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清姜路中學 李娜:相攜虔誠勤勉 走向桃李春風
發布時間:2024-08-03 10:31:5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無論外界如何喧囂,她總是不知疲倦地堅守著一方凈土,甘于在這樣一種平凡中默默奉獻。她以愛育愛,以德培德,在鐘愛的三尺講臺上用真心、行動將教育理念化成有溫度的關懷,用自己對教育的無限熱愛踐行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
——題記
高考結束那年,李娜就種下了要讓自己成為一名好老師的夢想。二十二年來,在這種執念地牽引下,她用自己獨有的魅力、能力和品質給學生以愛地澆灌,伴其成長;她用自己始終如一的熱情,無私地幫助、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師;她用自己的勤勉上進、孜孜以求,堅定地行進在教師專業成長的大路上。盡管過程中有過許多坎坷和磨難,但是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她不曾有過任何猶豫和退縮,堅強、樂觀的她依然勇敢承擔起超負荷的工作。她時刻以 “作風最正、恪盡職守、竭誠奉獻、出色工作”為信條,堅守為黨育才為國育人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學生、家長、同事、領導心中,她是一名勤嚴篤實、擔當奉獻、想干事、能干事的優秀教師。
工作以來李娜先后榮獲全國優秀教師,陜西省第十二批特級教師,陜西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陜西省思政課大練兵學科思政教學標兵,陜西省教學能手,寶雞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寶雞市教學名師等殊榮。
干將心血化時雨 潤出桃花片片紅
李娜工作的學校位于城鄉結合部,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或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這些孩子的家庭狀況本就不好,孩子上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家長縱然有心教育卻也是無力跟進,因此教育教學難度非常大。
但是她經常會對自己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那是神圣。
李娜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女孩小妮,母親在她上小學時因病辭世,她隨父親從貧困山區出來,她身體不好,身材矮小,普通話也不夠標準。父親因為長期從事收泔水的工作,引得孩子身上也總散發著一股惡臭。
當她帶著這個臟兮兮的女孩來到教室時,鄙夷、厭棄的表情毫無遮擋地出現在每一個同學臉上。就在此刻,她卻選擇將自己的雙手溫柔地落在女孩的肩上,牽引著她來到座位,那時,這個女孩渾身一個哆嗦,眼眶紅潤。
自此以后,同學們都說李娜變了,變得偏心了,對這個女孩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惹得其他同學盡是嫉妒。而這個女孩也變了,變得有干凈衣服穿、有書包背了;變得身上沒有味道,開始主動為班級服務了。
由于基礎差、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初到新班級的小妮有著深深的自卑,甚至班里還有些孩子歧視、欺侮她,作為班主任的李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她利用各種機會在班級表揚小妮,小到只是撿起了一片掉落的紙,在教室光線充足的時候關閉一盞盞燈。李娜還在辦公室專門為小妮騰出了一個抽屜,里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零食和學習用品。她悄悄對小妮說:“這個抽屜是咱倆的秘密基地,里面的東西你可以隨便取用,但作為交換的條件,你可以時不時地給老師寫一些悄悄話,或者你可以寫一些你對近期班級里發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等等”。李娜這樣做,是發現這個孩子經常不吃早飯,孩子有如此的行為,肯定有一個讓人心疼又懂事的理由。除此之外,她也不想讓小妮產生老師是在憐憫她的想法。班會課上,李娜會時不時地把小妮寫出的對于班級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匿名念出來,每念完一次她倆都相視會心一笑。
一天,小妮暈倒了,校醫建議立即送往醫院,那一刻李娜本能地背起了她,女孩身上的惡臭讓她一陣陣作嘔,小妮因長時間未洗澡而發黏的皮膚緊貼在她的身上,讓她很不舒服,但是李娜絲毫沒有想要放下孩子的想法,滿腦子都是要盡快把這個可憐的孩子送到醫院,可是李娜卻忘掉了,那時她也剛懷孕兩個月。送醫后的第二天晚上,忽然電閃雷鳴,風雨大作,本已休息的李娜騰地坐了起來,她忽然想起小妮曾經在那個可以存放秘密的抽屜里放過一張紙條,那上面寫著“媽媽,你在那個電閃雷鳴的夜晚永遠地離開了我,是因為舍不得我嗎?還是害怕聽到我的哭聲呢?媽媽,我好想您。”起身、披衣、撐傘,沖入雨中,沒來得及給愛人說清楚什么,李娜已經讓自己消失在了茫茫黑夜,身后是愛人緊追的腳步還有他的呼喊:“小心你肚子里的孩子,慢點走,慢點”。好在路程不遠,遠遠地,她就看到小妮和父親租住的小屋里那盞昏黃的燈光。輕輕地叩開門,孩子捧著媽媽的遺像,蜷縮在床鋪的角落,早已瑟瑟發抖,而她的父親,因為晚上各個飯店的泔水更多,多跑幾趟,就會有更多的收入而遲遲未歸。她把孩子摟在懷里,十幾平米的房間里,雖然破陋,但是,當李娜抱著小妮的時候,她看到了孩子眼里含著幸福的淚水。“孩子,以后想吃什么給老師說,我也許做不出你媽媽的味道,但是一定讓你感受到媽媽手心里的溫暖”。之后,李娜會時不時給小妮送些自家做的好吃的,送給她父親一些干凈衣服,甚至還動員家人幫孩子父親在學校旁邊的市場謀得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后來,小妮考上了師范學校,現在也成了一名小學教師,她回到了山村那個更需要她的地方。
正是因為有這些發自內心深處真實的愛在心中,李娜才會多一份責任,多一份付出和勞累。但也正因為有這些真摯的愛,她才會孜孜以求,才會樂此不疲。師愛,是老師對學生自覺的愛,愛在心間,行才會在身邊。工作以來,她先后被渭濱區委區政府表彰為“渭濱好人”“渭濱區十大杰出青春榜樣”“渭濱區優秀教師”“優秀黨員”等。
忠心耿耿園丁意 摯情拳拳育人心
李娜深知,教師是個辛勤耕耘,平靜守望的職業。恪盡職守是教師基本的社會擔當;愛生如子,敬業奉獻是教師日常的道德姿態。做教師的一定不能歧視任何一個學習困難的孩子,要拒絕把知識當作交易的籌碼,要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教師“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第一次見到小凡是在初一開學報名的那一天,孩子的姥爺把他領到李娜身邊,指了指孩子的腦袋,不好意思地說:“李老師,我們這個孩子腦子有點……麻煩您多費心。”她看了一眼孩子,對小凡變形的五官嚇了一跳。加之他的小學學習狀況很不理想,口語表達不清晰,極為自卑的背后是暴躁的脾氣,他沒有任何朋友,甚至家長也對他喪失了信心。而李娜沒有,她用“心、行、省、信”這四個字對小凡開展了兩學期的重點幫扶和三年的關注性幫扶,最終這樣一個在許多老師、同學甚至家長眼中已經“無藥可救”的孩子考取了當地省級標準化高中,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童話。
親其師,籠其心,是李娜開展幫扶的根基。
俗話說:“情不通則理不達”。所以她從平等尊重的角度出發,用愛的情感去打開孩子的心扉,讓他吐露心中的積怨和秘密,解除心理負擔。以往,小凡已經習慣了被別人排斥和歧視,性格怪異,沒有朋友。課間當別的學生和各自的朋友一起游戲時,李娜走進教室坐在他旁邊,把專門準備的棉花糖塞進他手里,那一刻,他眼中閃現出一絲光亮;下午放學后,她會把他帶到操場,與他共同閱讀名人的勵志成長故事;有時利用課堂,她還會刻意地請小凡講些名人成長故事,讓他放下芥蒂,肯于接受老師的幫助。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月,在李娜悄無聲息地幫助下,小凡已經完全信任了老師。這就為后來繼續幫扶打下了基礎。
造氣場,促其行,是李娜為他定制的逆襲之路。
她先為小凡造班級氣場,適時地將一些班級事務交給他去完成,并且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將他工作的情況在班級內公示,并毫不吝嗇地表揚他,慢慢提高小凡在同學心目中的地位。班級獲得先進集體李娜一反常態,沒有安排班長上臺領獎,而是請為班級做了許多小事的小凡為班級領獎。那一次,他不僅對校長行禮,接過獎狀轉身后,他對著班級所坐的方向也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在全班同學的掌聲中,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再造家庭氣場是李娜實施家校合作的重要舉措。因為小凡的父母、祖父母都對這個孩子喪失了信心,這對于小凡的繼續成長無利。有一段時間,李娜幾乎每天與家長打一次電話,及時通報該生在學校的點滴進步,同時要求家長要學會適時地去表揚,慢慢提高他的自信。班級、家庭的有效參與,讓小凡的進步越來越快,許多同學主動找他做朋友,這是對他最好的肯定。
明責任,常反省,是李娜框定孩子成長的標尺。
有一次,小凡在課堂上與某位老師發生了沖突,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李娜并沒有發火,而是當著許多同學的面向他發出到辦公室小聚一下的邀請,小凡原本鐵青的臉上露出了一臉的驚異。而李娜則為他搬了一張凳子,倒了一杯果汁,又一次拿出了棉花糖,小凡的心理防線就在這一搬、一倒、一拿中漸漸瓦解,談話很自然地進行,這個男孩子流下了改正的眼淚。這件事情以后,她和小凡有個約定,每周五都要對自己本周的工作、學習、交往等等各個方面進行反省,找到自身的不足以期更好地改善。
筑臺階,樹其信,是李娜幫助孩子進步的階梯。
曾經有一段時間,小凡總是不能找到合適的進步的臺階。李娜便幫他共同繪制了一張成長樹圖。在這棵樹上,每一個蘋果都是他要實現的目的,每實現一個,就將蘋果涂成紅色。有的蘋果上寫的是他競爭對手的名字,有的是做題的正確率,有的是他渴望獲得的成績等等。當一個學期結束后,看著滿眼的紅蘋果,這個男孩子在她面前第四次流淚了,這次的眼淚中盡是收獲的喜悅。而她也收獲了從業的信心與底氣。
有一年四月,她所主持的課題即將結題,學生也即將走進中考考場,恰在此時,她不到三歲的女兒卻因不同的疾病在一個月內先后兩次住進了醫院,甚至有一次是在搶救室度過的。校領導讓她放下課題、放下學生安心照顧孩子;同事們嗔怒她的“不近人情”。可是課題研究一直是她在跟進,教室也還有100多名即將畢業的學生。她擦干眼淚,白天把孩子托付給親戚,晚上在醫院整理課題資料,備課,每天往返倒四趟車奔波于學校和醫院之間。全組的其他老師看見了,疼在心里,但是大家更多的是被她的精神所感動,一起努力完成了教學任務,課題也以優秀等級順利結題。
也許是那段時間過于辛勞,臨近中考,她暈倒在講臺,當她再次睜開眼時,說的第一句話竟是“把我整理好的范文發給學生”。在搶救室待了三天,倔強的她又一次出現在了教室,區別于以往的神采飛揚,這次她坐著輪椅回來并堅持講完了那天留下的內容。孩子們哭了,同事們流淚了,醫護、家人、朋友甚至是學生家長們都說她傻,但是她淡淡一笑并不多言。
近年來,李娜被聘為寶雞市師德報告團成員,多次為省內各地市學校做師德報告。2022年暑假,受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邀請錄制師德師風專題報告,目前該課程已入選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課程資源庫。
投桃報李共成長 勤奮進取勇開拓
世上很少有像教師這樣的職業,只有自己發展了,學生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進步。作為教師要用終身學習、不斷進取來潤澤師生彼此的生命質量。
數不清有多少次下班后,空蕩的校園內李娜獨自在教室錄課,深夜觀課反思;算不清有多少組課題實驗數據需反復整理核實;想不清有多少篇論文被專家否定后推倒重來;理不清有多少本為各級各類公開課、講座、報告而細思琢磨后留下痕跡的筆記本;更記不清為引領、培養青年教師而占據過多少自己的業余時間……一路走來,這無數個“不清”讓李娜明白,唯有用勤勉向上的心態擁抱每一次可以磨煉的機會,這才是一名教師專業成長的不二法門。
在青年教師地輔導上,她為每一位肯于上進的老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時,老師會在晚上十一二點發來教學設計,她都會第一時間認真審看提出修改意見,來回討論到凌晨是常有的;因磨課太久,耽誤了外地教師返程的車輛,她就自費定好賓館,繼續切磋琢磨;她甚至還會為沒有時間準備參賽服裝的老師購買并贈送;一些別的學科的老師邀請她評課,為了能真實地幫到他們,她都會自費在網上搜集一些名師課例先學先悟,但凡有老師需要賬號,她都會無償提供。
近五年來,她主持、參與的十項省市級課題均已結題,另有兩項市級課題在研。在全市范圍內累積為教師作專業講座30場,師德師風報告13場,上示范課46場次。輔導20余人獲得區級教學能手,10余人獲得市級教學能手,7人獲得省級教學能手; 4人獲得省級中小學學科帶頭人稱號;輔導4人榮獲全國白板大賽及說課比賽一等獎。她本人也先后被聘為省“國培計劃”指導教師,陜西省名師資源庫成員,“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大篷車”講師團成員,寶雞文理學院語文教育研究中心兼職教研員,寶雞文理學院兼職副教授,寶雞文理學院成教院“國培計劃”講師團成員,寶雞市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委員。
平常不平庸,知足不滿足。李娜總是在日常工作中用真誠無私的愛生之心,博采眾長的勤學之心,淡泊名利的求是之心,永無止境的鉆研之心,追求卓越的事業之心,境界高遠的使命之心,去鑄就一個人民教師的無悔人生。不驚天動地卻持之以恒,不轟動卓絕卻執著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