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職業教育30年,他始終不忘初心,把“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強專業、帶隊伍、育人才,堅守三尺講臺和管理一線,為大國工匠奠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奮斗華章。

——題記

img1

張鑫指導學生:

2017年被評為陜西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先進個人;

2020年他被評為陜西省高等教育師德標兵;

2021年他被評為陜西省教學名師;

他領導學校汽車分院囊括眾多國家榮譽,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現代學徒制特色學院、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30年來,他對專業始終保持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斷推陳出新,創新課程,逐步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優秀專業帶頭人、系主任、實踐教學管理處(校企合作)副處長、宣傳部部長等。2010年至今他個人獲優秀中層干部8次;他帶領的部門9年考核為優秀。

一分付出,一分收獲。榮譽接踵而至,見證了他成長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專家型、學者型教師的奮進之路,也見證了他躬耕職業教育、追夢圓夢的光輝歷程。

他就是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張鑫。

從零開始,帶領汽車專業登“頂”

2015年陜西省新能源車銷售總量居全國第二,為更好地服務陜西汽車工業的發展,學校新成立了汽車分院,張鑫同志因為杰出表現被任命為汽車分院院長。

他帶領團隊制定了把汽車分院用五年時間建成省內一流、用十年時間建成國內一流的戰略規劃,明確“服務區域經濟”的辦學道路,明確“校企合作”的專業建設舉措,明確“國際視野”的辦學格局。

張鑫深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他多次奔赴北京洽談,引入“戴姆勒鑄星教育項目”,與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組建奔馳訂單班3個,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教學機制,在陜西省高職院校中具有一定影響力和推廣價值,學校因此獲批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并通過教育部驗收。陜西日報、陜西政府網、中國教育在線、陜西省教育廳等進行了報道,取得極大反響和良好社會聲譽。

img2

張鑫指導巴斯夫噴涂實訓

有了良好的開端,汽車分院先后與德國巴斯夫股份公司、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等優質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建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深化產教融入,合作企業等向學校捐贈價值500余萬元的教學設備;與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引入“比亞迪精誠英才項目”,組建比亞迪訂單班,校企深度融合,在陜西省乃至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在他的帶領下,汽車分院榮獲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建成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現代學徒制特色學院、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聯合主持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個,參與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建設1個;建成省級教學資源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個等。特別是汽車分院向坦桑尼亞輸出汽車工程技術員職業標準,獲批坦桑尼亞標準開發及坦方教育部認證,輸出職業教育“中國方案”,展示“中國經驗”。

張鑫帶領汽車專業從零開始,成為學校積極打造產教融合、助力新時代人才隊伍建設的強勁引擎。而他也由于在汽車專業領域的突出貢獻,成為教育部現代學徒制戴姆勒鑄星教育負責人,兼任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汽車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交通運輸類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時任全國機械行業焊接和無損檢測產教協同創新中心理事。

深耕教學一線,投身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從教以來,他深深感到職業教育只有不斷修煉內功,才能真正成為“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優勢、發展有通道”的教育類型。為此,他深耕教學建設,潛心研究高職教育的教材和教法,始終走在專業發展前沿,制定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于一體的教學方案。

img3

張鑫《發動機維修》授課

先后主講《數控加工工藝》《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等,年均完成課時量203以上,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和實踐年均30人以上;率先開展“課程思政+項目化+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堅持“把課堂留給學生”“把機會留給學生”“把思考留給學生”“把爭論留給學生”,培養學生技能,課堂效果顯著,多年來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前茅,深受學生好評,先后獲陜西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優秀教師、國防科技工業優秀青年崗位能手等,2021年被評為“陜西省高職院校教學名師”。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張鑫所參與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工作也給他帶來了諸多獎項和榮譽: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的“工作站載體 集團化辦學培養軍工特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創新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的“‘四方三階、雙元四維’高職汽車類專業現代學徒制的研究與實踐”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完成《汽車營銷與服務》陜西省高等職業教育綜合試點改革項目。參編的教材《汽車配件管理與營銷》獲2022年陜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主持省級教改課題8項,其中重點攻關1項,重點2項,優秀2項,發表論文20余篇,編寫出版《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等5部教材;

在教書育人環節,他嚴格落實教師課程思政主體責任,注重用特色鮮明的國防軍工文化引導和鼓勵學生熱愛國防、獻身國防,凸顯所授專業課的育人功能。2020年他被評為陜西省高等教育師德標兵。

img4

張鑫輔導學生

處處當好領頭雁,做好鋪路石

他常對青年教師說:“打鐵還須自身硬,以能力服人,才配做職教教師。” 因此,在工作中無論處在任何崗位上,他都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要做到第一,以身作則,處處當好領頭雁,做好鋪路石,2010年至今他個人獲優秀中層干部12次;他帶領的部門9年考核為優秀。

在任實踐教學管理處處長期間,按照政府、行業、企業、學院“四位一體”合作模式,由陜西國防科技和航空工業辦公室牽頭并任理事長單位,我院任秘書長單位,吸納國防工業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行業學會、咨詢服務機構、職業院校、企業培訓中心(技校)參加,共同組建職業教育聯合體——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教育集團,主持籌備了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教育集團2014年工作會。

在任人事處處長期間,獲省教育系統人事管理先進個人,任宣傳部部長期間,帶領學校獲得陜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機械行業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單位、教育部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單位、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

他帶頭參與學校的各項重大建設項目,經常加班加點,特別是在國家示范性高職骨干院校項目建設、學校整改和雙高建設中,率團隊夜以繼日,提煉材料,整理佐證,做了大量認真細致的工作,為學校獲全國“雙高”專業群建設單位奉獻力量,獲國家示范性高職骨干院校項目建設先進個人,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先進個人等。

作為一名職業教育的“雙師型”教師,他多次為企業進行技術改革、設備維修調試,解決企業技術難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2008年3月至今在西安林頓鑄造工藝有限公司、元興機械鑄造廠等擔任技術顧問,先后為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企事業單位開展職工技術技能培訓1500人,賦能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他還甘當鋪路石,校企聯合創新“四力綜合型雙導師”教學團隊培養機制,將“教育力”“專業力”“實踐力”“研究力”四種綜合能力作為教師必備能力進行培養,打造優秀的師資隊伍。從教以來指導青年教師16名,其中12人已具備副高以上職稱,分布在分院院長、教研室主任等關鍵崗位,成為學校發展的骨干力量。擔任汽車工程學院院長期間,對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進行分專業分方向培養,重點培養項目教師,先后派出30人次參加行指委會議、66人次參加各類師資培訓、100余人次的企業調研和論證,其中12人次獲企業技能認證,1人獲學校“十佳教師”稱號,獲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國家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因材施教,為大國工匠鋪“路”

作為一名高職教師,張鑫很早就發現,很多學生入校時,都存在文化課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的缺點,而且自卑感強烈,缺乏自信心,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在這樣的現實困難面前,他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組織實施“奔馳學生成長助航計劃”,構建多方參與評價體系,打造“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和諧穩定與成長幫扶、接軌社會與理想就業”平臺,全方位、個性化支持學生全面發展。在思想、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積極主動關懷學生,盡力為學生排憂解難,為每名學生提供人生出彩機會。在他悉心培養下,“基礎差、不自信”的學生重新站在人生的新起點。

2017年8月,他帶領戴姆勒訂單班學生組成的Baja車隊參加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舉行的巴哈大賽,賽車除發動機外均為學生自主設計制造,來自全國各地的36支本科車隊、46所高職車隊參與比賽,首次參加便獲取優良成績,在耐久賽更是取得陜西所有參賽隊中第一名的好成績。

img5

張鑫帶隊參加巴哈大賽

2017年10月,負責部門設計制作的第一輛純電動方程式賽車參加了“奔馳星輝挑戰賽”。“星輝挑戰賽”是戴姆勒鑄星教育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比賽要求項目學校師生自主設計一輛電動方程式賽車,并完成制造與裝配過程。學校學生在排位賽、決賽及設計答辯環節上發揮優異,特色鮮明,獲得了在場人員的一致認可。

大賽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技能,還錘煉了學生品質,培養了學生的“工匠精神”,奠定了學生成為“大國工匠”的基礎。他帶領的團隊先后指導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國賽二等獎1項、國賽三等獎2項、省賽二等獎8項、三等獎15項;獲取指委技能競賽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一大批技術能手活躍于汽車、機械領域,成績斐然。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培養的畢業生因“基本功扎實、上手快” 吸引了業界知名企業如比亞迪、奔馳等的目光,用人單位、學生滿意度均超過98%。畢業生中涌現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蔣楠,全國技術能手趙曉剛、任金鵬,陜西省技術狀元李國劍、趙彥幫,西安工匠周曉波等20余人。

“工作那么忙,是什么能夠吸引你寧愿加班加點也要指導學生?”“是成就感。我培養了這么多的學生,很多學生能夠通過我的培養成才,這種榮譽感和成就感是我最大的幸福。”張鑫也同時收獲著“桃李芬芳滿天下”的自豪與喜悅。

建基地強服務,為雙創猛虎添“翼”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他率先聯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校內組織創建汽車創業訓練營,搭建寧德時代產教融合聯合創新中心牌子,通過打造環境、培養氛圍、提升專業興趣和凝練資源,向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固定、開放、自由和靈活的創業及技術交流平臺。平臺建成后,每年為鄠邑區培育“雙創”人才70余人,被鄠邑區認定為第二批區級眾創載體,獲區教育和科學技術局支持經費5萬元,被西安市科技局認定“汽車創業訓練營”為市級眾創空間。

img6

張鑫在創新創業訓練營輔導學生

張鑫更注重以賽促教,利用平臺培養培育雙創教師和學生,他負責的部門獲得“互聯網+”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2項,陜西省“互聯網+”大賽金獎3項,銀獎3項;“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賽銅獎1項、省賽一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汽車工程分院被評為陜西省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組織工作先進集體,成果得到媒體廣泛報道。

當前職業教育正處在發展黃金期,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張鑫將一如既往堅守自己熱愛職教、扎根職教、奉獻職教的初心,勇擔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奮力實現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作為、新貢獻和新擔當,為培育“大國工匠”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