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8年,陜西師范大學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
發布時間:2024-07-15 15:11:06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7月15日上午,陜西師范大學2024年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暨“悅臨書法經典”臨摹打卡活動開筆儀式在該校長安校區新勇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校長游旭群、黨委副書記盧勝利、副校長陳新兵、黨委常委馬曉云、校長助理袁一芳、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參加活動,陳新兵主持儀式。
甘暉、呂九如、黨懷興等離任領導,文占紳、屈培恒、郭祖儀等退休老教師,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蔡鑫、西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石瑞芳、西安書學院院長王江等近20位書法家,學校7位校友、7位在職教師等共同為5200余名2024級新生書寫錄取通知書。
游旭群在致辭中表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陜西師范大學堅持了18年。18年的堅守,是文化的傳承,是精神的傳遞,更是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與奉獻。每一封錄取通知書,都蘊含著對即將踏入陜師大校門的學子們的深情祝福與殷切期盼。筆墨揮灑間,飽蘸樹人之志,一撇一捺中,蘊含師者仁心。今年是陜西師范大學建校80周年,站在新的起點,學校將奮力扛起師范大學“國家隊”的責任擔當,始終堅守教師教育主責主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傳承弘揚學校“西部紅燭兩代師表”精神,矢志培養更多卓越教師和未來教育家,助力西部和邊疆地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陜西師大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蔡鑫在致辭中談到,堅持18年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已然成為陜師大的優良傳統和文化名片,彰顯著學校深厚的人文底蘊,承載著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印記。近來年,西安市文聯也深入開展“六藝六進”志愿服務活動,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服務廣大群眾。她希望能持續深化與陜師大的交流合作,讓校地合作在深度融合中實現共贏。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本研銜接師范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的通知,優化師范生公費教育制度,加強研究生層次中小學教師培養,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今年陜師大計劃招收本研銜接公費師范生2100名,來自山東的李穎同學就是其中之一,她以637分的好成績被陜師大化學專業錄取。“選擇國家公費師范生,源自熱愛與夢想;選擇陜師大,源自信任與向往。今天切身感受這堂關于認真、堅持、傳承、創新的‘新生第一課’,確認這是自己的最佳選擇。這份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上,是喜歡的專業、心儀的學校、向往的職業。未來6年在陜師大,我將努力向上生長,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四有’好老師。”活動現場,李穎激動地說。
郭祖儀教授為李穎書寫錄取通知書。游旭群為李穎發放錄取通知書并宣布2024年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暨“悅臨書法經典”臨摹打卡活動開筆。
今年參與錄取通知書書寫的10余位老先生平均年齡75歲,其中年齡最大的已是91歲高齡。
18年來,陜西師范大學持續對手寫錄取通知書進行改良創新。今年的通知書在設計和工藝方面都進行了升級,更加古樸雅致。珍藏版通知書白底灑金的封面簡約美觀、主題突出,“錄取通知書”五個字集字于顏真卿的千古名碑《多寶塔》,紅金燙就,雄渾磅礴;印有學校建校80周年校慶標識的通知書成為“限定紀念版”;封底上書學校學風“抱道不曲 擁書自雄”,倡導廣大師生追求真理、探求真知,修身立學,學以致用,為學校已故著名書法家衛俊秀先生的書法作品。右翻打開,內頁宣紙復制中國傳統古書名畫所用特制宣紙,溫潤典雅、質地綿韌、墨韻萬變、手感似錦,紋飾取自學校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秦鳳紋磚的鳳凰紋。通知書采用傳統書畫裝裱技藝,封面與內頁二者合一,既解決了宣紙不易保存的問題,又使得錄取通知書渾然一體,更具韻味,是一幅獨立、完整、古樸、自然的書法作品。報到版通知書則以長安校區宏偉的俯瞰圖為背景,該作品由學校美術學院江錦世教授傾心創作,運用中國傳統繪畫筆法,濃墨暈染,淡彩勾勒,恰當展現了師大校園的風貌。
守正創新,賡續文脈。18年手寫錄取通知書,是學校文化育人的一個生動側面。學校以語言文字為主要載體,創新中華經典“誦寫講”教育實踐形式,廣泛開展誦讀、書寫、演講、寫作、詩詞歌賦創作等實踐活動,探索構建了以中華經典研習與漢字書寫教育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模式。開筆儀式現場展出的近70幅書畫作品,由陜師大師生以“八秩榮光,強師報國”為主題創作,回顧感念建校八十載輝煌歷程,展示了學校傳承弘揚“西部紅燭兩代師表”精神,筑牢師范教育之本的美育實踐成果。
參與學校“悅臨書法經典”臨摹打卡活動的學生代表現場臨帖,書寫紀念書簽。字帖以“楷書四大家”之一的元代趙孟頫小楷字體集字而成,包含學校校風、校訓、學風和各學院院訓等內容。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讓大學生學在其中也樂在其中。這項由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陜西師范大學)、教務處(校語委辦)、教師教育處、校團委、教師書法教學與研究中心、文學院硯友書畫社聯合組織的活動已開展至第八屆,累計已有超過10000人次參與此項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