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程曉盈:連續八載援藏真情奉獻高原
發布時間:2024-08-07 08:31:1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一、闖難關、真融入,全情投入教育援藏
2016年7月,程曉盈作為中央第八批援藏干部進藏支援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至今已八個年頭。進藏以來,程曉盈一直在思考新時代新征程,如何順利接過先行者的接力棒,弘揚援藏精神、踐行援藏使命。參加援藏工作,對程曉盈來說既是榮譽,更是責任,既要適應高寒缺氧、紫外線強烈的自然環境,也要面對遠離家人、思鄉情切的心理難關,更要迎接支援西藏、建設西藏的工作挑戰。
程曉盈第一次邁入高原,和大多數人一樣,高原反應在所難免。頭疼欲裂、全身酸痛、徹夜難眠。醫生考慮他的高原反應非常重,建議他吸氧或者返回內地,但是他內心有一股不認輸的勁,不能辜負組織重托,必須要用身體適應高原環境。憑著毅力,他堅持了下來,僅入藏半年就瘦了11公斤。缺氧不缺精神。進藏以來,程曉盈結合自身的援藏使命,積極踐行和弘揚老西藏精神,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職業教育全過程。
進藏以來,程曉盈始終堅守三尺講臺,堅持一線授課,主動聯系學校馬列教研室,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獨立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從2017年開始將其列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主動承擔該課程學校師資培訓和示范課,指導學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平時工作中,程曉盈注重師生互動交流,特別是針對西藏籍少數民族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普遍較低和自信心不足的現實,鼓勵和監督學生堅持寫日記、誦讀經典范文,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基本素養和能力。針對牧區學生沒有洗澡的習慣問題,程曉盈利用周末主動組織學生組團分批分次到自己的住所洗澡、洗衣,經過一年的堅持,班級絕大多數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為了讓學生養成勤洗澡勤洗衣的習慣,他自己一個月要用至少6大桶洗衣液。
如何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為西藏明確的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教育學生充分認識反分裂斗爭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是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為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把“四件大事”落地見效,程曉盈結合自身的援藏使命,積極踐行和弘揚老西藏精神。通過實地考察,程曉盈在學校首創性地創建老西藏精神紅色研學之旅模式,組織師生赴中印邊境、紅色小牧屋開展“中國西藏、抵邊研學”實踐教育,用西藏軍民守邊固邊、保衛國土的歷史洗禮師生精神。從2021年底第一次組織研學以來,已經組織抵邊研學30余批次,受教育師生累計1000余人,取得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
二、抓就業、促改革,破解發展瓶頸制約
2017年初,程曉盈被任命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動科學院院長。工作中他發現,學院師資力量薄弱,區內畜牧獸醫類專業就業市場嚴重不足,學生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匹配度不高。在校學生96%以上都是西藏籍少數民族學生,而且這些學生95%以上都沒有出過西藏。
為了破解學生只盯公招和事業編,不愿去企業就業的觀念。程曉盈經常利用晚自習時間逐班給學生講解就業政策、就業形勢、簡歷制作和面試技巧,在潛移默化中轉變學生就業觀念,同時,利用學生和駐村工作隊轉變家長的觀念。2020年初,面對疫情,他為了破解就業難題,廣泛聯系區內外的企業十余家,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首次組織42名學生實現組團式區外就業,破解了自治區黨委政府推動區外就業難的問題。學校區外就業受到了自治區主要領導的批示,自治區多家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近年來,學校區外就業學生累計達到千余人。
程曉盈還率先在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區外頂崗實習,選派12批次800余名學生赴區外頂崗實習。開辦“現代企業學徒制”訂單班和校際聯合培養班,創新實施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的新時代西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1+1+1”分段培養模式,該模式已經在學校5個二級學院推廣。西藏籍少數民族學生赴區外開展頂崗實習和就業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祖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加堅定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來自山南市農村的2020屆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邊巴次仁表示:“是學校給了我敢闖外地的勇氣。”“我當時的選擇不后悔,現在也不后悔,以后也不會后悔。我不但自己要出去發展,我還要把家里人和村子的人都帶出去發展。”
創新創業也是程曉盈十分關注的事情。從2017年初開始,他先后指導和扶持學校在校大學生注冊并實體運營了學校第一家、第二家大學生創業公司。學校第一個在校成功創業的大學生、2015級草業班次仁說:“要不是程老師,我就不可能成功注冊公司和‘校園666’商標。我能有今天的成績,我最要感謝的就是程老師。”
2022年底,程曉盈協助院長分管后勤方面的工作。大學畢業后,程曉盈一直都在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也分管過繼續教育等,唯獨沒有接觸過后勤基建。面對學校同時進行的多個校園施工改造項目,他整天“泡”在工地上,兩個校區來回奔波,以至于本來已經適應高原環境的他居然又跑出了高反,大家見到他都笑稱他是個“包工頭”。在工作中面對一些棘手問題甚至是極端事件,每一次,他都靠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和誠懇認真、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予以圓滿解決,讓人心服口服,得到了學校主要領導和師生員工的充分認可。
程曉盈分管學校食堂后,銳意改革,大膽創新,改善師生食堂就餐環境,將學校執行十余年的由個體商戶經營食堂的合作模式改成有經驗有規模的餐飲公司經營模式,同時允許餐飲公司在保障50%的窗口用來保供以外,其它窗口可以經營特色餐食,既保障了學生吃得飽又滿足了學生吃得好的訴求,師生對食堂的滿意度達80%以上。2023級旅游與文化學院浙江籍學生王智南說:“學生食堂確實不錯,價格便宜,份量足,還好吃”。
三、架橋梁、開新局,推動事業內涵發展
2016年以來,程曉盈在每批次援藏結束時面臨回校和繼續援藏的選擇時,都堅定地選擇后者。他的心,已經徹底和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西藏教育事業融在了一起。
程曉盈重視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聯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派四批老師進藏為學院專業課教師開設動物解剖生理、動物性食品衛生檢疫檢驗技術、動物飼料與營養、傳染病、微生物、寄生蟲、藥理、病理等專業課實驗(實訓)項目培訓50余項,提高了學院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確保學院專業實驗課程的有效開設。先后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派三批12名學生為學院12個學生班講授專業課程9門次共計988學時,保障了學院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此外,還積極主動對接區外有關高校、企業,先后與陜西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新希望六和飼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達成校際校企合作協議。
圍繞學校“雙高建設”“升本”“新校區建設”三件大事,程曉盈主動建言獻策,并親力親為,為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組織涉及雙高群的動科農科學院相關人員,從研究文件要求,吃透精神,任務分解,到逐項落實,2023年底學校以優秀等次通過自治區“雙高建設”驗收,獲得專家組的一致好評。雙高群內畜牧獸醫專業和園林專業以前兩名的考評成績成為學校四個培育升本專業。同時,他負責的學校“新校區建設”工作也在有序開展,申請前期建設經費,組織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用地預審報告,主動對接自治區教育廳、發改委和拉薩市有關部門,尋求支持和技術指導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和見證了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的快速發展。
2022年8月西藏發生本土疫情后,學校也發生了疫情,程曉盈第一時間向學校黨委請戰,率先進入校園封控區,協助學校主要領導組建培訓校內疫情防控、學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師生志愿者隊伍累計160余人。組織師生突擊隊、師生志愿者進駐封控區為1500余名師生提供餐飲配送入樓、清運垃圾、公共區域消殺、物資配送等服務。親自轉運各類人員20余次累計960余人。在疫情發生的前半個月,程曉盈每天都是早晨七點多忙到晚上一兩點,有時候到了半夜三四點,一天接打電話就有四五百個。由于不停接打電話,又穿著防護服大量出汗,還不敢喝水,嗓子變得很嘶啞,實在累的不行了就地躺一會。在學校抗疫一線時候,程曉盈一直是在體育館打地鋪。就這樣,程曉盈一直在一線高強度、超負荷堅守了四個月,整整瘦了七八公斤,“人整個都脫形了”。
援藏八年,程曉盈始終踐行“科學援藏、真情援藏、奉獻援藏”,把崗位當陣地守、把工作當事業干、把奉獻當本分看,當好民族團結進步的維護者、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生態文明建設的貢獻者、固邊興邊富民的建設者,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得到廣大師生員工和學校、自治區的肯定和好評,以實際行動回答了“進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