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波,男,漢族,1972年2月生,無黨派代表人士,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西安體育學院教師,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執業醫師、注冊營養師。在西安體育學院從事教學、研究和科普工作29年,在教學工作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模范履行了教師職責,獲得廣大師生認可。指導學生在全國高校運動康復專業學生技能大賽、陜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16次。主持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3項,省級教學團隊建設1項。發表科研論文74篇,出版著作13部,譯著3部。多次參加奧運會、全運會的攻關服務工作,為運動員提供科技保障。通過報紙、網絡、電視等多種途徑開展運動與健康科普工作,在生命時報、現代保健報,陜西日報等報刊受訪及發表科普文章400多篇。擔任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國家級)科普基地負責人、運動技術分析與技能評定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主任、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運動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西安體育學院學科帶頭人。曾獲陜西省教學名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全國運動康復專業學生技能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等榮譽。

一、立德樹人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堅決維護民族團結。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愛崗敬業、嚴以律己、恪盡職守、甘于奉獻、關愛學生、立德樹人、治學嚴謹、言行雅正、自尊自律、為人師表,以“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準則,樹人先樹自己,以德立身、立學、立教。

多年以來,作為無黨派代表人士和業內專家,能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在統戰部指導下,發揮學科、人才、智力優勢,認真履行參政議政義務,不斷在實踐鍛煉自己,積極參與全省追趕超越、扶貧攻堅工作,多次參與學校組織的扶貧、支教、基層教師培訓、專家報告、交流研討、公開課等活動。在碰到災情和疫情時,能慷慨解囊,通過捐款捐物以及科技扶貧等實際行動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

能夠不斷加強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努力實踐四個相統一,使自己成為四有好老師,力爭做好學生的四個引路人,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創新為己任,將課程思政工作融入日常課堂教學和生活中,履行了新時代教師職責,模范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使命,獲得廣大師生認可。

獲得榮譽:陜西省教學名師(省級)、西安體育學院師德先進個人。

二、愛崗敬業

在西安體育學院任教29年來,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努力做好教學工作,能吃苦耐勞,勇挑重擔,總共承擔過本科和研究生近20門課程的教學工作(運動處方、貼扎術、運動醫務監督、研究生專業方向課、運動訓練的科學監控、科學運動與健康、康復學基礎理論、體育保健學、針灸、安全防護與急救處理、中醫骨傷學、傷科與按摩、疼痛治療學、肌肉骨骼康復學、大學生健康教育學、作業治療學、運動康復方法等),長期超負荷完成教學任務,指導碩士研究生80名,已畢業64人。多年來能精勤求學,多次參加專業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工作后陸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中醫執業醫師和注冊營養師資格,使自己成為跨領域的雙師型人才。能有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熟悉多種線上,線下多種教學方法,熟練使用多媒體課件、幻燈、投影等教學設備,善于理論與實踐,啟發學生思維,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被聘為西安體育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省級教學團隊“運動康復與健康”負責人、西安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方向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運動醫學方向帶頭人。積極參加學校學科建設工作,為學校學科發展出謀劃策,為年輕教師發展指引方向,提供平臺和機會,幫助其快速提升個人能力。長期超負荷工作,無私奉獻、甘為人梯、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業務精湛,深受學生喜愛,得到廣大同事的認可和學校領導的肯定。

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運動康復專業學生技能大賽、陜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省級項目、“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研究生創新成果展等比賽,獲得獎勵近20項(指導學生獲得第十三屆“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級二等獎、全國運動康復專業學生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指導研究生參加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多篇。

承擔學校的多項培訓工作(國家體育總局教練員科學訓練、中國體能師、CBBA高級專業健身教練、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培計劃、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師資等),到部隊、消防、院校、企業、社區等給廣大群眾做運動科學與健康相關的科普宣教上百場,在業內有較大影響力。

獲得榮譽:西安體育學院第三屆青年教師教案展評二等獎、第一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三等獎、課堂教學標兵、教學成果一等獎、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及優秀指導教師、全國運動康復專業學生技能大賽優秀指導老師、西安體育學院“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研究生創新成果獎優秀指導教師、陜西省教學名師等。

三、學術成就

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科研工作,長期從事運動人體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級課題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省級教學團隊建設1項,參與省部級課題24項。發表科研論文74篇,參與編寫著作13部,翻譯著作3部,獲得專利4項。作為專家參與編寫專家共識6篇(運動療法治療腰痛的專家共識、運動療法治療頸痛的中國專家共識、中國居民肥胖防治專家共識、中國居民健康體重管理之減重行動20條:基于科學循證的專家共識、健康中國建設——消除健康不均衡專家共識、中國居民運動減重專家共識)。

獲得榮譽:被推薦為首批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培養對象、被聘為《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編委會委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雜志第四屆執行編委。主編教材《運動創傷急救學》獲得2016年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副主編教材《健身理論與指導》獲得2020年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全民健身活動指導》獲2012年全國優秀社科普及作品獎(本人為分冊主編)。

四、社會服務

在競技體育領域中,曾多次參加奧運會、全運會的科技攻關項目,擔任隊醫和科研人員,為運動員提供科技保障服務。在全民健身領域中,多次通過電視、網絡、報刊、講座、義診等形式,為社區群眾、企事業單位員工、部隊官兵、消防戰士、學校師生等提供科學健身、運動營養、傷病防治、運動康復方面的科普和咨詢。在報刊發表或受訪科普文章400余篇,其中,5篇文章被學習強國收錄,在《生命時報》發文近百篇,微信客戶端中閱讀10w+的文章有7篇;健身科學大講堂網絡在線收看人數超10萬人;作為副主編出版的《全民科學健身100招》在喜馬拉雅平臺點擊量達3594萬。多年來,在運動與健康領域做了大量科普工作,取得顯著社會效益。

2022年4月1日凌晨2點,體院家屬院老西院車棚由于電動車著火,第一個沖到現場,不顧個人安危,冒著大火廢氣、濃煙和電瓶有可能爆炸的危險,和隨后趕來的人一起及時進行救火,保障了小區居民安全,英勇行為也得到教職工的夸贊。

獲得中醫執業醫師執業證、注冊營養師認證,在西安體育學院校醫院(西安運動創傷醫院)門診兼職上門診,為運動損傷患者解決傷病問題,指導大眾進行科學運動,促進健康,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

社會任職:陜西省公民科學素質與運動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陜西省體育科學學會體醫融合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兼副主任委員、陜西省體育科學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康復醫學會理事、陜西省康復醫學會運動損傷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營養協會運動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健身瑜伽協會名譽顧問、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運動健康科學分會常委、陜西省骨與關節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常委、中國康復醫學會體育保健康復專業委員會運動康復學組常委等。

獲得榮譽:被聘為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陜西省科普專家、陜西省科普宣講團專家、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師資培訓專家庫專家、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運動健康分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陜西保健協會心肺預防康復專業委員會2017年度先進委員、十運會科研成果四等獎等。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