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康老師上歷史課

“以詩歌、故事、歌曲等手法導入新課,開啟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從現實入手追溯歷史,創設歷史情境;課堂上富有激情,善于激趣,感染每位學生愛上歷史……”談起自己在歷史教學中的心得、方法,特級教師陳立康娓娓道來。

近日,記者走進陜西省城固第一中學,該校陳立康老師對歷史課的執著熱情,瞬間讓人對歷史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抗戰時期國立西北聯大法商學院的舊址。這里名師薈萃,也是眾多年輕教師成長成才的樂土,而陳立康便是在這里迅速成長起來的優秀年輕教師之一。課堂上,他眼里有光,心中有愛,激情飛揚,深得學生、同事的喜愛。

“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愛上歷史”

2004年,陳立康大學畢業來到陜西省城固第一中學,擔任高中歷史教師。他深知自身執教經驗有限,便積極向本組老師學習,提升自己教學水平。他虛心向趙志明、胡衛勞等老師學習,請教問題。趙志明老師不僅給予他耐心的指導和莫大的精神鼓勵,還幫其預設努力方向。

陳立康喜歡閱讀專業書籍提升專業技能,對他啟發最深的一本書是《教師的18項修煉》。他領悟到要上好課,須先從備課、上課的基本功練起。為此,他不斷鉆研教材,思索如何設計教學,怎樣激發學習興趣。模擬上課,一遍不行,兩遍、三遍……

他曾做過一個有關學習興趣的課題調查,一個班56人,僅有18個孩子發自內心喜歡歷史。這引起了他的注意,面對大多數孩子學習歷史的興趣較為淡薄的現狀,他想辦法激發學生興趣,在課堂上將人物、事件串聯起來,形成知識的線條感,創設歷史教學情境,引領孩子主動探索歷史奧秘,愛上歷史課。陳立康說:“課堂上進行歷史復原,透過歷史現象探索歷史本質,能很好地實現學科素養落地,把素養滲透到平時教學、高考備考中。教授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第一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點》,梳理中華文化發展歷程,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在歷史探究中感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增強孩子們文化自信。”

在不斷的摸索思考中,他逐漸凝煉總結出“面向全體,以生為本,養德修身,啟智潤心;聚焦素養,以史樹人,因材施教,培根鑄魂”的“人文歷史”教育理念,以期通過德育滲透和歷史課程育人來實現學生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現學生品德、品格、品質的培塑和提升。

學校校長景長貴介紹道,“在教育教學中,陳立康緊緊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堅定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政治信仰,培養學生建設家鄉、振興民族、報效祖國的使命擔當。”“教學中他善于激趣,培養學生學史興趣;注重在特定時空下,運用唯物史觀、依托史料實證、進行歷史解釋等,教會學生‘以人帶事、以事悟理、以史啟智、以史增信’;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西北聯大法商學院舊址、張騫廣場等對學生開展紅色基因傳承和勵志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學校黨委辦公室主任楊啟明說道。

這樣的教學風格,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我特別愛聽陳老師講課,他和藹可親,講課生動有趣,容易理解,他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學生小何說。

陳立康老師上歷史課

“不逼自己,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2007年暑假的一天,學校黨總支書記、年級主管領導孫建波找到陳立康說:“下學期,你跟我搭班,帶文科類一號班歷史課。”陳立康當時很驚訝,下意識地說:“不行、不敢,我經驗太少……”可孫書記一直堅持并鼓勵他。就這樣,他擔任起文科類一號班歷史教學工作。為了不辜負領導的信任,他拿出一股拼勁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豐富知識儲備,學習培優教學策略。至今,他一直承擔著文科類一號班的歷史教學工作。他逐漸覺得,不逼自己,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課堂是成長路上的試驗田,壓力是成長路上的加油站。他經常跨年級承擔歷史教學任務,匯報課、研討課、觀摩課等每一種課型他都承擔過,并在學科育人中注重將愛國情懷融入歷史教學。有一次,學校舉行全校公開課,他雖心驚膽戰,但還是拿出了上課的勇氣。在執教《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這一課時,他的深情詩歌導入和探究活動令在場老師由衷贊嘆。

陳立康老師和學生探究問題

2011年,陳立康帶著對賽教的憧憬,報名挑戰。評委稱贊他最大的亮點是說課精彩、上課脫稿,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他被推薦參加市級賽教,賽前他認真打磨每一節課。市級賽教中一位評委忍不住對他說:“你的課堂構思精妙,情境創設到位,講課富有激情,知識點處理巧妙。”

后來,他被市上推薦參加省級賽教。當時他帶3個班的歷史課還擔任班主任,僅有半個月準備時間,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他不斷調整心態,最終勇敢參加省賽教。

2011年7月29日,對陳立康來說是一個永遠難忘的日子,在省級教學能手名單中看到自己的名字,那一刻才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教學中,陳立康重視探索教學實際遇到的問題,他意識到必須跟上當前教師教科研形勢,先后申請并主持了市級與國家級課題研究,大大推動了他的專業發展。”楊啟明說,“他先后撰寫多篇論文與教學設計,發表并獲獎。”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陳立康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他用愛感化學生,用心鉆研教學,先后成長為漢中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漢中市2019年度教育質量優秀學科教師,漢中市“三一一”人才,漢中名師,陜西省教學能手,陜西省學科帶頭人,陜西省第十二批特教師,陜西省第五批教學名師培養對象。他先后指導培養多名省市級教學能手。

“他們就像我的孩子,我永遠不會放棄”

“陳老師幾乎每天都要到宿舍查看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有什么情緒波動和具體需要,他責任感很強,很有愛心。”學校生活老師丁海霞說,“陳老師的孩子今年在城關中學上初三,正處于關鍵時刻,即便這樣,他絲毫沒減少對學生的關愛。”

說起自己的學生,陳立康說:“他們就像我的孩子,我永遠不會放棄!我會盡己所能愛護每位學生。”愛是相互的,老師愛學生,學生就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

課間陳立康老師和學生談心

2024年正月初八,學生小王玩手機同媽媽發生沖突,家里氣氛劍拔弩張。萬般無奈下,家長尋求陳立康的幫助。了解到小王家是個組合家庭,媽媽身有殘障,家里時常出現家長與孩子對立的狀況。陳立康立即放下手邊的事,和小王好好談了次心,之后有意無意關注她,經常給予她學習上的幫助,小王慢慢堅定了學習的信念,情緒有了好轉,逐漸理解家長。“孩子們學習壓力大,家長和老師要換位思考,體會他們的所思所想,讓其樹立自信、端正觀念,家長要關注孩子內心的變化,用真情呵護他們。”陳立康說。

擔任班主任20年來,陳立康被評為“城固縣優秀班主任”。“陳老師家訪工作做得扎實有效,對學生的家庭學習等情況都了熟于心,了解學生細微思想動態,以自我成長經歷和歷史名人勵志故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副校長張強說。“他一貫注重對學生理想信念、行為習慣、思想境界、責任擔當的培塑,竭力培養人格健全、精神獨立、品行端正的人,也培育了一大批優秀學子,先后有40余人考入知名高校,10余人考入師范類高校。”

“陳老師勤勉務實,致力專業能力的提升,是我校中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也希望他再接再厲,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校長景長貴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校園里總能見到陳老師忙碌的身影,他正在籌備組建一個工作室團隊,幫扶一所農村學校,培育一批省市骨干教師,圍繞專業發展、教學研究,通過示范課、課題研究等引領區域內中青年教師追光成長,勇攀高峰!“我立志要成長為一名扎根一線的學者型教師,深知唯有立足課堂,求真務實,堅持不懈,才可實現夢想!”陳立康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