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梅,女,1968年2月生,中共黨員,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陜西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陜西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課程與教學專委會主任,國家級一流線上本科課程《學前教育原理》負責人。從教以來,懷著對國家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與滿腔熱忱,在學前教育一線辛勤耕耘,她始終堅守育人初心,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中成績突出,先后獲得了陜西省師德標兵、陜西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20240817145612187-34-e0fe9.png_scale.png


堅守師德底線,凸顯育人本色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李少梅同志深信,言傳身教是教育最本質且最具影響力的形式。每逢新生入學,她都會鄭重強調,師范大學的學生,要以學為骨,以德為魂,不僅要做有學問之人,更要做有德行之人。她希望大家在最能吃苦的青春年華、在最美好的大學時光,去努力、去拼搏、去奮斗、去成長。她不僅這么要求學生,她也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學前兩會我來說”品牌活動以及學前融合教育宣傳周的籌備工作中,從活動策劃,到專家邀請,再到學生指導,每一項工作都親力親為,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榜樣的力量。在學校,學生們為能上李老師的課,能成為她的學生而感到驕傲與幸福。他們說:“從李老師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力量,這股力量增強了我們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熱愛,同時也讓我們更加堅定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信心”。不僅在校的學生備受激勵,畢業的學生也滿懷感激。畢業多年的學生說:“李老師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是因為她的嚴格要求,他們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而李老師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陜西省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便是對她最好的嘉獎。

立人為先,教會學生做人。李少梅同志堅信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因此,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讓學生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作為一名資深的碩博生導師,她憑借豐富的育人經驗,提煉出了“三守、五力、三心”的育人文化。她倡導學生要“守品”“守業”“守規”,這不僅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石,更是個人成長道路上的指南針。她要求學生具備“定力”“耐力”“活力”“魅力”“實力”,這些能力將成為他們未來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而“三心”——“敬畏之心”“進取之心”“感恩之心”,則代表了一種崇高的人生態度,是每個人都應當不斷追求和踐行的寶貴品質。每逢迎新季,李少梅同志都會精心組織迎新教育活動。她以傳幫帶的形式,將“三守、五力、三心”的育人文化內化為新生的認知、情感和自覺的行動。她以親身經歷和感人故事,引導學生們理解做人的道理,并激勵他們努力成為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的新時代好青年。

以愛育人,助力學生成長。李少梅同志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更關心他們內心的成長與困惑。每當學生遇到困難或迷茫時,她總是耐心傾聽,用溫暖的眼神給予他們最真摯的關懷與支持。在她的教導下,學生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學會了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她教會了學生們尊重他人、誠實守信、團結協作,更教會了他們如何在困難面前堅韌不拔。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面,李少梅同志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她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教育教學技能大賽,指導本科生連續兩年在陜西省高校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大賽中榮獲特等獎,指導研究生在全國“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了全國一等獎的好成績。李少梅同志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肯定。她榮獲了陜西省大學生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陜西師范大學第十屆“創青春”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等多項榮譽。

秉持躬耕態度,實現教研相長

求是創新,專注教研,她是課程改革的“先行者”。李少梅同志深知教育是一場心靈碰撞的修行,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更為優質的課程體驗,她圍繞“教”與“學”的關系展開教學研究,實現了課程建設由1.0到5.0的蛻變。從關注教師“如何教”,到探討學生“怎么學”,再到思考如何保障“教”與“學”的質量,在探索中確立了以學定教、以教促學的課程理念,實現了傳統課堂教學到翻轉課堂的轉變,達成了“教”與“學”的深度融合與雙向互動,進而促進了“教-學-研-評”的一體化發展。圍繞課程開展了一系列教學研究,改革課程評價方式,構建了過程性反饋與評價模型,為課程前后測數據收集提供了思路與窗口,最終指向學生的能力提升。相關研究數據證明,經過一學期的課程學習,學生的反思能力、溝通能力、高階思維能力、學習投入水平、同伴互動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也為她今后的課程建設工作提供了極大信心。

緊跟國家政策要求,李少梅同志關注課程思政建設,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堅守·融通·創新·轉化”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以堅守課程定位為前提,以堅持“以本為本”為基石,以創新教學模式為動力,以落實“三全育人”為著力點,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借助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融通“思政”與“專業”,形成“學前兩會我來說”等課程思政品牌活動,推動課程思政建設成果轉化。自2018年這一品牌活動開展以來,已經先后落實了“開設學前體育課程”“學前美育課程改革”“學前融合教育宣傳周”“社區托育服務”等不同類型、不同訴求的學生提案。同系教師表示,“李老師的課程建設越來越深入,每年都有新的關注點和令人驚喜的想法,本科生更是受益良多,他們就會提到‘中國橋梁’‘中國文化’,可見李老師的課程思政建設確有成效。”在她的指導下,許多青年教師都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取得了進展,真正做到了取之于己,用諸人。

在課程改革的路途上,她獲得了多方肯定,主講的本科生《學前教育原理》課程先后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陜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首批國家級一流線上本科課程,在形成“學前兩會我來說”特色案例、獲評校級示范課程與優秀教學團隊的基礎上,于2023年3月獲評“陜西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團隊”。主編教材《學前教育原理》于2023年獲評陜西省高等教育優秀教材一等獎,《學前教育學》入選首批“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

科研引領,關愛家庭,愿做弱勢兒童的“守護者”。她關注弱勢兒童發展,于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2008年主持的三項關于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課題,到“兒童非意外傷害基線調研”國際計劃項目,再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教育補償制度設計及追蹤研究”的國家級課題,不變的是她對特殊群體兒童的關愛與關懷。結合長期以來對陜西省兒童村、政府部門、學校、家長等的調研,她了解并梳理了困境兒童面臨的風險,于幼兒園開展實踐檢驗,形成了“補償·互融·賦能:幼兒園特殊需要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模式”,助力困境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李少梅同志家庭教育研究經驗豐富,研究工作成績較為突出。在關注困境兒童的過程中,她發現家庭是影響兒童成長的重要場所之一,因而將研究視域擴展至家庭教育領域,從關注幼兒家長的教育焦慮,到父母家庭教育權,再到家庭教育立法的特征與未來趨向。不同時期的關注點,體現了她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緊跟時代步伐的特點。而她在頂刊發表的SSCI和CSSCI文章關注家庭學習環境、家庭關系建設等與兒童發展的聯系,凸顯了她的理論深度,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號召,身體力行地貫徹了總書記“注重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的要求。

牢記使命擔當,引領社會風尚

專業引領,勇擔教育發展的“推動者”。李少梅同志,深耕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領域,持續為兩大領域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在學前教育領域,李少梅同志通過國培計劃和送教下鄉活動,提升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同時,她依托多項課題,對西部地區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調查與研究,其成果有效推動了當地學前教育事業的進步,為提升教育質量和民眾滿意度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家庭教育領域,時任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支部書記期間,她帶領全體支部成員以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們,積極投身于家庭教育活動的組織與推廣中。“家庭育兒講座”“家庭親子互動游戲”“家庭藝術教育活動指導”……這些充滿智慧與愛的微視頻,在她的精心組織下內容逐漸豐富、數量不斷增加。四百多個微視頻,如同四百多個溫暖的小太陽,照亮了家長們心中的困惑與迷茫。

獻言獻策,展現巾幗擔當的“踐行者”。李少梅同志長期從事多項社會兼職,她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專業所長為政府工作獻言獻策。2023年10月,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李少梅同志作為陜西代表團42名代表中的一員,肩負著全省婦女的期望出席大會。期間,她接受了多家媒體有關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及男女性別平等的主題采訪,發言內容先后被《中國婦女報》“全國婦聯女性之聲”等官網公眾號采用、轉載。大會結束后,她深入陜西省各地,宣傳大會精神,分享自己的見解與感悟。她在陜西省婦聯和海南省婦聯聯合舉辦的陜瓊巾幗“云”宣講活動中,暢談推動家庭教育工作實現新發展的路徑;在長安大學“跟黨奮進新征程巾幗建功新時代”的主題實踐活動中,激勵青年教師展現巾幗擔當;在延安市婦女干部培訓班中,闡述了婦聯開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與未來路向。她的每一次分享,都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人們的心田,激勵更多的領導干部、青年教師和學生發揮巾幗力量。

不可能人人都能夠成為教育家,但教育家精神是激勵每一名教師的奮斗目標,是教育人的師魂所在,是“大先生”的精神坐標。30余年來,李少梅同志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發揚“西部紅燭 兩代師表”精神。她如同一顆明亮的星星,用她的光芒照耀著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之路,播撒著知識的種子,傳遞著希望的火炬。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