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站在柜臺前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動生成 

默默耕耘在學前教育講臺,守護著幼兒教育的純凈天地,以愛育人,以智啟智,為幼兒教育事業奉獻智慧和心血,書寫著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不平凡”。

——題記

 

在陜西省西安文理學院,師生們對蔡軍教授的先進事跡贊不絕口。

蔡軍,陜西岐山人,中共黨員,現任西安文理學院教務處處長、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教授,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蔡軍教授不僅是陜西省“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人才,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還擔任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他在學前教育領域的貢獻和成就,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教育信條:“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

蔡軍常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是他的教育信條。他認為,要成為一名好老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師德的表率:師德是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的評價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標準,其中三句都是關于師德的。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既要做好經師,更要做人師,經師與人師并濟,德行與學識共生,才能成為名師。

教學的專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必須站好三尺講臺。課堂教學的質量是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蔡軍教授都認真整理和更新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授課時充滿激情,高質量的師生互動,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同時,他以課程思政為抓手,引領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發展。

研究的行家:高校教師不僅要通過科學研究來支撐教育教學,更要切實做好教學研究。蔡軍教授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考核評價,把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轉化為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用項目推動教研,用教研推動教學。

蔡軍教授堅信,教師的成長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如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優秀教學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新老教師教學藝術的積累和傳承等。他認為,良好的組織文化、學習文化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有利于好老師的養成。

成果獲獎

蔡軍教授在學術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完成了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教材獎、優秀案例、一流課程3項,省政府、省教育廳科研成果獎4項。以下是他主持的一些代表性成果:

1.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回流與重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駐園+駐?!苯虒W模式創新與實踐,教育部,2023.7

2. 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一創新兩改革三強化四協同的“駐園式”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陜西省人民政府,2020.12

3. 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關于西安市加強學前教育、推進幼兒園規范化管理的政策咨詢建議》,陜西省人民政府,2019.11

4. 陜西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學前教育簡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主持項目

蔡軍教授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其中包括教育部新文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等。以下是一些代表性項目:

1. 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新時代幼兒園教師崗位勝任力的模型建構及其職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2021040014),教育部,2021.4-2024.12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西部農村幼兒教師生存狀態及專業發展研究”(12YJC880003),2012.2-2016.12

3. 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重點),基于實踐智慧生成的“駐園式”幼兒教師培養模式探索(17BZ043),2017.10-2019.9

論文著作

蔡軍教授在《教師教育研究》《學前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在教育科學出版社、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教材6部。以下是一些代表性成果:

1. 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對離職傾向的影響:情緒耗竭和職業幸福感的多重中介作用 [J]. 教師教育研究, 2023 (03)

2. 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的生存困境及改善 [J]. 學前教育研究, 2015(05)

3. 基于區間決策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測評方法 [J]. 統計與決策, 2013 (20)

4. 專著: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23

5. 專著:西部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生存狀態與專業發展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6. 主編:學前教育政策法規[M],科學出版社,2020.7,入選陜西省“十四五”首批職業教育規劃教材,2023

學術兼職

蔡軍教授擔任陜西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教師發展專委會主任,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學前教育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學前教育保教指導專委會委員,陜西省嬰幼兒照護學會政策與基本理論研究專委會主任,陜西省教育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

教學實踐:愛與責任的體現

蔡軍教授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成果豐碩,在教學實踐中也體現了他對學生的關愛和責任心。無論工作多么繁忙,他總是在晚上下班時間,耐心解答學生關于升學與職業規劃等方面的疑惑。蔡軍教授平易近人,常常在辦公室、教室甚至校園的角落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地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解答他們的困惑。他常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上降臨的天使,應該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尊嚴?!辈誊娊淌谠谡n堂上認真講授,課后耐心輔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他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教育的信條和理念。

創新實踐:“駐園式”人才培養模式

蔡軍教授開創的學前教育師范生“駐園式”人才培養模式,成為學前教育領域的一大亮點。通過將師范生直接送到幼兒園進行實際教學實踐,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師范生的教學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還為幼兒園提供了高素質的教學資源。這一創新實踐被《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報道,成為學前教育系列報道的首個報道。該報道不僅高度評價了蔡軍教授的這一創舉,還呼吁全國范圍內的師范教育機構學習和推廣這一模式,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名師心得

蔡軍教授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他認為,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高尚的師德修養,才能真正做到“經師”和“人師”并重。他鼓勵年輕教師多參與教學研究,多交流教學心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育素養。

蔡軍教授在一次教學研討會上說道:“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用心去耕耘。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品德和人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蔡軍教授在學前教育領域辛勤耕耘,用愛心和智慧澆灌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充滿愛心和責任感的人民教師。他通過創新“駐園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學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師范生的教學實踐能力,為幼兒園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他的事跡不僅感人至深,更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蔡軍教授常說:“一切為兒童”。正是這種教育理念和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熱愛,使得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蔡軍教授為學前教育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幼兒教師。他的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精神,激勵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學前教育事業,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