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技藝 弘揚中華文化——藤編技藝在漢中市第九中學“活”起來
作者:解亞超
發布時間:2024-07-11 16:10:4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讓非遺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引導廣大學生主動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中市第九中學結合勞動教育,創新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漢中藤編技藝”進校園活動,成立藤編社團,致力于傳統手工藝品的傳承,在實踐中感受中國傳統技藝的魅力。
“我自己平時也愛好做手工,在編織的過程中能體會快樂和成就感,感謝學校給我們學習的機會。”學生謝清豪說。社團學生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一條條包裝袋、環保紙藤、仿藤條在學生的手中來回穿梭,折、壓、挑、穿一系列動作過后,一個個精致的包裝袋收納框、紙藤儲物罐、紙藤扇子、仿藤條籃子初具雛形。學生經過三四次完整的課堂學習消化,就能編織出一個個漂亮又實用的藤編作品。本學期,社團累計編制各類手工制品30多個,看著琳瑯滿目的作品,同學們紛紛感慨漢中藤編技藝的魅力,大家表示愿意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爭做“守藝人”。
社團指導教師解亞超表示,通過“漢中藤編技藝”進校園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是開始。下一步,我們將選擇更多學生樂于參與的“非遺傳承”進校園,實現非遺保護與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機銜接,從注重傳播、鑒賞層面向技藝傳承、技能傳承轉變,讓更多的青少年近距離接觸非遺、熟悉非遺、喜歡非遺,更加精準、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普及。
延伸資料:漢中藤編是以青藤為基本編織材料,運用多種編織技法完成的藤竹結構或純藤結構的器物編織,傳遞“千年傳承、綠色生態、指尖美學、匠守非遺、聯農增收”的文化內涵,展示勞動人民用勤勞雙手編織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2021年,漢中藤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