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愿者為游客講解非遺漆扇制作技藝。  李明 攝

“講得真好,我們也沒啥感謝的,這瓶水一定喝了。”8月14日早上,西安博物院內,一位鄭州游客追著穿著志愿者紅馬甲的講解員計凱鵬,堅持要送一瓶水。

計凱鵬今年20歲,是西安文理學院歷史學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已經有2年志愿者工作經驗。

計凱鵬告訴記者,大學生做志愿者一般都是從導覽服務開始,考核成功能做講解員不容易,“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將復雜且豐富的講解點以清晰、易懂及引人入勝的方式傳達給觀眾。同時,游客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知識背景和興趣點各不相同,所以需要具備很強的應變能力,根據觀眾的反應和提問,及時調整講解的節奏和深度?!?/p>

“大學生志愿者占三分之二,他們年輕有活力,在館里服務能展示年輕一代熱愛傳統文化的良好風貌,而且擅長新媒體制作和宣傳,在活動設計中比較有創新性?!痹谖靼膊┪镌贺撠熤驹刚呦嚓P工作的李文環表示,“很多人對文博工作都很有熱情,最多的時候,我們院志愿者光報名就800多人,很感動?!?/p>

和一份正式工作一樣,在西安博物院和全市許多博物館成為志愿者需要經過面試和筆試。

“對歷史知識要熱愛,遇到問題如何應對,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痹鴺s獲全國首屆十佳“最美文化遺產講解員”稱號的王锫是西安博物院自發成立的志愿者委員會的副會長,“志愿者分為講解組、導覽組、社教組和新媒體組,定期召開會議,有明確的管理制度、志愿者章程、志愿者管理細則、志愿者工作計劃。當然,四個小組完全可以交換工作,比如講解能力具備了,考核通過就可以去講解?!?/p>

據介紹,今年暑假,西安市大力倡導大學生走進文博、旅游單位,參與志愿服務實踐。據西安市文物局一份不完全統計資料顯示,全市各博物館現有大學生文博志愿者1100余人,分別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長安大學等多所高校,所學專業包括歷史學、經濟管理等。大學生志愿者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周到的服務熱情定時開展免費講解工作,幫助游客更深入了解西安的歷史文化,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游覽體驗。同時,在文明勸導方面,積極引導游客遵守秩序、愛護文物環境,減少不文明行為,營造良好參觀氛圍。另外,還在服務過程中不斷收集游客意見建議,在擦亮西安旅游金名片,助力西安市博物館事業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為了進一步提升西安市文博志愿服務活動影響力,擴大宣傳力度,讓更多大學生志愿者積極參與文博志愿服務項目,助力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利用,共青團西安市委聯合西安市文物局等單位近期將面向全市高校大學生征集西安市文博志愿服務形象標識(LOGO)。同時,市文物局、團市委也將繼續深化開展文博志愿服務項目,由面及里,細化志愿服務崗位設置,招募文物保護專業志愿者參與文博機構數字化建設、文化保護與修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引導更多的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各類文博展覽和宣傳教育活動,讓文博志愿服務深入人心,為助力西安市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彰顯青年擔當。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