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省教師隊伍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廣大教師積極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安心從教、潛心育人,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從“四有”好老師培養,到教師待遇保障機制的完善,從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實施,到師德師風建設的持續加強,一系列重大政策與舉措的落地,為教師隊伍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陜西省教師隊伍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報分兩期從師德師風建設、“三級三類”骨干體系建設成效、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成效、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陜西省各地各校開展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師范生培養等六個方面展現相關成就。

近年來,陜西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提出多種措施保障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旨在打造一支適應時代發展、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的“四有”好教師隊伍,確保鄉村教師能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

為保障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陜西省相繼印發了《中共陜西省委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特別是在保障待遇落實方面,建立教師工資聯動晉升機制,積極推動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全覆蓋”。

確保鄉村教師發展有活力,陜西省從職稱定向評價,完善鄉村教師職稱管理;落實中央專項計劃,多途徑加強鄉村師資力量;完善補充機制,優化鄉村教師結構三方面優化管理制度。建立符合鄉村中小學教師特點的“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職稱制度,在中小學教師職稱序列中增加鄉村高級教師、鄉村正高級教師,引導人才到鄉村任教,鼓勵人才在鄉村長期從教。嚴格落實職稱評聘“向農村和艱苦邊遠地區傾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農村和艱苦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職稱進行單獨評審。每年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等“三區”縣薄弱學校選派優秀骨干教師支教,積極推進銀齡講學計劃,充實加強農村地區薄弱學校的師資力量,充分發揮了退休教師的資源優勢。通過“中央特崗計劃”“公費師范生計劃”“優師計劃”,建立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學“三位一體”的協同培養教師新機制,重點為鄉村培養學有專長、勝任多學科教學的小學全科教師、“一專多能”的初中短缺學科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確保艱苦邊遠地區和體音美等緊缺薄弱學科優先足額補充,持續優化鄉村教師隊伍結構。

構建五級支持體系,為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搭平臺”;堅持精準培訓,幫助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加強區縣教師發展機構建設,提升專業支持能力,陜西省通過建強支持體系,為鄉村教師專業成長賦能。建立省級培訓專業機構,發展市級培訓機構,拓展省外優質資源,選用高質量的遠程機構,遴選優質基地學校,構建起層級化教師培訓體系,逐步形成省市縣校多級聯動網格化教師培訓體系,發揮好教育扶智平臺作用,積極構建一體化的“互聯網+教師培訓”大平臺,為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統籌國培計劃、省培項目和專項培訓,形成“國抓示范、省抓骨干、市抓重點、縣管全員、校管校本”的發展格局。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需求導向,強調成果生成,探索符合鄉村教師成長規律的教師培訓模式。按照“分類規劃、整縣推進、周期支持、傾斜鄉村”的原則,每個項目區縣給予兩年一輪國培計劃支持,重點培育縣級教師培訓團隊,探索“校地合作”幫扶機制,建立“四位一體”培訓體系,提升區域教師隊伍建設“造血”功能。

在完善骨干體系建設,引領優秀鄉村教師成長方面,一是在基礎教育骨干體系建設有賽道。2022年啟動遴選和培養省、市、縣(區)級優秀校園長和領航校園長“三級二類”骨干校園長體系建設培養工作,對提升鄉村校長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二是發揮名師示范輻射作用,引領鄉村骨干成長。2020年,啟動了“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發揮骨干體系作用,組建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高校專家與一線鄉村教師的學習共同體,通過系列教學研討、課題研究等活動,將鄉村教師逐步培養成為各級骨干教師,切實提高師德素養和業務水平,促進鄉村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城鄉教育均衡高質量發展。三是推進鄉村首席教師工作室建設。將首席教師與省市縣三級骨干體系相結合,實行“骨干團隊+首席教師”,為首席教師開展工作提供支持。

通過健全榮譽體系,采取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開展鄉村優秀教師學術休假、樹立優秀鄉村教師典型等方法提升鄉村教師成就感。結合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安排,全省啟動了省級層面的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通過計劃實施,不斷強化鄉村教育師資骨干力量建設,促進優秀青年教師示范引領作用發揮,推動鄉村教師的師德素養和業務全面提升,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省教育廳聯合省教科文衛體工會,每年暑假期間,組織鄉村優秀教師進行療休養,并開展師德和教育研討學術活動,旨在激勵提升鄉村教師奉獻教育、立德樹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體現黨和政府對鄉村教師尊重與關懷。深入挖掘特崗教師中的優秀典型,涌現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咸陽市旬邑縣馬欄九年制學校丁海燕,馬云鄉村優秀教師、漢中市寧強縣鐵鎖關初中楊安平等優秀教師,還有一批優秀特崗教師,在助力鄉村教育振興中做出貢獻。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進行廣泛宣傳,強化榜樣感召引領,引導廣大教師樹立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爭做時代先鋒。

為保障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確保鄉村教師能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陜西省將夯實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主體責任,將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作為考核基層政府的重要內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刻認識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督促地方政府切實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將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從源頭上配齊配強鄉村教師隊伍,切實減輕鄉村教師負擔,確保鄉村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

科學核定鄉村教師編制,提升鄉村教師福利待遇。建立鄉村學校教師中高級職稱名額的專設比例制度,并實行專軌專用,針對長期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的教師,實施“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方式,專門評估并認定其鄉村高級職稱。各級公共財政重點落實鄉村學校教師的福利待遇,完善鄉村教師生活補貼機制,關注鄉村教師生活現狀,建設并使用好鄉村教師周轉房。

深入實施“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動城鄉教師合理流動。通過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來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探索實施緊缺學科教師走教機制,由城鎮學校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進行走教,緩解鄉村學校緊缺學科教師短缺的問題。

實施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優化鄉村教師專業成長服務支持體系。堅持“以德為先,骨干引領,全員提升”的強師方略,繼續開展骨干教師體系建設和名校長名園長建設。聚焦鄉村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充分發揮名師名校長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建立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開發鄉村教育資源,切實提升鄉村教師的教學能力。

20240830154945784-28-9eb37.jpg_scale.jpg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