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掐絲琺瑯畫、了解文物“黑科技”……正值2024秋季學期開學,近日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陜西省博物館教育聯盟秘書長單位,與聯盟多家會員單位聯合開展“開學季·趣唐潮”博物館進校園系列教育活動,為古都長安送去精彩的唐“潮”歷史文化課。

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和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分別攜各自特色教育課程,先后走進西安小學、何家村小學、西安輔輪中學和西安高新第三小學等四所中小學。各博物館以館藏唐代文物為載體,串聯起唐代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和唐人生活等各個知識維度,為出生成長在千年古都的長安少年學子帶去一堂堂深度沉浸、收獲滿滿的唐代歷史文化趣味課。

此次博物館進校園系列課程分為“唐朝有點‘潮’”“盛唐氣象”“文物里的‘黑科技’”和“唐人的多彩生活”四個專題,內容涵蓋唐代絲路外交、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藝術生活多方面內容,旨在幫助中小學生構建起國力鼎盛、文化繁榮、開放包容、光照四鄰的盛世大唐印象,引導少年兒童群體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

在“唐朝有點‘潮’”課上,通過古今對比,西安小學的同學們感受到一千年前唐代文化的現代感。陜歷博教育員帶領大家穿越盛唐,探索唐代絲綢之路帶來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鑒。通過近距離觀看、觸摸館藏胡人俑、金銀器和墓葬壁畫的影像資料及復仿制品,同學們對唐代多元文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手工制作掐絲琺瑯畫杯墊環節,讓同學們親手體驗到東西方文化融合的魅力。

“盛唐氣象”課程在何家村小學展開,教育員首先從宏觀角度介紹了唐代的政治、經濟概況。隨后同學們在教育員指導下詳細了解唐代的科舉制、農業和手工業情況,對人們常常提及的“盛世大唐”有了深切感受。在手工制作唐代仕女涂色環節,同學們通過色彩豐富、樣式多變的唐朝服飾,感悟唐朝時期自由開放、兼容并包的時代精神。

西安輔輪中學的同學們在“文物里的‘黑科技’”一課上,了解到古代材料學的神奇。大唐西市博物館教育員帶領同學們對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瓷器的燒制工藝等古代科技進行比較系統的學習,同學們對古代中國在材料科學、機械制造、物理應用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和貢獻有了全新的感知。

在西安市高新第三小學,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的授課老師圍繞“唐人的多彩生活”,從唐三彩的發現、定名、制作工藝等方面切入,向同學們詳細講解唐代人的日常生活。館藏三彩馬、三彩女俑等文物的絢麗色彩和優美姿態,引發了小學生朋友的濃厚興趣。

“開學季·趣唐潮”活動,以鮮明的教學主題、豐富的課程內容、緊湊的活動安排和歡快的教育體驗,為開學季的中小學生打造了兼具趣味性、知識性和參與性的高品質“第二課堂”。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