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李國秀:做專業的先行者 做學生的引路人
發布時間:2024-09-02 17:46:5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李國秀,中共黨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她潛心職業教育15年,注重育才和育人相統一,關心關愛學生,用行為影響學生,用愛心感化學生,用信任激勵學生,不僅在專業和學術上做學生的引路人,更是在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為人處事上做學生的引路人,深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她在工作中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勇于擔當,敬業奉獻,教育教學成果顯著。主持建設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資源庫課程1門、省級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1門,獲得省級及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共3項,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國家級獎項8項、省級獎項8項。在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省級和行業大賽獎項共7項。她擔任省級培訓基地專家、行業技能大賽國家級裁判員,引領專業團隊開展社會服務,受到廣泛認可。先后榮獲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全國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陜西省職業院校教學名師”等稱號。
信念堅定,為人師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
多年來始終秉持“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理念,從政治上、思想上、作風上、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政治思想端正,擁護黨的領導,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嚴格的黨性觀念和良好的道德修養。熱愛教育事業,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模范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做“四有”好老師,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塑德。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工作,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
將“立德樹人”貫穿于教育教學當中,注重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及高尚的人格品質感染學生,以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不斷進取的工作作風影響學生。在專業上嚴格要求學生,在生活中關心關愛學生,不僅在專業和學術上做學生的引路人,更是在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為人處事上做學生的引路人,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在校學生給予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就業上的幫助,為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提供工作上的指導。多年來,以良好的師德師風、高尚的人格品質、嚴謹治學的工作態度、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深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也得到了廣大同行、群眾的一致好評,先后榮獲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全國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陜西高職院校教學名師”,楊凌示范區“三八紅旗手”,學院“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愛崗敬業,潛心鉆研,開拓創新,成效顯著
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專業,多年來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師崗位上潛心鉆研,嚴謹治學,不斷開拓創新,在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作為《食品快速檢測技術》課程團隊負責人,帶領團隊率先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使該課程被教育部認定為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團隊被認定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為學院其它專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主持建設了在線開放課程《分析儀器使用與維護》,以優良的品質獲得國內同行的廣泛認可,并受到廣大社會學員的喜愛,被陜西省教育廳認定為陜西省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主持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課程子項目1門,參與建設2門;主持建成院級線上線下混合課程5門。主持完成專業建設和教改課題4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4篇,獲評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篇。主編和參編6本公開出版教材,主編5本校本教材和1本培訓教材,總字數達100多萬字。先后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學院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
在工作中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積極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根據課程特點采用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理實一體等多種教學模式,將課程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緊密融合,打造學生喜愛的專業課堂,實現育才與育人相統一。在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中,先后獲得全國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三等獎、陜西省一等獎、二等獎,在全國農業類、食品工業類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國家級獎項8項、省級獎項8項。
勇于擔當,盡職盡責,敬業奉獻,業績突出
始終將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勇于擔當,不計得失,本著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的工作態度,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擔任本專業技能大賽指導團隊負責人,引領專業團隊開展技能大賽指導和承辦工作。多年來帶領青年教師攻堅克難,不斷探索和實踐,使學院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賽項技能大賽省賽和國賽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先后取得國家級獎項共20項,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在此基礎上,學院成功申辦四次省賽和兩次全國技能大賽,作為技能大賽承辦工作的技術負責人,帶領團隊零差錯地完成了賽場儀器設備、試劑材料、場地布置等技術準備工作,保障了大賽的順利舉辦,受到了參賽院校的一致好評,被學校評為“技能大賽優秀工作人員”。
作為專業帶頭人,組織帶領專業團隊開展專業調研,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體系,開發教學資源,開展課程改革,使專業辦學質量和聲譽顯著提升,被教育部認定為“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協同創新中心”,本專業成為“陜西省一流(培育)專業”和陜西省高職院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帶領專業團隊深入行業企業了解技術需求,積極開展技術指導、技術培訓等社會服務工作,受到行業企業的廣泛認可,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在此基礎上,學校先后被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農業農村部設立為“陜西省農產品質量檢測培訓基地”和“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示范基地”。為做好“兩個基地”的相關工作,帶領團隊完成了基地軟硬件條件建設,組建培訓團隊,開發培訓內容,編寫培訓教材,探索培訓方式,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培訓體系,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擴大了學院和專業的影響力。
擔任學院康振生院士工作室食品安全檢測團隊負責人,指導專業團隊提升業務水平。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對青年教師從課程建設、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改研究、科研項目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給予全面的指導和幫助,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促進專業教學團隊整體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專業團隊在教學能力大賽、創新創業大賽、技能大賽及課題申報方面均成績突出。
與時俱進,精進業務;服務社會,廣泛認可
多年來,深耕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及其檢測方面的理論和技術,與時俱進,積極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主持和參與各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科研學術論文17篇。與行業企業保持密切聯系,將行業企業先進技術引入課堂,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開發課程,并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為行業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在行業企業中具有良好的聲譽和較高的影響力。
擔任省級培訓基地專家,服務陜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被陜西省農業農村廳聘為“陜西省農產品質量檢測培訓基地專家”,針對全省農檢機構技術人員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培訓,編寫了培訓教材,建設了網絡學習平臺,培訓效果得到學員們的一致好評。培訓項目受到西北地區其他省份農產品檢測行業人員的關注,先后有青海省、西藏自治區的檢測人員參與培訓。
擔任技能大賽裁判,服務陜西省農業行業技能大賽工作。先后兩次被陜西省農業農村廳聘為陜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行業技能大賽裁判員,并于2019年被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陜西省總工會評為“優秀裁判員”。2022年8月通過培訓考核獲得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農產品食品檢驗員”職業賽項“國家級裁判員”資質。
服務行業檢測機構和食品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在省農業廳培訓項目的基礎上,與陜西省各市、縣(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始終保持密切聯系,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為地方農檢部門提供技術咨詢和指導,先后赴西安市灞橋區、漢中市留壩縣等農檢站開展現場技術指導服務,輔導多個農檢中心獲得實驗室資質認定。被楊凌圣妃乳業、陜西英童乳業等企業聘請為技術顧問,為企業提供產品品質控制和產品質量檢測方面的技術指導,指導企業完成多個無國標檢測項目的檢測方法驗證,受到企業認可,在行業企業中具有良好的口碑。
擔任“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專員”,利用自己專業所長為農產品生產、加工、檢測從業人員以及廣大公眾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及營養與健康方面的知識,為我國食品安全戰略的實施及公眾的健康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