分會場:陜師大陸港小學,第六分會場:浐灞第二小學,第十二分會場:陸港第一幼兒園,展示區域課程建設成果和“五育融合”視域下學校課程新樣態。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