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在2024年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中,西安美術學院長安校區“心相印·語相通”推廣普通話專項服務團隊到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通過開展“調研學習·篤行以致遠、特色教學·推普進課堂、助農興農·藝術融鄉村、民族團結·攜手一家親”等活動,將實踐活動和美育浸潤相結合,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調研學習,篤行以致遠

7月5日,西安美術學院2024年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正式啟動,“心相印·語相通”推廣普通話專項服務團隊當天參加啟程儀式,并于第二日前往西安安仁坊遺址博物館參觀學習,了解漢唐文化,儲備知識,為推普工作奠定文化基礎。

7月7日中午抵達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后,團隊成員前往民族團結廣場、“石榴籽”文化廣場進行推普宣傳以及調研工作。通過參觀當地民族團結地標,深刻體會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以及普通話作為溝通橋梁的重要性。

隨后兩天,團隊成員分別到天祝縣博物館和天祝縣大紅溝鎮參觀學習,切身感受藏族文化的神秘和大紅溝鄉村振興取得的階段性成就。 

實踐活動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歡迎和支持,鎮黨委和鎮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別到團隊住地看望慰問,不僅提供豐富的生活用品及工作物資,還鼓勵大家發揮專業優勢,為普及普通話、提升民眾文化素養、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色教學,推普進課堂

7月9日上午,團隊成員以色彩感知為內容,為當地孩子講授了第一節推普課。團隊成員采用一對一教學方式,通過用普通話交流,鼓勵孩子們多動手、多嘗試,通過線稿上色、臨摹、自由創作等多種形式,提升孩子們的色彩感知與運用能力,確保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藝術的魅力,也能以適合自己的繪畫方式和標準的普通話來表達自我。

在第二節推普課的講授中,團隊成員圍繞古詩詞賞析,帶領孩子們用普通話完成對李煜《虞美人》這首詞的誦讀,通過互動教學、糾正發音,引導孩子們說好普通話;通過對詩詞內容的解讀,引導孩子們感受古詩詞的無窮魅力和深遠影響,加深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助農興農,藝術融鄉村

調研期間,團隊跟隨鎮黨委有關負責人到大紅溝鎮觀景平臺——排路臺,實地了解祁連山生態環境科學修復治理情況。

到達大紅溝鎮后,經過實地調研、規劃、協商,團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計劃開展“助農興農·藝術融鄉村”主題墻繪三項,分別為:關愛老人·弘揚美德主題墻繪、傳統農耕文化墻繪、大紅溝旅游專業村墻繪。團隊成員各司其職,設計定稿,分工協作,有序推進,將自然美、生態美、人文美通過藝術的形式融入鄉村。

團隊成員還到大紅溝旅游專業村進行實地考察,開展“助農興農·藝術融鄉村”旅游村景觀設計活動,結合各自的專業為大紅溝旅游專業村的園林規劃、河道規劃、景觀裝置設計等提供創意思路,為旅游專業村的未來規劃和發展增加新鮮感和設計感,促進文旅融合,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民族團結,攜手一家親

活動中,在天祝縣大紅溝鎮紅溝寺村黨群服務中心廣場,團隊成員和當地群眾以“民族團結·攜手一家親”為主題,開展了共跳鍋莊舞活動,點燃了美院大學生與當地群眾之間的深厚情誼,架起了民族團結的橋梁,將本次實踐活動推向了高潮。

據“心相印·語相通”推廣普通話專項服務團隊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幾天,團隊還將開展“同語共繪民族團結”繪畫展、“語言橋梁文化共融”游園會、“天祝你我快樂同行”篝火晚會等活動,共同繪制民族團結、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