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讓中職英語教學活起來
作者:■文/王春慧
發布時間:2024-09-05 08:42:52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的任務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語言基礎知識,提高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開展語言實踐活動。語言是客觀環境的真實反映,學生只有在真實的或模擬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激活相關記憶,理解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有感而發,激發言語表達欲望,從而形成運用英語進行理解和表達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順應教育形勢的發展與變化,結合學生實際,創設符合學情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一、中職英語教學現狀
(一)學生生源不充足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主要來源于初中,有的學生是中考成績不理想,無法升入普通高中,迫不得已選擇了中職學校,有的是初中畢業已經有半年以上的時間,離開學校外出打工,由于年齡較小,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又無可奈何地回到學校。基于長久以來人們的傳統觀念,認為只有上普通高中后考大學才有前途,因此即使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家長也會盡其所能讓其上民辦高中。中職為了獲得充足的生源,往往將招生門檻一降再降,導致招收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熱情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
(二)課堂教學方式落后
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仍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口頭講解或者以板書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本來英語基礎就弱,聽不懂對話,讀不懂文章,也不能用英語交流,只能被動接受,沒興趣參與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對英語也沒有多大的學習信心。有的學生進入中職以后,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英語和自己所學專業沒有多大關系,于是逐漸放棄英語學習。教師在英語課堂往往是唱“獨角戲”,很多學生在下面走神、發呆、做小動作等,課堂氣氛沉悶,有些學生甚至把英語課當成了睡覺課。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同時也非常不利于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二、開展情境教學的必要性
中職很多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厭學現象嚴重,英語教學的開展日益困難。作為教師要順應教育形勢的發展與變化,持續學習新教育理念,改變傳統教法,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動口,使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且具體的場景,能帶給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中職英語新教材內容新穎、生動、活潑,形式上靈活多樣,聽、說、表演等齊全,互動性強,而且新教材難度降低,內容更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接近社會發展需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可以較容易地創設或引入直觀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中職學生很大程度還保持著他們特有的率真與果敢,和同齡的普通高中學生相比,他們敢說敢做,更愿意積極展示個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想法設法創設各種便于學生操作的語言運用情境,利用中職學生喜歡表演的特性,鼓勵他們大膽嘗試,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讓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煥發出無限的生命活力。
三、情境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應當是課內有更多的情境創設,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情境中活躍思維,提高能力。如何在教學中創造合適的教學情境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有效途徑。
(一)正式上課前幾分鐘
一是中職學生學習習慣欠佳,往往上課鈴聲響后,還有一部分學生追逐打鬧,直到教師進入教室站在講臺,他們才慢慢安靜下來,匆忙尋找本節課要用的書,很難以較快的速度進入英語學習狀態。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前幾分鐘,提前指定學習較好的學生領讀單詞,或者齊讀上節課學習過的片段。通過這樣的安排,可以更好地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其把注意力轉移到英語學習上。
二是利用簡單的英語歌曲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職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理想,但他們也有普通高中學生所沒有的優點。如多才多藝而且膽子大,樂于表現。因此,教師可以經常教唱他們一些簡單易學的英文歌曲,然后上課前安排他們齊唱,這樣不知不覺間就能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入英語學習,還可以在優美的歌聲中復習舊單詞和學習新詞匯等。
(二)正式上課后
一是利用教材創設情境。中職英語教材話題涉及面廣,內容包括問路、飲食、購物、求職、志愿者服務、時代楷模、社區服務、環境保護、自然災害及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等。這些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是他們比較熟悉的,特別適合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例如,基礎模塊1 Unit 6 Food and Drinks單元會涉及許多食物與飲料名稱的詞匯,于是筆者提前制作了一個菜譜,里面包括了本單元所涉及的食物與飲料,然后逐個問:Can I take your order now?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當學生說出他們點的菜和飲品時,筆者就板書對應的單詞。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sandwich、dumpling、noodle、pizza及yogurt、beer、juice、mineral water等詞匯。接著,筆者引導學生羅列出在餐廳里可能會聽到的一些句子: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What do you recommend? Would you like to try the fish? What is your specialty? 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 cooked?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地掌握餐廳點菜的基本語言表達方式了。詞匯、基本的句式結構有了,就可以用制作好的菜譜讓學生兩人一組扮演客人和餐廳服務員互動交流,甚至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也積極參與點菜活動。為用而學、為學而用,學了就會用,這很好地激發了學生興趣及提升語言溝通能力等。拓展模塊Unit 5 New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也是個很好的模擬情境表演的題材。教材第五部分Act and practice給出了兩個情境:一是社區智能快遞柜,二是餐廳自助服務系統。筆者要求學生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對話情境,選擇同一情境的學生可兩兩組合進行小組口語練習和演示。筆者指導學生梳理指定的內容和情境,然后筆者再簡單提示,給出一些句式結構,讓學生進行對話編寫和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人人有事干,有查找單詞的,有在上節課所學的內容中尋找有用句型的,筆者在這一過程中適時給予他們指導,絕大多數學生都動了起來。通過協作交流,學生不但獲得新技術的名稱、操作方法、優點等信息,而且通過情境進行了對話編排和演練的綜合性口語表達,學生理解了新技術為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提升了語言應用能力,同時也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巨大作用。
二是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愈發明顯,其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塑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上課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基礎模塊3 Unit 7 Natural Disasters主題內容是自然災害。首先需要學生調動已學的關于自然災害的詞匯,于是筆者利用PPT呈現常見的自然災害畫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英語表達方式,然后適時給學生補充一些自然災害方面的詞匯。通過圖片的方式,很快激活學生關于自然災害的常見詞匯儲備,引導學生融入語言情境。最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從而讓學生更快地了解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面對自然災害人類應該怎么做。基礎模塊3 Unit 8 Role models of the times的主題是“時代楷模與大國工匠”。Reading部分是有關袁隆平和屠呦呦的文章。授課時筆者提問: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同時在電子白板上呈現不同職業的圖片,如doctor、teacher、scientist、engineer、police、salesperson等,以激活學生詞匯儲備。然后切入本節課話題:Do you have role models? Who are they?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筆者就要求學生細讀文章,提取兩位科學家所獲得的獎項、取得的成就及給世界帶來的影響。課文中有許多生單詞、長難句,如果一味地拿著課本枯燥講解,學生可能會因生詞多、句子長而放棄進一步理解文章。但多媒體以其強大的交互功能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生動、直觀且極具感染力的情境,看完視頻學生大體了解了兩位科學家的事跡,然后在課本里找出對應的文本信息就變得容易多了。多媒體的應用不但活躍了課堂教學,而且促使學生積極閱讀文章及探索問題等。
三是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教師要有意識地將課堂教學與生活相聯系,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體會到學了就會用的樂趣,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拓展模塊Unit3 Doing our part for the environment,其中Reading部分是一篇介紹我國垃圾分類的文章。教完之后,筆者就組織學生現場對教室垃圾筐的垃圾進行分類(筆者也事先準備了一些物品,如廢舊電池、過期藥品等),學生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紛紛舉手主動要求參與課堂活動,通過小組合作,互相協商,學生掌握了如何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同時也鞏固了他們對hazard waste(有害垃圾)、kitchen waste(廚余垃圾)、 recyclable waste(可回收垃圾)及other waste(其他垃圾)等詞匯的記憶。How many types should waste be divided into? Sorting can help to cut the amount of waste by 30 to 50 percent.等句式的使用,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及垃圾分類重要性的理解,而且通過討論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等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是結合專業課創設情境。中職英語是要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和職業場景中的語言運用能力,著眼于學生的職業需求,以更好地為其專業發展服務。筆者所任教的是電子商務班,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核心技能首先是網絡營銷及商業經營能力,其次是網頁設計與網絡運營能力。因此,要多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實用的職業化的情境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專業氛圍。基礎模塊1 Unit3 Shopping,首先用簡單的問題導入話題:Do you like online shopping? Why do more and more people prefer online shopping?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shopping? 引導學生討論網絡購物的優勢,并將學生的觀點板書出來,然后引導學生了解部分購物網站的商品頁面,并歸納出一個商品銷售頁面必須包含哪些信息,接著筆者介紹家鄉蘋果豐收,農民期盼盡快出售蘋果的迫切心情,鼓勵學生為家鄉的蘋果創建一個銷售網頁,以拓寬蘋果的銷售渠道。通過提問、討論、閱讀,歸納的層層鋪墊,學生不但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具體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而且進一步感受到了電子商務在我國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同時建立起了通過電子商務推進經濟發展的意識。
(三)利用課外時間走進真實語言情境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交際,而交際離不開情境。培養中職學生的職場語言交際能力,可以把情境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教師通過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例如,為了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外任務,將語言知識和口語表達技能遷移到實際情境之中,這有助于學生語言溝通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學習。中職英語教學更應利用好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的東西很實用,學了就能用上。學生一旦學到對自己未來很有用的知識,就會很快改變原來的學習態度,學習變得主動。
(四)結合學生實際創設公平的教學情境
中職學生普遍學習成績不理想,不夠自律。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成績不好且難于管教就對學生心存偏見,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學生和感化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題目,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得到進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及愛護。
總之,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課堂情境教學的策劃者,一堂成功的課與教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持續提高專業素養,認真鉆研教材,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創設真實、有趣且實用新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只有這樣英語課堂才能真正活起來。
作者單位 陜西省扶風縣職業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