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的樹木,湛藍的天空,起伏的山巒……車窗外的風景如同一幅幅流動的畫卷飛馳而過。“列車前方到站,榆林”——隨著廣播報站聲的響起,我與同事劉昕也將開啟為期一周的基層調研采訪工作。

5月27日,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榆林市橫山區實驗小學。

20240708110949396-59-7ff03.JPG_scale.jpg

進入校園,操場上學生們正在為六一兒童節表演進行彩排……小紅軍、腰鼓隊,精彩的表演把節日氛圍直接拉滿。

實驗小學位于城鄉接合部,學校堅持“文化立校、質量興校、特色強校”辦學思路,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力爭教育教學質量上有“心”突破。學校現有學生1040人,家長大多都在外務工,缺乏對孩子的關注和照顧,因此學校特設心理健康課程,并配有專職心理健康老師,定期對學生開展整體心理教育、群體心理疏導和個體心理干預。學校針對4至6年級學生,每周進行一次的心理輔導團體課,給孩子減壓,激發他們探尋自己潛意識中的風景。

走進學校的心理服務中心,一首《花兒朵朵開》開啟了李艷紅老師心理輔導團體課,學生們在心理游戲中開懷大笑,我站在一旁忍不住想參與其中。

20240708111012163-64-336ae.jpg_scale.jpg

課堂上,李老師與學生席地而坐,通過游戲和對話使學生們放松下來,并通過游戲的輸贏決定讓同學回答提問——你睡覺前最想的人是誰?教室里所有人一起看向回答的學生,他低下頭很小聲地說:媽媽。此時,我深刻體會到李老師設計這節課的細節與用心,通過各種游戲讓學生卸下防備,找到本該有的快樂。課程最后,李老師引導學生們閉上眼去思考這堂課的啟發,同學們有的害羞,有的積極回答,但每張笑臉已經說明了這堂課的意義。

20240708111038918-30-84e55.JPG_scale.jpg

20240708111038865-53-c0839.jpg

“這就是我們學校的茶藝室,我們將茶的發展史及文明禮儀內容掛上墻,讓學生通過學習茶文化了解文明禮儀并且學會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副校長鄭振霞介紹道,“學生們大多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年級大一點的學生還有弟弟妹妹要照顧,在廚藝室,老師會教學生一些簡單飯菜的制作方法,像蒸饃饃、包餃子、發豆芽、切果盤等。作為實驗小學的學生來說,比成績更重要的良好習慣,比習慣更重要的是做更好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熱愛生命,讓生命綻放光彩。”

20240708111055760-15-6aad2.jpg

“胡校長經常囑咐教師說要以學生快樂為主,每天進步一點點,給學生一個快樂的童年成績自然不會差的。”鄭振霞說。

不知不覺一天的工作已經結束,夕陽灑在操場上,昏暗的盡頭充滿了光,似乎在說往前走,一切美好都會不期而遇。看著校園里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笑臉,我想這就是童年最寶貴的回憶吧。

20240708111136640-48-8ef94.jpg

5月28日清晨,我們坐上車穿梭在鄉間小路,看著窗外的風景,想起小時候那首“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這里不該是黃土高坡嗎?怎么會隨處可見都是稻田?帶著疑問我們到達了下一站——黨岔中學。

20240708111155429-73-7522f.JPG_scale.jpg

進入學校,寬闊干凈的校園道路,兩邊栽種著寓意平安的蘋果樹,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我們到的時候正值午飯時間,高懷貴校長帶著我們參觀了學校食堂。“多年來學校食堂都是簡易搭建的棚子,冬天冷夏天熱,學生們吃飯一直是個問題。”高校長說,“經過多次爭取,在上級領導和市教體局的幫助下,新食堂兩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就餐環境大大提升,還有專人負責學生們的飲食。孩子們能吃好飯,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20240708111136637-10-b96f6.jpg

黨岔中學是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師流動快,老教師走后的空缺大部分是靠剛畢業的特崗生填補,由于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因此學校非常重視教職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在每次的公開示范課上,高校長都會傳授最為直接有效的地教學經驗,希望能夠盡快提升年輕教師的教學能力。“從前的20多年我只對自己負過責任,從沒有體會過還要把其他人的責任扛在自己肩上,在我來到黨岔中學當上班主任后,是高校長手把手教我如何成為一名合格教師,高校長費心帶我,我盡心帶學生,我與學生共同成長。”七年級4班班主任鄭淑怡說。

20240708111211972-54-bc97c.JPG_scale.jpg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家長和社會衡量學校辦學的水平標桿。而好的教學質量靠的是教師有良好的專業成長。學校多方創設條件,提供經費支持,積極選派中青年教師、優秀班主任外出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公開課教學與基本功大賽活動,堅持一周一次教研活動,加強教師備課、教學、輔導學困生等環節的過程性管理,全面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與執教水平。

20240708111136558-3-62861.jpg

正當我感嘆學校各項工作做得全面扎實時,高校長說:“我帶你看看學校的博物館。”來到學校博物館,琳瑯滿目的“文物”擺滿了整件教室,博古架上有一個特別的陶罐,高校長說這是他奶奶傳給他的存糧罐,陶罐上的貼紙都是早年間的煙盒紙,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學生和老師都會從家中拿一個不同時期的‘文物’放在這里,標上序號,寫上名字,雖然考古價值并不大,但對于師生,這是與學校的紐帶,是回憶、是傳承。”高校長非常自豪地講解著。我感受到一位鄉村校長對文化傳承的責任與堅定,學校的文化傳承離不開校長的引領,其中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執行力,未來一定會幫助學校文化更好地發展、傳承。

20240708111232433-83-00787.JPG_scale.jpg

隨后,高校長帶我爬上校園后的山坡,看著山下學校全景和遠處稻田旁的無定河,越發讓我好奇這塞上小江南的由來,當即向高校長詢問了解。“無定河流域是橫山農業的一個‘特例’,往北是毛烏素沙漠的風沙草灘,往南是黃土高原的溝溝壑壑,夾在其中的黃河一級支流無定河,為橫山滋養出了這片萬畝濕地。”高校長包含深情地介紹著。我一邊感慨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邊舉起的相機拍下對這片厚土新的認識。

20240708111257394-97-bed39.jpg_scale.jpg

5月29日,雨中的橫山中學,如同一幅水墨畫,展現出一種淡雅而又清新的美感,滴在地面濺起的水花,似乎是用它獨特的語言,向我們訴說著這里。橫山中學創辦于1955年,是一所省級標準化高中,占地71畝,學校大門左手邊的窯洞見證著69年間校園環境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更新。

20240708111136525-24-43437.jpg

學校目前學校共有近4000名學生,74個班級,教職工313名。王榮、姚廣龍、胡萬彪等橫山籍知名企業家在橫山中學設立教育基金,每年400多萬元,用于對優秀學子及教師的獎勵,同時扶持學困家庭學生。不僅如此,橫山區教體局對學校進行不同程度的幫助,在學校的發展上很大程度地起到了推動作用,馬小平校長介紹道。

“在‘雙減’政策的指引下,橫山中學堅持把“三個課堂”作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筑牢教學質量底線,提升課堂效益,全力構建“活力課堂”;貫徹“雙減”政策,圍繞學生全面發展,打造精彩紛呈的社團;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綜合實踐。

20240708111313155-98-eb771.jpg

學校抓住課堂主陣地,教師主動改變上課方式激發學生興趣,積極參到課堂學習中去。同時,從義務段到高中教育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穿插進行培養,學校設立近39個社團,涵蓋藝術、體育、文化、科技類型。“學校結合本土特色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設立有橫山腰鼓、陜北說書、民歌曲藝、剪紙、戲曲等地方文化特色社團擴展了學生興趣愛好的選擇范圍。部分社團積極參加市區比賽多次獲獎”,橫山中學藝體中心主任高巖介紹。

走進社團課,一位老師一把三弦學生圍坐,正咿咿呀呀地唱著……“有一次在奶奶家電視上看到了說書,從此深深吸引住了,回到學校后我就積極參加到這個社團中來,兩年的學習使我對非遺的內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喜愛這門藝術。”八年級八班喬梓良同學說。

學校定期邀請當地文工團專業老師來為特色社團授課,橫山區說書省級非遺傳承人熊竹英說:“有這樣的機會來到校園中帶領孩子們了解我們當地的曲藝文化使我非常高興,作為非遺傳承人當然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這門藝術并將它傳承下去。”

20240708111345013-63-eb7f5.JPG_scale.jpg

20240708111345208-51-adc1c.JPG_scale.jpg

學校同時非常重視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教學的開展,特別是緊密結合新時代體育課程要求,開展“體育模塊選項教學”,不僅如此,針對高三學子,學校還設立隨處可見的運動器材設施,讓學生隨時運動解壓釋放。“橫中學子在校三年完全可以培養一個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同時釋放心理壓力,促進身心健康,橫中致力于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長遠發展。”校長馬小平說。

20240708111404014-29-9eb72.jpg_scale.jpg

夜幕降臨,我們即將踏上返程的列車,此刻站臺的風溫和又堅毅,一如這片高天厚土上教育人的辛勤和熱愛,這里不僅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更有濃濃的人情味兒,是窯洞、是河床、是曬黑的面龐……帶著此次陜北之行每一個讓我感動的瞬間,與塞上明珠道一聲——再見!

責任編輯:苡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