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三秦教師閱讀論壇開展以來,教師閱讀活動已蔚然成風,陜西省教育廳在教師成長過程中更加關注閱讀對教師的滋養,在骨干教師的培養中,都會把閱讀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讀書來提升廣大教師,特別是骨干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對教育家精神的追求。每個人對教育家精神認識不同,其背后的深刻含義也需要我們通過讀書去理解。”陜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王彬武在第二屆三秦教師閱讀論壇開幕式上說道。

4月14日,在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長安校區圖書館,陜西省教育系統代表300余人會聚一堂,共同拉開第二屆三秦教師閱讀論壇系列活動帷幕。4月21日、27日分別在神木、安康舉行第二屆三秦教師閱讀論壇陜北專場和陜南專場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行。截至4月27日活動結束,陜西教育直播平臺、視頻號、抖音號線上觀看參與總數為220.6萬人次。

閱讀是教師的專業課程

“論壇聚焦教師閱讀涵養教育家精神主題,通過閱讀豐富教師精神世界,帶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推動全民閱讀,很有意義……”著名作家梁曉聲在第二屆三秦教師閱讀論壇視頻講話中,對教師閱讀的價值和意義充滿期待。

著名作家梁曉聲在第二屆三秦教師閱讀論壇視頻講話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靈魂的工程師。閱讀,則是教師涵養教育家精神、提升教育品質的重要途徑。一個教師想要發展,必須得有專業閱讀。

“今天,和人文素養同樣重要的是科學素養。我們這一代語文老師,最欠缺的是科學素養。我在學校開設科學閱讀課程不光是在培養未來的孩子,其實老師自己也在補課。”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正高級教師曹勇軍以《讓夜讀的燈光照亮更多的學生》為題,介紹了從建設夜讀小組發展到學校“大樹下”的特色讀書課程,讓閱讀回歸讀書立人本源的過程,并在最后分享了自己讀書的8條經驗:多讀才會讀、讀幾本大書、要以笨自居、要以筆讀書、道重于術、中西兼顧、真善并重、大小搭配。

“對我成長影響最大的是專業閱讀,我帶著問題閱讀教育專著,獲取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增長自己的職業智慧,在探索和反思新課改過程中發現新問題、新現象,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法。”“主動學習、思考理解、靜心閱讀,是我多年來總結出來的閱讀方法。在研讀中,我找到了自己要追求的教學風格。”“一個愛讀書的校長一定會在師生心中種下讀書的種子。作為校長,我始終將給教師送書作為最好的福利。我認為要想轉變教師的理念,提升教師的素養,最好的方法是引領教師閱讀。”“對于教師而言要專業閱讀,對于學生來說要序列閱讀。閱讀的推動要靠引領,靠氛圍,靠交流,要靠愛的吸引。”教師和“書”有著天然的聯系,在“教師閱讀涵養教育家精神”主題下的“教師閱讀與成長”環節的分享中,《教師報》第二屆推動陜西閱讀十大教育人物和關注人物代表閆妍、曹有凡、孫斌斌、高阿超等四位教師分別結合自身專業成長和閱讀推廣實踐在主會場作交流分享。

4月14日,第二屆三秦教師閱讀論壇系列活動開幕

“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專業閱讀和專業寫作。教學生閱讀的教師,首先自己要愛閱讀。”正高級、特級教師曹公奇在陜北專場論壇上分享道,并推薦廣大青年教師從教育理論著作、學科專業著作、社會人文與自然科學著作、教育專業報刊四個方面進行專業閱讀。

“本次論壇把‘教師閱讀涵養教育家精神’作為主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陜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三級調研員王小峰充分肯定三秦教師閱讀論壇的廣泛影響,“期待各位教師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和起點,以書為伴,行以致遠,通過專業閱讀促進自身成長,努力成為新時代教育家型好教師。”

教師是推進閱讀的有生力量

“在外出學習時,我團隊的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當人機對話大于人人對話的時候,教育應該怎么辦?”咸陽市高新一中校長于建營在陜北專場的分享中談道,“在新的信息時代,不讀書,不認真讀書,不好好讀書是不行的。”

伴隨著人工智能應用的全面普及,學生成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短視頻、直播等正以超強的力量吸引拉扯著學生,精準推送正侵蝕著孩子的專注力和記憶力。“要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當務之急,我們每個教育者應該從自身做起,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率先成為讀書的人。我們要緊跟時代潮流,改變一些固有的觀念,不僅要發揚傳統文字閱讀,還有關注數字化閱讀方式,和孩子一起聽書,一起去配音,一起做朗讀者,一起視頻講書。”神木市第十一中學校長劉雪松說道。

“在整場活動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陳阿莉校長的讀書故事。”參會老師說道。從一名體育專業的教師,因為會說普通話被學校看中轉崗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到擁有自己的名師工作室勤學篤行、躬耕教育,并不斷鼓勵工作室的成員讀書,培養了一批新時代教育家型的教師。西安市長安區第一小學校長陳阿莉在陜北專場分享了自己通過讀書不斷解決教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與困難的成長經歷。

論壇上,圍繞閱讀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性、教師在閱讀推廣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大家認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閱讀文化的播種者。在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學校作為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地,理應成為全民閱讀的最前線,教師作為社會群體中的知識階層,更應成為全民閱讀的領航者。教師應當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引導學生走進書籍的世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楊安平、張菲菲、劉艷等代表與師范生面對面座談交流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文學院院長牛文明教授在報告中強調:“閱讀能夠讓教師學立教之本、識天地之大、擁獨立之思,教師閱讀是涵養教育家精神的重要途徑。”

師范生是未來的教師,閱讀能夠幫助師范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啟迪心靈和豐富智慧。《教師報》第二屆推動陜西閱讀十大教育人物和關注人物代表楊安平、張菲菲、劉艷等教師與師范生面對面座談交流,暢談教師閱讀的重要意義,鼓勵師范生扎根西部教育沃土,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參加論壇后,我更加深刻體會到數智時代閱讀的價值和意義,意識到自己肩頭沉甸甸的責任。希望通過自己的閱讀,為西部基礎教育貢獻力量,未來能成為一名‘幸福且清醒’的教師。”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文學院師范生何欣怡對未來充滿期待。

讓閱讀成為生命成長的持久養分

閱讀對一個人的人生和精神成長起著怎樣的作用?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讓閱讀與他們的精神成長相聯結?

“建設書香中國、書香社會,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推廣閱讀要有理性主導,要專業化、系統化,要先摸清培養讀書人的基本邏輯或普遍規律。一是做沒做到激活孩子的閱讀興趣,二是要培養閱讀能力,三是養成閱讀習慣,四是建立閱讀的個性化志趣。”《中國教育報》常務副主編張圣華談道。

閱讀是獲取知識信息、涵養個人精神品質的最主要途徑和渠道,是青少年啟迪智慧的重要來源,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必由之路。學生明明已經知道了閱讀的好處,可為什么就是不愿意開始真正的閱讀呢?“作為一所新建學校的校長,我嘗試的方式是讓閱讀更容易、更美好的發生。我們改變了過去校園里有一座圖書館的做法,把校園變成了一座圖書館。”西咸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校長侯曉田講道,學校絕不是要為學生造一個校園網紅打卡地,而是要讓校園真正彌漫著書香。在學校的閱讀中,要教學生把書籍與自己的生活聯結起來,知行合一;教學生把書籍與書籍聯系起來,觸類旁通;教學生把書籍與當下世界聯結起來,學以致用。

“閱讀”被稱為校園里最美的姿態。在本次論壇活動中,神木市第十一中學劉美蓮老師以《銀杏樹下好讀書》為題,從書籍撞入生活、閱讀融入課堂、分享納入日常、書香印入生命四方面分享了神木市第十一中學“和·悅”文化體系下師生整本書閱讀的做法和成果。其中,神木市教育局副局長郭霞與劉雪松英漢雙語深情領讀的《小王子》掀起了陜北專場的高潮,感動了全場,讓參會人員體味到了“平和過日子,喜悅辦教育”的美好姿態。春光漫漫,茶香裊裊中,安康一小的師生帶我們一起踏上尋味書香的筑夢之旅。教師們現場展示讀書分享會,分享了個人與書的故事,同學們表演了《蓋碗茶藝》《學生讀書筑夢》《上春山》《親子情境誦讀》《十二生肖的故事》等節目,校長胡剛以《書香校園“十個一  ”幸福人生“百分百”》為題匯報了學校以閱讀為抓手推動“幸福教育”落地的探索。

神木市教育局副局長郭霞與劉雪松英漢雙語深情領讀《小王子》

安康一小學生和家長共同表演《親子情境誦讀》

“作為一名根植鄉村教育的青年教師,我心有所動,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與閱讀為伴,深耕鄉村教育的沃土。”安康市漢濱區洪山鎮石轉九年制學校李守花在參會后談道。

“本次論壇主題‘教師閱讀涵養教育家精神’特別提振教師閱讀工作的精氣神,讓我們更明確地感受到新時代教育家型教師,一定是自己熱愛閱讀又會指導學生閱讀的好老師!”《教師報》第二屆推動陜西閱讀十大教育人物獎獲得者、寶雞文理學院附屬學校教師安瑛說。

在聚焦“教師閱讀涵養教育家精神”主題下,榆林學院文學院院長賀智利教授、安康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周海霞,陜西省名師名校長代表郗莉、莊孝成、孫郡霞、楊安平、宋瑞宏、龔健輝、王妮、劉鵬、邱俊等多位專家分別進行了精彩的講座,激勵和推動了教師們創新閱讀工作的新思路。

“人民群眾多讀書,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會厚重起來、深邃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讀書的好處,尤其關心青少年讀書學習,鼓勵他們珍惜韶華、潛心讀書、敏于求知,“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已連續11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閱讀已經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在“全民閱讀 教師領航”的共識下和優秀經驗分享中,三秦教師將持續努力,積極推進“全民閱讀”,讓教育家精神在閱讀中得以涵養和升華,為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三秦閱讀風尚發揮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