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 竇益華:獻身石油高等教育,教書育人并重,教學科研并重
發布時間:2024-09-05 11:32:5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竇益華1984年本科畢業于華東石油學院石油礦場機械專業,1987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西南石油學院石油機械專業被分配至西安石油大學,工作至今。在37年的高校教師工作中,他堅守我為祖國獻石油和立德樹人初心使命,堅守教學科研一線,按照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潛心研究教學規律,創新采用翻轉課堂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創新第二課堂運用,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他以身作則,提高自身修養,以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化學生,不斷提高育人質量;他數十年如一日,專注高溫高壓深井和水平分段壓裂井等高難度復雜井試油與完井油套管柱力學分析及現場應用,為我國陸上油田高難度復雜井試油與完井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持,推動了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他為人師表,關心學生和年輕教師,捐資助學幫助青年教師,深受學校師生的尊敬和愛戴;他積極參與專業與學科建設工作,是陜西省機械工程優勢學科負責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國家級一流專業負責人。他是中國力學學會管道與波紋管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油氣鉆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石油天然氣管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機械類工作委員會委員,《石油鉆探技術》《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石油機械》《油氣井測試》《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編委。1991年被評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為發展石油工業獻青春青年突擊手”,2012年被評為“陜西省師德標兵”,是行業知名專家。
潛心研究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他從參加擔任教師工作起一直堅持用心備課、認真上課,并潛心研究教學規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每學期上課前,他都要根據所承擔課程的性質,認真研究該門課程教學大綱,研究該門課程在專業培養方案中設置的目的,根據該門課程的前置課程、后續課程設置,廣泛查閱國內外最新資料,精心準備教學資料,精心做好講授安排,精心上好每一堂課。正式上課前,他還要根據具體教室的情況再精心籌劃、準備;上課過程中,他巧妙運用提問、隨堂小作業等方式督促同學們到課并認真聽課;每次課后,他都要拍照黑板,既作為教學資料留存,又為下一堂課參考。
他潛心研究教學方法,根據課程性質、進度和講授對象的特點,采用翻轉課堂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比如,1990年在給礦機96級學生講授《現代傳感器技術》“傳遞函數”一章時,他安排學習認真、領悟力較強的朱君強同學先期學習、準備,由朱君強同學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上臺介紹自己對“信號傳遞”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給礦機87級和礦機89級講授《專業英語》到最后5次課時,他將兩個班60名同學分成10個研討學習組,給每個組選定一個前沿石油工程機械專題,引導各組同學到圖書館檢索、查閱英文資料,撰寫專題讀書報告,既活用了專業英語、鍛煉了英文資料查閱能力,又鍛煉了中英文寫作能力,開闊了視野,還鍛煉了小組協作能力。
1988年竇益華指導礦機84級學生畢業設計(右3為竇益華)
他結合科研工作不斷更新知識,以科研反哺教學,使課堂教學樸實、高效、生動、獨特,尤其提高了畢業設計指導和研究生指導的針對性及效果。與傳統的專業劃分與管理模式不同,現代石油工程以勘探開發為龍頭,以加快發現、提高采收率為核心,對此,他要求機械工程專業和學科的學生們及時完成角色與思路的轉換。一要完成“機械專業學生”向“石油機械工程師”的角色轉換,明確石油機械及從業技術人員的職責與定位;二要樹立“地面服從井下、工程服從地質、機械服務工程、全黨服從中央”專業工作思路,加強石油工程基礎的學習;同時,要了解國際能源形勢,了解國家能源尤其是石油與天然氣工業戰略,跟蹤石油工業、石油工程、石油機械的最新發展。
在畢業設計和研究生論文研究指導中,他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去獨立地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與作風,通過畢業設計和論文研究,使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繪圖能力、實驗能力、數學運算能力、上機操作能力、資料利用能力、外語能力、科技合作能力等基本技能得到進一步訓練與提高;使學生掌握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步驟與基本方法,使學生在畢業后的工作實踐中,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設計思想和科學的思維方法,確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此外,他特別注意第二課堂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和公益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團隊合作意識,鍛煉意志品質;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了解決制約學科競賽對石油石化裝備人才創新能力培養作用發揮的問題,他創新提出“學科競賽提升石油石化裝備人才創新能力”的設想,競賽與課堂教學相融合,構建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投入的競賽促進模式,構建了“本科生-研究生-專業教師-企業專家”四位一體競賽與創新能力培養學術共同體,形成了“競賽驅動、三全投入的石油石化裝備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提升了石油石化裝備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培養質量,取得了豐碩的學科競賽成果?!耙再惔賹W,教學相長”,他指導的學生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獎勵28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8項,助力本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三個“國家一流專業”和機械工程陜西省優勢學科建設。
1990年竇益華任礦機87-2班主任并學生干部合影(右4為竇益華)
以身作則教書育人,不斷提高培養質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了以個人修養與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他不斷加強國學和東西方文化的學習,以國學和東西方文化的精華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并潛移默化給學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比如,中國傳統士大夫文化要求“凈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的解讀是:凈口——非禮勿言,不僅僅是不爆粗口,更深層次的是要求人們注意所說的話是否“合適”,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與是非;修身——非禮勿行,不僅外表要干凈、整潔,更深層次的要求是個人內心的純凈;齊家——不僅要保持家庭(宿舍、辦公室)整齊、干凈,更深層次的要求是家庭(團隊)及家庭(團隊)成員之間的尊重、恩愛與和睦;治國——在現代社會,首先是“治單位”,完成好本職工作,為學校、為企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平天下——只有,只要做好以上四條,就可以做到“成人達己、達天下”。
他要求自己,同時要求學生“Legal、Moral、Professional、Dutiful、Practical、Principle”:Legal——必須遵守法律,老師和學生都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Moral——必須遵守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正直、善良、勤勞、勤儉……;Professional——必須有相應的職業操守,自身的言行,特別是所完成的工作應該符合要求與規范;Dutiful——必須有責任心,按照約定(Agreement)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與職責,否則,就會“掉鏈子”;Practical——在強調守法、守紀、職業、敬業的同時,在價值多元化、規則復雜化的當代社會,在處理具體事務時還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遵循原則的同時要了解“國際慣例(International Practice)”;Principle——要有原則性,堅守道德底線(底線)。
作為一名教師,他認為師德如花,可以通過“綻放自己”來“芳香大眾”。他特別注意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教師的職業素養,在他看來,師德是一種職業素養(Professionalism),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堅守教師的職業尊嚴與幸福是他的職業立場,他告誡自己及身邊的年青老師,不要在喧囂的花花世界迷失自我,不要被物欲左右。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學者,要有高尚的道德與個人修為。一個好的水手靠星星指點航向,而不是簡單地追隨身邊的船只。
為了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他從不呵斥學生。即使有學生遲到、缺課,他也總是耐心地聽取學生的“辯解”,語重心長地跟學生講道理、講規章、講要求,給他們心理輔導,心理“補鈣”,并給他們力所能及的指導、幫助。
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為了達到教書育人、造器育才的目的,在認真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的同時,他也在實踐中思考、摸索高等教育的本質,他認為,大學教育由表及里的目的是:在通過各門課程(Courses and Examinations),取得學分、學位、證書(Credentials)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Knowledge)和專業能力(Ability),與此同時,受數十位任課教師和學校環境的熏陶,學生們的心智和個性(Personality)得以成長、成熟。因此,高等教學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心智成熟、具有良好個性、掌握一定知識與技能的合格公民。
基于上述認識,在認真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的同時,他還特別注意教書育人工作,在第一節課伊始或第二節課臨近結束,學生們的注意力可能分散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職業素養教育。由于話題新穎,結合實際,深受學生歡迎,且效果良好。
面對就業招聘,他要求同學們做到若干個“d”:穩重(Composed)、成熟(Profound)、得體(Well-behaved)、紳士(Well-cultivated)、因明(Well-oriented)、博識(Learned)、正直(Candid)、善良(Kind)、通融(Friend)。告訴同學們若干個“t”:熱心(Earnest)、誠實(Honest)、溫和(Moderate)、傾聽(Reticent)。告誡同學們應聘時要熱心于工作,關注于應聘崗位對能力的要求,關注于自己對應聘單位的責任與義務,而待遇等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即使是暫時不理想的單位,我們也應該有勇氣、有擔當,去與單位共成長,共進步。
在他以身作則的帶動下,他指導的2016級碩士研究生劉瓊連續三年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并獲評首批高?!鞍倜芯可h員標兵”;2010屆研究生夏輝在寶雞石油機械公司工作,作為主研人員,創新研發了一鍵式自動化鉆機,被授予“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2020年承辦中國研究生能源裝備創新設計大賽竇益華接受記者采訪
獻身石油關注現場,不斷提高科技服務水平
在做好教學和教書育人工作的同時,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他還致力科學研究、促進專業與學科發展。多年來,以他為帶頭人的研究團隊針對高溫高壓井和致密儲層、火山巖復雜巖性儲層水平分段壓裂井等高難度復雜井試油與完井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套管變形、管柱斷脫、封隔器失封等油套管柱安全事故,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及100余項企業合作項目的支持下,持續近30年跟蹤高難度復雜井試油與完井工藝進展及油套管柱安全受到的威脅與挑戰,持續開展油套管柱安全評價技術研究,并進行現場技術服務,根據現場應用反饋情況進行持續改進,不斷發展并完善了“高難度復雜井試油與完井油套管柱安全評價與控制技術”,為我國陸上油田高難度復雜井試油與完井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有效地解決了試油與完井油套管柱異常失效難題,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為我國陸上油田,尤其是西氣東輸一期工程主力氣田克拉2氣田、迪那2氣田、大北3氣田、克深氣田及塔里木盆地山前、準噶爾盆地南緣、川渝盆地、徐深氣田、長深氣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等油氣田1000余口高溫高壓深井以及長慶油田致密油和大慶油田、新疆油田復雜巖性儲層水平分段壓裂井試油與完并提供了油套管柱安全評價與控制技術服務,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了系列評價技術和軟件。對標進口套管磨損分析軟件、管柱力學分析軟件,自主研發的“套管磨損程度及剩余強度分析軟件”“試油與完井管柱力學分析軟件”功能更加齊全、界面更加友好、算法更加透明、針對性更強、精度更高且有大量實驗數據支撐和驗證,已經可以替代進口軟件,迫使進口軟件降低服務姿態、降低銷售價格、降低年度維護費用,避免了被國外公司卡脖子。
以科研團隊和實驗室軟硬件技術手段為基礎,組建了西安石油大學“試油與完井系統安全評價及控制技術研究所”,2012年獲得西安石油大學首批校級科研創新團隊立項支持且驗收考核優秀,2021年被西安市科技局認定為“西安市高難度復雜油氣井完整性評價重點實驗室”,2022年獲批“井下與地面設備檢測及評價陜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發表科研與教學論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75篇,中文核心122篇;授權國家專利87件,其中,發明專利21件;登記軟件著作權9件;合作撰寫專著/教材7部;主持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二等獎2項,參與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主持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勵二等獎1項,參與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勵特等獎1項。
2022年竇益華在石化機械公司鉆頭廠參觀交流(左3為竇益華)
關愛學生捐資助學,幫助青年教師成長
作為一名追求高尚師德的教師,他還捐資助學、熱心公益。由于石油行業,特別是西安石油大學地處西北的特殊性,貧困生較多,面對這些貧困學生,他經常伸出援助之手。對追求上進,上博士的年青教師,他也盡量提供一些資助。自2006年開始,他每年出資2萬元,累計出資約30萬元,注入學校的“騰輝基金”中,用于資助貧困學生。
他還特別關心關愛青年教師,積極幫助青年教師過教學關、科研關和教師關。在指導青年教師時,耐心地介紹他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高校時代使命的理解,引導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高校教師觀,即堅守立德樹人使命,教學科研并重,以高質量的畢業生和高質量的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為此,從備課、上課、指導畢業設計、指導研究生,到科研選題、科研立項/申請書撰寫,再到開題報告、項目立項、階段報告、項目結題,他都耐心地予以指導。在他的指導下,近十年,團隊年輕教師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省部級項目21項,3名年輕教師獲得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稱號,4名年輕教師從講師成長為教授,3名年輕教師擔任了二級學院副院長職務。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因為他淵博的學識、因為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因為他崇高的職業道德與職業操守,因為他對學生嚴慈相濟的愛,學生們和年輕教師們尊重他,喜歡他,愛戴他,佩服他,感受他的拳拳之心,愿意接受他教誨,在他的感召下,愉快地學習,成熟地走向工作崗位,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為西安石油大學爭得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