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二聾啞學校 范薇娟:無聲世界的守望者 | 第40個教師節專題報道
作者:教師報
發布時間:2024-09-11 16:24:2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編者按
你看,操場上那一個個奔跑的身影、燦爛的笑臉;你聽,教室里那一陣陣悅耳的讀書聲、悠揚的歌聲。朝氣蓬勃的孩子們身后是一群對教育真誠熱愛、忠誠堅守、無私奉獻的優秀教師們。他們是教育教學的領頭雁、教科研的先行者、師德師風的楷模,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在他們執教的歲月里,我們能真切感受到“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國教育大地上正是有這樣一群人讓教育家精神具象化!本期選取陜西省多位優秀教師事跡刊登,相信他們的故事中也有廣大一線教師的身影,讓我們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強教路上向優秀教師學習,爭做新時代好教師。
她是萬千教師中普通的一位,又是不普通的一位。從事特殊教育20年來,范薇娟始終堅守教育初心,因材施教,陪伴著一批批特殊的孩子,在無聲的世界中“傾聽”夢想花開的聲音。
立德樹人,用愛澆灌特殊花朵
初入聾校時,那一張張純真卻被寂靜所籠罩的面龐,那一雙雙迷茫而又充滿渴望的眼睛,讓范薇娟的內心深處既涌起了無盡的憐愛,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無助。“看到老師們熟練地用手語跟學生交流,學生之間用手語交流,我卻看不懂他們在說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去和孩子們交流。”于是,從基礎詞匯到日常對話,再到教學用語,她借助大眾手語詞典一個字一個字查,一個詞語一個詞語查。擔心自己上課時因為緊張忘掉,就在詞語的下面用自己熟知的符號標記好不斷練習,還時常利用晚自習跟學生一起學習。她嘗試用手語為學生們講解課程內容,起初表達得有些生硬和不準確,但學生們總是以極大的耐心和包容來回應她。漸漸地,她學會了如何用手語更生動、更形象地表達復雜的概念、歷史故事和人生哲理。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觀察孩子們的表情和動作,以便更好地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情感。
由于聾生在情感交流和認知理解上存在較大困難,范薇娟付出了更多耐心和愛心。她的班上有一個從普校轉來的男生,性格孤僻,有一定殘余的聽力,一直處在融不進正常學生班級又不愿意融入完全沒有聽力的群體的尷尬境地,所以性格越來越焦躁,時常與同學發生沖突、與父母頂嘴。范薇娟決定走進這個學生的心里。剛開始這個男生是抗拒的,但范薇娟沒有放棄。慢慢地,這個男生臉上有了笑容,開始變得活躍、自信,成績年年名列前茅,還會主動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
潛心鉆研,成為學生的領路人
聾校的教學工作一直處于不斷探索和改革階段,特別是高中教學,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和捷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范薇娟堅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聾校高中的教學方法,并結合聽障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
她在每堂語文課上,都會激情洋溢、聲情并茂地用生活中淺顯的例子給聽障學生解讀日常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涵,她將一些以往遇到的問題加以整理并進行課題研究,在課堂上設計了課本手語劇表演。有學生在作文中寫道:“上范老師的語文課就是一種享受。”
耐心引領,助學生走出無聲世界
聾啞學生和普通學生的高考方式不一樣,屬于單招單考。每年的高考季,范薇娟需要帶著學生們到全國各地參加考試。考試期間,不但要與高校保持聯系解決突發問題,還要負責好學生的食宿、考前輔導,看到學生們順利走出考場,她自己開心得像個孩子。
多年來,范薇娟所帶的畢業班成績顯著,有多名學生考入了理想的大學。為了使更多學生考上理想的學校,除正常授課外,她還親自幫學生總結知識點,傳授記憶方法,擴充學習內容,并編纂了校本教材《聾校語文高考用書》。
范薇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聾校教師的責任與擔當,雖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卻有一顆誠摯的育人之心。她將繼續在特殊教育這片熱土上,用自己的熱情與愛讓每一個聽障學生自立自強、成長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