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 推動體育跨學科主題學習
作者:郭 銳
發布時間:2024-09-26 08:31:19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小學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趨勢。本文分析了“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學體育跨學科主題學習策略,希望為體育教師提供有益的教學思路。
一、理念及內涵
“五育”融合體現了教育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緊密聯系和相互促進,以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目標,為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奠定基礎。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一種教育方法,它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技能、方法等有機融合在一起,圍繞某一主題進行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方式旨在打破傳統學科之間的界限,發揮各學科的優勢,形成一個協同互補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學習策略實踐
(一)確定跨學科主題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實施小學體育跨學科主題學習策略的第一步是明確跨學科主題。這就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興趣等因素,選擇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和教育意義的主題。
結合熱門話題。教師可以關注社會熱點和時事話題,將之融入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例如,在奧運會或大型體育賽事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比賽,學習運動員們的拼搏精神,并將相關體育話題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融合傳統文化。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如武術、太極、蹴鞠、放風箏、踢毽球等,教師可以將這些項目融入跨學科主題,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關注生活實際。教師可以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選擇具有實際意義的體育話題。例如,結合交通安全周,教師可以設計有關交通安全知識的體育專題,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和遵守交通規則。
注重學科融合。教師可以結合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數學、科學、語文、英語等,設計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跨學科主題。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測量籃球場地的尺寸,觀察籃球場地的形狀以及籃球架的結構等,將這些內容與數學學科的幾何學知識相結合。教師可以組織小學高段學生觀看體育賽事,然后要求他們撰寫賽事報道或評論,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他們對體育的關注度和興趣。
滲透國防教育。開展國防教育有助于強化青少年的國防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激發他們積極面對挑戰、不斷進取的精神。例如,設計“快速跑——我是一個兵”體育課專題,立足“我是一個兵”主題,將“新兵初入兵營”“新兵訓練”“受災區運送物質”“喜迎勝利”等情節貫穿到快速跑的學習中,讓學生感受人民子弟兵的責任與擔當,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
強調合作競爭。跨學科主題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技意識。教師可以設計團隊比賽或競技活動,讓學生在體育實踐中體驗合作與競爭的魅力。
確定跨學科主題后,教師還應結合“五育”融合理念,制訂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將體育與其他學科有機結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設計跨學科教學活動
圍繞已確定的跨學科主題,教師要精心設計具有挑戰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體育實踐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挑戰性活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富有挑戰性的體育項目,讓學生在克服困難、挑戰自我的過程中,鍛煉身體機能,培養勇敢、堅韌的品質。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山地越野跑、攀巖等戶外活動,挑戰他們的體能和心理極限。
探究性活動。教師可根據跨學科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例如,在體育課上讓學生探討不同運動項目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證思維。
合作性活動。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設計一些需要集體協作的體育活動,如籃球比賽、接力跑等,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團隊的力量,培養其溝通協作能力。
育人類活動。教師要關注學生德育,將道德品質的培養融入教學實踐中。如舉辦體育比賽,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對手、公平競爭,樹立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組織學生編排體育舞蹈、設計體育海報、用簡易圖文創作運動會繪本等,展示他們的藝術才華,培養他們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體育活動設計勞動實踐項目。
在設計跨學科教學活動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和挑戰。
(三)創設多元化教學環境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學體育跨學科主題學習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設多元化教學環境。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物質環境。教師應充分重視體育教學設施和器材的配備,確保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和設備進行各類體育活動。此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布置富有創意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心理環境。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感受到關愛和支持。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他們的情感需求,鼓勵他們表達想法,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關聯環境。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善于與其他學科教師合作,挖掘各學科之間的聯系點,創設跨學科的教學情境。例如,通過“小青蛙成長記”進行立定跳遠的學習,設置“小蝌蚪找媽媽”(設置情境同時分配角色扮演,進行熱身)、“小青蛙學本領”(動作的學習和練習)、“小青蛙抓害蟲”(拓展練習,比賽)、“小青蛙回家”(放松游戲,小結)等環節,開展與語文、體育、音樂學科的關聯學習。
總之,在“五育”融合背景下,落實小學體育跨學科主題學習要重視創設多元化教學環境,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靈活運用跨學科教學策略,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一代人才貢獻力量。
(四)開展合作與評價
在體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還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1.開展合作活動
設計合作任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具有挑戰性、趣味性的合作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建立合作機制。教師可以制定相應的合作規則和獎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合作積極性。同時,要關注學生之間的互動,及時調整合作策略,提高團隊協作效率。
培養合作意識。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鼓勵他們在活動中主動承擔責任,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
2.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注重過程評價。教師要對學生在體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全面觀察,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以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實施多元評價。教師應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如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獲取學生多方面的信息,進行綜合評價。
鼓勵自主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培養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以上策略,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韓馬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