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

他三十載辛勤耕耘,一輩子無悔付出,始終堅守立德樹人之初心、勇擔教書育人之使命,默默耕耘在職教講臺,傳承著醫學知識,傳遞著愛和關懷,用堅持守護著山區職教學生,用初心踐行著職業教育使命,教書育人,傳業解惑,用平凡的職業書寫著不平凡的“職教故事”,用平凡的身軀守護著不平凡的“職教事業”,用平凡的時間教育著不平凡的“職教學生”,用一生踐行著做好“時代大先生”,當好“職教引路人”的教育使命。

——題記

20240728132003563-83-766d7.jpg_scale.jpg

劉少華,男,漢族,1974年2月生,陜西漢中人,中共黨員,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本科學歷,醫學學士學位,醫學副教授?,F任漢中職業技術學院人事處處長。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臨床技能”裁判組成員,第十二屆陜西高職院校教學名師,陜西職業院校優秀教師,主編教材獲批教育部“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參編教材獲陜西省優秀教材,先后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陜西省高職院校實訓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陜西省職業教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團隊等榮譽。

他30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職教講臺,傳承著醫學知識,傳遞著愛和關懷,用堅持守護著山區城市的職教學生,用初心踐行著職教教師的使命擔當,立德樹人,傳業解惑,用平凡的職業書寫著不平凡的“職教故事”,用平凡的身軀守護著不平凡的“職教事業”,用平凡的時間教育著不平凡的“職教學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爭做“新時代大先生”。

在他的執教生涯中,一直秉持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理念,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斷鉆研教育教學方法,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以學院和師生的發展為中心,主動擔當作為,用精湛的醫學專業技術和“愛學生”的熱情,在教學上備好每一次課,上好每一節課;用“我將無我,不負師生”的情懷,在行政上做到“俯首甘為孺子?!?,真正做好“職教引路人”。

20240728132209854-2-500c6.jpg_scale.jpg

銘記初心,獻身職教

劉少華同志1994年原西安醫科大學畢業之后,在原漢中市衛生學校開啟了他的職業教育生涯。在執教之初,他一直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盡自己所能,給這些山區城市初中起點的孩子給予最溫暖的關懷、最專業的醫學教育?針對這個問題,他明知非一日之寒可破,卻毅然決然地帶著這個初心,身體力行,奉獻上自己的一生來尋找答案,無怨無悔。初中起點的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三觀”并沒有完全形成,甚至在職業教育的階段正是他們“三觀”形成的關鍵期。這一現狀對于劉少華同志來說是工作的起點和難點,這意味著他不僅要鉆研和教授專業醫學知識,還要像學生父母一樣承擔起教育和樹人的任務。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盀檎l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回答這一問題,就要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劉少華同志深知這一道理,躬身力行,朝夕不倦,把立德樹人從思想落實到實踐,三十載如一日地踐行著這一初心和使命,積極主動擔起“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職責。

漢中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之后,劉少華同志先后任職學校護理系副主任、主任,護理學院院長、臨床醫學院院長和人事處處長,從事醫學各個專業的基礎醫學教學,始終秉持自己當時從業時的初心,謹記立德樹人之根本任務,立足教學和行政崗位,積極并堅決服從組織的工作安排,主動承擔急難險重工作任務,有效解決問題,取得優異成績。在其任職期間,護理學院和臨床醫學院的學生人數都是歷史之高,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難度均是歷史之最,在此種環境和背景下,他主動擔當,勇于挑戰,勇往直前,帶領全體教師團結一致,凝聚力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發力,迎接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的成績。30年的默默辛勞換來了一批批畢業生走向社會,他們遍布全國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繼承著他的衣缽,傳承著救死扶傷的醫學精神,先后涌現出“保護患者、奪刀救人”的鄧瓊月(第九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劉秋蘭(陜西省三八紅旗手)、“街邊施救路人”的白金依蘭(央視報道)、“醫院食堂搶救病患”的李茂丹(浙江省建德市電視臺報道)、“背起父親上學”的趙瑞(陜西省我身邊的好典型年度人物)、奔赴在疫情一線的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岳蛟等一批道德高尚、技能優秀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高質量畢業生。

抗疫期間,他始終沖鋒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長期堅守在教學和學生管理第一線,餐廳、超市、學生宿舍布滿了他的足跡,關心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安排全體黨員干部、輔導員有序有組織參與到疫情防控之中,用專業的醫學知識教育學生做好自我防護,在臨床醫學院學生群體巨大的基礎上,切實維護了學校的安全穩定,維護了學生最直接最關心的利益。

在資助方面,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真實情況,真正做到教學上扶貧扶智,用專業醫學知識改變因病致貧之現狀;資助上扶貧扶需,依據國家政策解決因教育致貧之困難,助力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240728132114898-92-eed18.jpg_scale.jpg

愛的教育,溫暖職教

劉少華同志常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熱愛學生是教育的靈魂,更是劉少華同志的教育理念。

愛學生,是愛全體學生,不是部分,不是個別。他愛學生勝過愛自己,關心學生勝過關心自己。不管是做輔導員、黨政領導還是普通的教師,始終把關心和愛護學生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親自摸排和溝通,多次交流和深談,不管班上學生人數有多少,他都要認識每個學生,這個學生家是哪里的?家里有幾口人?家里貧困不貧困?身體怎么樣?等等信息都熟爛于心。對于學生自身身體不好的、家庭異常影響身心健康的、家庭貧困的學生更是多加關心和關懷。

職業院校里面的學生,大部分是因為高考失利才會選擇職業院校,自我評價相對較低,甚至從內心自暴自棄,認為自身這一輩子就這樣了,處于社會底層,這樣的心理就表現出逃課、不愛學生、抽煙、喝酒、打架等現象。當劉少華同志看到這樣的現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他與黨總支書記一道,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強班主任、輔導員、專業教師、心理輔導站、宿舍阿姨一體化管理模式,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各種活動方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愛上學校,愛上大學氛圍,再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質量,讓學生愛上課堂。

他每天早上很早來到學校,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披星戴月,甚至為了工作和解決問題,直接留宿學校和徹夜未眠。他每天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經常為了解決一個問題,連飯就來不及吃,餓了就啃點自己帶的干面包。就是他的這種敬業精神,解決問題的干勁,深深影響著全體師生,凝聚所有力量,干好每一件事情?!坝惺抡以洪L”“有問題找院長”成為護理學院、臨床醫學院學生群體中的一股潮流,因為他的心里裝著學生,維護學生的核心利益,經常去學生的宿舍看看,跟學生一起去餐廳吃飯,問問學生學習生活有何困難等等,所有工作都是以學生問題和利益為基礎,學生在校園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是他最關心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用袁枚的詩“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勉勵學生,給他們加油鼓勁,促其健康成長。

20240728132230521-53-9f221.jpg_scale.jpg

銳意進取,助力職教

他愛職業教育事業,因為喜歡,全身心投入,時時刻刻聚焦問題,精準發力,圍繞問題,切合實際,創新解決問題之思路,拓展尋找答案之途徑,立足本職,在各項工作中兢兢業業、勇于擔當、默默付出,得到師生、學校及上級部門的一致肯定,取得較好榮譽和影響力,助力醫學職業教育向更高更好更有質量發展。

他主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職業教育大會中的講話內容,領會其精神,正確把握職業教育的新形勢、新變化,明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要培養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促使國家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核心和關鍵。臨床醫學院和護理學院都是作為專門培養醫學人才的二級學院,為黨和國家培養優秀的醫療人才,建設健康中國,助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所以,他不斷學習,不斷創新,運用黨和國家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在本職崗位上謀劃醫學院的整體發展,推進醫學教育工作高質量向前邁進。特別是根據臨床醫學院具體實際,緊緊圍繞學校黨政中心工作,積極進行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兩大專業的教學改革、與袁林天口腔醫院校企合作、開發各類優秀的對口實習基地、訪企拓崗、創新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方式方法,實行1+1+1醫教融合發展模式,引進和培養優秀醫學畢業生加入高等職業教育之中、鼓勵新進教師參加各種教學和綜合類比賽,提升教學能力等方式方法,創新工作新思路,破解了專業發展、教學和學管、實習安排等難題,保證所有工作平穩推進,促使臨床醫學院高質量發展。尤其在“雙高”建設中,創新方法,與藥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一并,融合資源,整合優勢,以口腔醫學專業為龍頭,成功榮獲陜西省“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

為了讓師生有更好的發展空間,他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進行詳細安排,《會議記錄本》用完一個又一個,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與臨床醫學院全體教師在各項教育教學改革、各級各類競賽和學校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積極作為,取得了一個個驕人的成績。對臨床醫學專業和口腔醫學專業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行1+1+1教學模式以及高質量校企合作,對診改、“雙一流”建設、“雙高”建設、提質培優、省級教學資源庫建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方面高標準、嚴要求,口腔醫學專業榮獲陜西省“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省級教學資源庫、省級一流專業;臨床醫學專業榮獲陜西省重點專業,陜西省“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專業、陜西省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單位,參與全國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標準修訂等成績。不僅如此,還通過科技之春、雙百工程、志愿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會辦學等方式將師生的理論研究落到實踐,轉化推廣,充分發揮臨床醫學院醫學專業優勢,帶領師生用精湛的醫學技術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服務社會,獲得了漢中市優秀志愿服務基地,15名學生獲得全國十四運優秀志愿者稱號,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面,提升了社會影響力,為學校爭光添彩,贏得榮譽,受到領導和師生的一致好評。

20240728132141765-10-45e67.jpg_scale.jpg

做“大先生”,深耕職教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钡览黼m簡單,但真正落實并不是那么容易。這考驗的是一個教師的忍力和耐力,秉持教育工作是人的工作的理念,三十年如一日地貫徹這一理念。做好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才可成大先生也。

他在其30年的執教生涯中,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勇擔教書育人使命,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搞科研,鉆教學,發現教學領域專業問題,不斷探究,同行交流,參加各種專業培訓,使其在專業領域不斷成長。2023年擔任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臨床技能”賽項裁判,主編教材獲批教育部“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參編教材獲陜西省優秀教材,先后獲第十二屆陜西高職院校教學名師、陜西職業院校優秀教師、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陜西省高職院校實訓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陜西省職業教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團隊等榮譽。

他為人師表,心里裝著學生,事事為學生,管理崗位如此,教學崗位更是如此。牢固樹立為師生服務的理念,積極按時參加教研活動,主動探索管理工作規律,立足崗位,刻苦鉆研,通過集體學習、研討,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在執教生涯中,每年學校和學生的教學評價都是名列前茅,業務水平精湛,積極幫助師生解決困難和問題,模范履行崗位職責,為師生學習工作生活提供良好保障和優質服務,師生滿意度高。

在課堂中,他提前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在課堂中積極融合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自覺在課堂教學中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讓培養的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所需的醫療人才。

漫漫執教生涯,桃李滿天下。劉少華同志始終秉持愛學生,心里裝著學生;教學生,專攻醫學技能;強學生,學管教學齊上陣;為了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在漫長的實踐中,他銘記“教書育人”之初心,高質量完成“立德樹人”之任務,用愛的教育,銳意進取,當好“新時代大先生”,用青春踐行著使命,真正做到獻身職教、溫暖職教、助力職教、深耕職教,成為職教學生的人生引路人。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