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作為語文學科中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字分析、思考及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但部分學生對寫作文較為抗拒,他們不知該如何下筆。為幫助學生突破不會寫作文這一難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仿寫,這能有效降低寫作難度,進而培養學生自覺的寫作文意識。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寫作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學習內容,通過寫作學習可以使個人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學生的作文學習,如對學生開展作文仿寫訓練,在學生學完一篇文章后,讓其模仿文章的寫作風格再寫一篇類似的,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培養學生仿寫意識

在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影響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大都以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很難激發學生語文學習主體意識,不利于學生自主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想處于一種封閉狀態。而寫作學習是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思維意識作為支撐的,但程式化的教學引導下,學生的寫作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很難將自己的想法融入作文之中,這使得學生難以獨立完成一篇含有個人思想的作文。在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鼓勵學生先挑選一篇自己喜歡的課文,在理解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仿寫,這就等同于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能夠幫助學生突破零起點的寫作狀態,使學生的寫作學習能力獲得有效提升。在仿寫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注意方式方法,強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體驗及仿寫過程,這是由于教師發現學生在剛開始學習仿寫的時候,能夠理解一些仿寫知識,也樂于自主仿寫,但一段時間之后,學生仍舊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他們的仿寫積極性會有所下降,教師通過對教學策略的調整,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意識,使其養成樂于寫作的良好習慣。

以《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為例,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加深學生對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景色的體會,然后,可以指導學生閱讀第二自然段,并尋找講述課文中運用哪些詞語描寫小興安嶺春天的景象,閱讀之后能想象到什么。問題解決之后繼續閱讀課文,感受小興安嶺夏季、秋季及冬季的美景,指導學生提取每個段落中的關鍵詞,這對提高學生的仿寫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學生理解了這些關鍵詞后,可以模仿課文內容創作一篇描寫家鄉一年四季景色的作文。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內容,再結合自己看到的景色進行寫作,自然會覺得趣味性十足,有效調動了學生的仿寫意識。

二、結合思維導圖仿寫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對學生來說,學習寫作是一項較為“艱巨”的任務,更是一項完全文字化的內容,但小學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形象思維能力卻比較強。所以,教師可以結合思維導圖鼓勵學生仿寫,以形象化的方式學習抽象化的文字內容。同時,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不夠成熟,直觀性較強,學生在仿寫課文時,起初還能按照課文的原意進行仿寫,但很快就會按照自己的習慣思維寫作了,導致仿寫的失敗。而引導學生結合思維導圖進行仿寫,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有根有據進行,確保學生系統化思維能力的鍛煉。為此,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提供一篇仿寫范文,讓學生在掌握范文脈絡及大概含義之后,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繪制范文內容,這能使學生清晰地看出范文的具體內容,避免出現“跑題”現象。

以《爬山虎的腳》為例,教師應讓學生先閱讀并思考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講述了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以及通過文字刻畫了解爬山虎的腳、葉子的樣子及生長位置等。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這些內容制作成思維導圖,如樹形思維導圖,先畫一棵樹,在樹干上寫上“爬山虎”三個字,以此明確課文主題,再在每個樹枝上寫出爬山虎的生長位置、顏色、形狀等內容,使課文的脈絡能夠通過思維導圖清晰呈現出來。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寫作文時既可以描寫宏偉的大場面,也可以精心刻畫一個小細節,如單純地描寫一只貓、一只兔子,甚至是一片樹葉。學生確定仿寫主題后,可以再繪制一張思維導圖,如描寫一片樹葉,可以將思維導圖的主干定義為樹葉,將分支定義為樹葉的顏色、形狀,以及春、夏、秋、冬樹葉的生長過程,學生通過兩個思維導圖的對比,就會進一步明確寫作方向,杜絕后面出現的偏離仿寫主題的問題。

三、信息技術營造情境

作為當代教學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一種更便捷的學習方式,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能夠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習得新內容,這能更快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多元角度思考課文整體含義。而通過信息技術開展仿寫教學,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擺脫傳統層面單純以文字閱讀及講述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弊端。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收集網絡上的相關視頻等,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文字的基礎上,觀看到豐富多彩的畫面、聽到動聽的聲音等,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以課文《威尼斯的小艇》為例,在學生閱讀完課文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作者的創作風格自主寫一篇作文。學生寫作過程中發現,自身的想象力較為匱乏,很難有效仿寫。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課文的中心思想,如本篇課文講述了小艇的哪幾個方面,并通過帶領學生閱讀課文,使其對動態及靜態的描寫方式有一個相對深的體會,這會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為學生進行課文仿寫打下堅實基礎。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形象化的仿寫情境,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威尼斯的美麗景色的視頻,以及不同小艇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課文描寫的內容,體會到世界的美好,感嘆世界的廣袤無垠。教師帶領學生觀看美好景色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試著自主創作,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文字積累來描寫自己熟悉的一處美景,學生的創作熱情瞬間被激發。同時,信息技術引導學生仿寫課文,除了能使學生更樂于未知事物的探索,還能培養學生發現美、表達美、傳遞美的能力,在無形之中消除學生抗拒寫作的心理,確保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選擇仿寫范文

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始仿寫時,需要選擇合理的范文,這是順利開展寫作的基本,將選擇的范文內容作為寫作框架,以此為依托拓展寫作內容,能確保寫作內容更加完善。在文本選擇方面,不僅可以選擇課文內容,也可以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外圖書,或者經典繪本等,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增加學生的閱讀儲備,并讓學生通過閱讀多元化的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更加高效地閱讀課外內容,了解更多的寫作內容,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仿寫能力。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家中設立自己的小小讀書角,收集自己喜歡的書籍,這些也都是能夠順利進行仿寫的基礎。

以部編版四年級下冊《我的動物朋友》這一習作為例,在學習本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學生應學會如何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并能與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內容相結合,自主創設場景介紹動物朋友,確保介紹生動、形象。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條理清晰地講述自己與動物朋友之間發生的故事。寫這類主題的內容時,主要是要注重細節描寫與刻畫,通過講述與動物朋友的小故事,讓讀者了解你的動物朋友,這才算一篇成功的作文。為幫助學生高質量仿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老舍的《鴿》和《小麻雀》,學習如何描寫小動物。同時,教師還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可以在作文范例中尋找與主題相關的內容,也可以閱讀描寫小動物的繪本,這些都有助于學生作文仿寫能力的提高。

五、循序漸進自主仿寫

對學生開展仿寫訓練,需要注意與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符合,與其理解能力相吻合,這樣才能確保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仿寫積極性。由于學生的專注時間不夠長,所以在仿寫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避免過度教學,以免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教師尤其應注意保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從簡單內容入手指導學生仿寫,然后再逐步增加仿寫難度,這種方式會在無形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仿寫能力,讓學生能夠自覺地進行文章仿寫。學生通過由淺入深的仿寫,逐步提高仿寫能力,做好寫作積累,減少甚至消除對寫作的抵觸情緒,不斷提升寫作能力。

以課文《鳥的天堂》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節奏及語氣朗讀,以此更深入地感悟課文內涵,進而能夠流利地講述在早晨、傍晚等不同時間“鳥的天堂”景色有哪些特點,體會動態描寫及靜態描寫。同時,還應注重多啟發學生的思考,課文的前四個自然段并沒有直接寫鳥的天堂,但這些內容與后續鳥的天堂關聯點是什么,讓學生思考作者為何會發出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這種感慨。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仿寫課文中的詞語,以這種簡單的方式為學生推開仿寫之門,簡化仿寫難度,確保為學生后續的高質量仿寫打下基礎。 如果時間充裕,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把仿寫的幾句話組合為一段,提醒學生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聯系,培養學生自主梳理文章結構的能力。最后可以要求學生在段落仿寫的基礎上仿寫一篇文章,以此形成句、段、篇的綜合仿寫過程。

六、拓展培養仿寫能力

若想仿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學生需具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儲備,而閱讀是豐富語文知識儲備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通過博覽群書進行閱讀積累,如準備一個日記本,內容可以是寫日常所見所悟,可以是記錄閱讀感想,可以是摘錄一段好詞好句,等等。空閑時可以拿出日記本翻閱,這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積累很多的詞語、句子等,潛移默化中為仿寫打下基礎。同時,教師應培養學生識別和拓展文章關鍵詞的能力,可以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文章主題,提取課文關鍵詞,并能結合課文的含義拓展關鍵詞的表達含義,培養學生的詞語理解能力及課文分析能力的同時,還有助于學生的仿寫能力提升。

以課文《丁香結》為例,學習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丁香結象征的意義,對作者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的認知,通過閱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進行相應的關聯,想象由事物引發的內在含義。如課文中的“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否則,就會索然無味”。教師可以將這句話作為關鍵句,以此引導學生拓展和感受作者的創作態度,并將此作為依據對課文內容進行仿寫,通過文字描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甚至可以關聯到自己的人生,如當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但只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學習下去,就能夠突破一個又一個的難關,自身的學習能力也隨之獲得提升。以此進行仿寫,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思想情感,使仿寫的內容飽含情感,進而引發讀者共鳴。

七、完善思路創新仿寫

語文是一門創新性、邏輯性、條理性都比較強的學科,而仿寫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能夠高質量仿寫,教師可以以理論結合實際的方式幫助學生完善仿寫思路,確保學生的仿寫能力得到提升。優秀的課文內容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與日常生活現象相結合,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簡化課文的理解難度,更容易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而這對提高學生的仿寫能力十分有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多融入一些個人經歷與想法,這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仿寫能力,有助于學生寫作主題的完整和富有情感的表達。

以課文《鄉下人家》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課文幫助學生體會鄉下人家迷人、獨特之美,并能夠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對鄉下人家的眷戀與贊美。然后可以鼓勵學生講述自己去鄉下旅游或回鄉下老家時看到的景色及當時的感受,最后模仿課文的寫作方式,以對比化、擬人化的方式進行仿寫,這會確保仿寫內容更生動。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仿寫幾段內容,然后再進行課文仿寫,最后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一篇鄉下人家主題的寫作內容,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小事件入手進行仿寫創作,如晨光中的一朵小花、細雨中的一棵小草,這些都可以,能為后續正文的描寫打下基礎。同時,還應注意段落的分布,以確保寫作內容能夠更具邏輯性且符合常理,與生活貼近,杜絕不接地氣華麗辭藻堆砌的“假大空”,而整篇作文流暢通順,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才算是一篇合格的仿寫作文。在仿寫練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閱讀一篇或幾篇優秀的仿寫作文,營造比學趕幫的濃厚學習氛圍,調動學生仿寫積極性。

總而言之,小學仿寫作文的學習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的詞語積累能力、段落布局能力及個人情感巧妙融入能力等,使得作文內容更生動有活力,且富有情感。學生順利完成仿寫之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仿寫給予評價,確保學生寫作熱情的持續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南關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