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大重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有著重要影響。幼兒園教育是當下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提高幼兒園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對學前教育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要打破傳統數學教學觀念,不斷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及提升幼兒的感知與體驗,促使幼兒主動學習。

一、基于兒童視角,充分發揮支持作用

樹立科學教學理念。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才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讓教學變得更加有效率。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單純教授知識的觀念。其次,教師要主動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運用適宜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和自覺性,培養幼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符合幼兒發展水平的教學目標。

更新教學方法。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也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一方面要善于總結教學經驗,多參加教學培訓,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并加以實踐。用心思索,分析素材,了解幼兒原有經驗,在此基礎上選擇多樣化的組織形式,集獨立操作、小組合作、集體分享交流為一體,滿足幼兒不同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是環境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創設適宜環境,設置一些互動性強、能讓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的環境。教師也可以利用交互白板、多媒體資源等,通過動手操作、聽兒歌、觀小視頻、看卡通等,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二、豐富游戲內容,符合幼兒年齡特點

幼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因此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將數學教學與游戲結合起來,在數學活動中融入游戲元素,結合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引導幼兒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本身是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設置或者投放游戲材料時,需要保證游戲的創新性,而且需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不同難度的數學游戲活動,以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遵從從簡單到復雜的設計原則。

針對小班幼兒,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數字1和2的卡片,讓幼兒抽卡片認數字,并及時獎勵答對的幼兒,讓幼兒開始對數字產生興趣;針對中班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配合練習,輪流抽卡片,然后由一幼兒說出卡片上數字的大小,說對的就可以把兩張卡片一起收回,最后比較誰收獲的卡片多。針對大班幼兒,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開展操作活動,兩個或者多個幼兒一組,教師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幾何圖形“二等分”。然后對比看誰的“二等分”分得最好,并在活動中多提出一些問題,以引起幼兒思考,讓幼兒在獨立思考中認識和運用數字。

三、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對幼兒來說,一般需要先對數字感興趣,然后才會有學習數字的欲望。數學知識也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教師無論在投放材料還是集體教學活動中都要積極地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在生活中尋找游戲元素,支持幼兒在生活中習得數學知識。現實生活中幼兒會接觸到很多數學元素,教師要引導幼兒從生活角度去認識數字,學習數學知識,這樣的數學教學要求不僅降低了幼兒學習數學的難度,還培養了幼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可以從日常的生活出發詢問幼兒一些問題:你們周末都去哪里玩呢?有些幼兒說去動物園、公園等。這時教師可以拿出一張動物園的地圖問幼兒動物園里都有哪些動物,并拿出1、2、3、4、5幾張數字卡片,詢問幼兒每個數字長得像什么動物,幼兒思考后踴躍回答:2像小鴨子在游泳,3像大象的耳朵,等等,讓幼兒在與自己相關的活動中進行數字學習,不斷加深他們對數字的敏感度和興趣。

四、巧妙利用材料,增加動手操作機會

幼兒是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幼兒的數學能力更是在操作、感知、反思和比較中習得的。因此,適宜的操作材料是一次有效數學活動的基礎保障,教師在投放操作材料方面,要注重多元化、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讓幼兒的操作活動充滿多種可能,給予幼兒足夠的發散空間,支持幼兒的多樣化思維。

教師在活動材料上可以選擇一些幼兒感覺好玩的、操作性強的材料,也可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支持幼兒自主取材,在保證安全衛生的基礎上,讓幼兒有更多的主動性。

幼兒思想正處于萌芽階段,教師的教導對幼兒的發展有著關鍵作用。教師最主要的任務是讓幼兒對學習有興趣,有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以后接觸數學的時候更多的是想學而不是抵觸。為此,教師可以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學思路調整,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學習護航。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第八保育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