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躬耕三尺講臺,只為桃李芬芳。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希望的造夢師,是學子們走向更廣闊天地的執炬人,是行走在教書育人路上的修行者。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與奉獻,為振興鄉村教育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在全國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本報選登數位扎根鄉村的陜西優秀教師事跡,讓我們在這些質樸而誠摯的文字中感受扎根祖國廣袤鄉村辦教育的熱情和堅守,感受在振興鄉村教育中一線教師所弘揚和踐行的教育家精神,向廣大鄉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敬!

秦嶺山下的灤鎮,有一位執教22年的鄉村教師——安紅濤。多年來,他揮灑青春熱血,書寫最美教育人生,先后榮獲西安市五一勞動獎章、西安市師德標兵、西安市最美教師、西安市德育先進個人、西安市教學能手、西安市骨干教師、西安市基礎資源名師等榮譽稱號。

22年來,安紅濤把自己的命運與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從20多歲參加工作的年輕小伙子,到40多歲的中年骨干,他不僅工作在此,還安家在此。他和妻子相識、相戀在學校,共同堅守畢業班。一個教語文,一個教英語,孩子在附近村上小學,后來他們把父母也接到了學校。寒假暑假在學校,逢年過節也在學校。學校不僅是他生活的地方,更是他青春的見證。

安紅濤見證了學校從命懸一線,到鳳凰涅槃的蛻變。農村學校質量下滑、學生流失、面臨撤并。冬天用塑料布糊窗戶、用蜂窩煤取暖,夏天房頂漏雨,秋天泥濘不堪。他堅守畢業班,點汽燈上晚自習,用油墨印復習資料,挨家挨戶勸學。十年磨一劍,在他們的努力下,學校一躍成為家門口的好學校、長安區名校。他們抓住國家鄉村振興的好政策,完成了校園美化、水廁改造、數字提升等工程,完成了蛻變。

在多年的教書生涯中,安紅濤連續15年帶畢業班,連續15年中考成績優異,村民稱他為“家門口的好教師”。2015屆貧困戶女生黃某屢次輟學,他開展“一對一”教育扶貧。中考前孩子又不幸骨盆骨折,不得不臥床棄考。他鼓勵孩子重拾信心,幫助孩子克服種種困難。第二年黃某不僅考上了重點高中,還被評為“西安市最美少年”。他的班級5次獲市優秀班級,先后16人獲市級“三好學生”。他用愛心托起一屆又一屆農村孩子的高中夢。

安紅濤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勇挑重擔沖鋒在前。他關愛留守兒童,踏遍附近5個自然村,摸排近150戶,為20多名兒童建檔立卡,促進問題學生轉變,為留守兒童托起一片藍天。

2023年,安紅濤作為西安市“弘揚教育家精神”宣講團成員,赴鄠邑和周至巡講。他以《扎根南山腳下,守望一樹繁花》現身說法,生動詮釋了小鄉村大舞臺,做一名樸素的鄉村教師,教書育人同樣能實現人生價值。

教書展風采,育人顯擔當。安紅濤堅信,既然生在長安,長在長安,從教在長安,那就要愛長安的山水、長安的人情。扎根秦嶺山下,做一名最美的鄉村教師,甘于堅守、敢于奮斗、勇于擔當。守望一樹繁花,書寫最美人生。

20240905103138735-47-3a6c3.jpg_scale.jpg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