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滿眼青綠的夏便如期而至,下基層調研學習計劃也被記者提上了日程。13日早晨,記者一行人坐上開往淳化縣方里鎮中心小學的車,一路前行,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淳化縣方里鎮,路兩邊一片嫩嫩的綠盡收眼底,層層疊疊,郁郁蔥蔥,生機無限。

到達學校,記者了解了學校的大概情況。“方里中心小學以校園內5棵已有50多年樹齡的高大挺拔的青松為文化根基,將“樹青松品格,養良好習慣”確定為校訓,教育引導學生做積極向上、品德高尚的人,培育不畏艱難、砥礪前行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聽完俱宏偉校長對校園文化的簡單介紹后,面對具有如此文化底蘊厚重的小學,更是激起了記者想要對這所學校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日記

圖為校門口的部分青松

進入校園第一站記者有幸參觀了學校的少年宮,一樓大廳展示臺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學校教學研修案例本、課題成果展示集、學生優秀書畫作品集、“爺臺山”校報、學校活動剪影集等……

“這是小記者社團的兩名成員,由他們給大家講解、帶領大家了解少年宮文化。”溫文爾雅的張老師說道。“爺臺山”的革命發展史、我國航天科技飛速發展、高鐵交通的快速運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種水稻的事跡、紅色革命文化的傳承、我國非遺文化剪紙、書法、學校榮譽展示室、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等。聽完小記者的講解,記者瞬間感覺少年宮就像一個聚寶盆,收藏著學校的榮譽、老師們的戰果,少年宮就是學生們的動力源泉呀!

日記2-1

圖為小記者講解現場

參觀完少年宮已到下午,記者在老師的陪同下對學校的社團活動展開了系列調研。“我們學校課后服務有兩個小時,分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一小時的社團活動,一部分是一小時的文化課學習。”老師細心地講道。一招一式,虎虎生風的武術社團;熱情有勁、鑼鼓喧天、震耳欲聾的大鼓社團;陽光普照的操場上,足球社團成員們的熱情猶如熾熱的火焰;一針一線,繡出一朵小紅花的刺繡社團;美術、舞蹈、跳繩、書法、心理咨詢室等23個不同文化特色的社團。學校社團活動的開展可謂是錦上添花,學生們樂此不疲,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廣泛的愛好,還使得學生們勞逸結合,體驗到了在動中學,學中悟的快樂感。

合成社團

圖為社團活動

元氣滿滿的一天從早晨開始,六點鐘的校園,一陣陣“刷刷刷”聲打破了校園的寧靜。那是值日的學生在打掃衛生呢!大家各執其職,忙忙碌碌地穿梭在院子、教室、宿舍等的各個角落。到了7點鐘,記者和同學們一起在食堂吃過早飯,一起走進教室,和同學們一起聆聽了語文老師教授的古詩詞《囊螢夜讀》;張老師教授的第六單元總結學習課——《識字加油站》;王老師的道法課——《讓我自己來整理》;張老師的勞動教育課——動手制作真快樂(折紙)等課。老師們多姿多彩、別開生面的一堂堂課,學生們個個精神抖擻,筆直地坐在座位上,像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樹,在知識的“澆灌”下茁壯成長。

合成聽課圖

圖為教師正在授課

在教室聆聽老師精彩的授課,在課外和老師面對面的心靈碰撞。在采訪的四位老師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路老師!體育專業畢業的她在學校身兼多職,她可以堅定而有力的和學生們一起奔跑在操場上;她可以像一位富有激情的指揮家,站在講臺上用知識的指揮棒鏗鏘有力地給學生們講知識;她也可以像一位老師媽媽,把學生們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和愛護……當記者問到,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她是如何平衡學校和家庭兩者之間的關系的。她哽咽道:“我的孩子也算是留守兒童,但是這里這么多的孩子需要我,我只有一個選擇——舍小家為大家!”路老師用顫抖的聲音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在交談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路老師家里有一個年幼的孩子,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在照顧,她為沒有盡到一個做母親該盡的責任而自責、難過。交談到這里,讓記者想到最多的就是留守兒童的現狀,農村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當前教育中比較嚴峻的社會問題。為此,我們要做一個愛的傳遞者、接力者,一起關愛和守護這些留守兒童。

微信圖片_20240612112603

圖為留守兒童手鼓社團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記者受到王園長的邀請,轉移陣地,來到方里鎮中心幼兒園實地調研學習。在與王園長的交談過程中記者得知,幼兒園以“松苗文化”為主題展開教學工作,為方里鎮中心小學培養優秀學生。

兩點鐘的太陽驕陽似火,把大地考得熱氣騰騰,一群群活潑可愛的小豆丁們卻顯得格外耀眼,他們就像校園里栽培著的一行行小松樹,堅強而挺拔——踢毽子、運球、跳皮筋、武術、刺繡、皮影戲、手鼓、足球、舞蹈等都是他們日常活動的主題。調研過程中讓記者感受深刻的是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們很好地發揮自身的特長,還能使他們在活動中尋找到知識的種子。

微信圖片_20240613165234

社團活動剪影一

微信圖片_20240613165248

社團活動剪影二

微信圖片_20240613165301

社團活動剪影三

潛心鉆研、探索總結、收獲滿滿。這次調研學習對記者而言又是一次成長的歷練。不僅提高了專業技能水平,還體會到了溝通和人際關系的重要性。記者相信,通過不斷地努力和經驗積累,記者會在編采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并成為一名合格和出色的編采人員。同時,希望綠意盎然,充滿著青春與活力,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的方里中心小學明天更美好!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