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基地:聚焦“四度” 落實“雙減”
發布時間:2024-06-26 18:30:32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在西安航天基地這片教育沃土上,“雙減”扎扎實實地落實在學生全面發展的每一節課堂教學、每一天課后服務、每一次作業創新中……如何發揮好學校育人主陣地的作用,完成“減負”與“增效”這一時代答卷,我們走進航天教育“雙減”進行時。
精益求精 課堂教學有深度
航天基地高質量推進“三個課堂”建設,以教研改革為突破口,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全面落實新課標、新教材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將學科融合作為素質教育的發力點,通過“三聚焦三構建”,積極探索實施具有航天特色的重思維、重目標、重過程、重評價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是聚焦高效,構建優質課堂。啟動“‘三個課堂’協同育人,名校名師賦能‘雙減’”區域研修活動,圍繞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落實展開研修交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線上云教研活動已累計觀看5.2萬人次。
二是聚焦創新,構建特色課程。積極打破學科壁壘,構建融合式、探究式、項目式創新課程,各學校在實踐中設計出“承·新”“1+N”飛天課程、“星光美課堂”“思曉好課堂”等一大批課程新模式。
三是聚焦多元,構建評價體系。以教育部《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為指導,結合區域特色,凝結出航天色彩濃厚的“紅領巾爭章”“思曉好少年”等多個立體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 課后服務有溫度
航天基地各學校課后服務工作堅持自愿選擇、科學規范的原則,為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提供課后延時托管服務,實現與家長接送時間的“無縫”對接。目前,航天基地課后服務參與師生占比達95%,開展學校占比100%,已實現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求學生課后服務的“兩個全覆蓋”。
一方面,做實做細課后服務工作。航天基地課后服務工作為“作業輔導+特色課程”的模式,服務內容涵蓋了學業輔導課程、素質教育課程等方面,為學生量身定制“一校一案”特色課程。各學校提供體育、藝術、科技、人文等多種興趣小組供學生自主選擇,利用功能部室、特色場館開設武術、繪畫、籃球、樂器、舞蹈、扎染等各種豐富多彩的社團,還創設學科競賽課程、體藝特長生課程、科技創新課程等,滿足不同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另一方面,不斷優化課后服務體系。實施課后服務校本走班課程,學校制定選修素質套餐,鼓勵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在課后服務校本選修素質套餐中自由選擇,并以年級為單位,有組織、有計劃采取學生走班的形式,實施課后服務校本選修教育,拓寬育人空間,讓課后服務更有溫度和特色。同時,在全區范圍內相繼開展了“航星杯”中小學運動會、“中小學藝術展演”、小學生童趣勞動技能大賽、“翰墨濃情書畫大賽”等課后服務成果展演系列活動,進一步助推學生素養提升。
高效規范 作業管理有制度
航天基地教育局以“減負增效”為核心,按照作業管理“壓總量、控時間、調結構、提質量”總體要求,將作業管理工作納入學??己嗽u價體系,引導教師加強對作業設計的專項教研。同時,由“雙減”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四不兩直”督導,實現作業管理督導全覆蓋、全通報。
各中小學從精心做好作業設計出發,提高教與練的效率,讓作業改革融入教學工作每個環節。學校全面統籌作業管理,深挖教材優化各學科作業設計,從質量、形式兩方面入手,全力做到減量提質。教師關注學情差異,合理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設置作業超市、差異化作業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這樣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自身成長最大化。
協調推進 “雙減”落地有力度
航天基地充分發揮“雙減”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優化部門聯動工作機制,不斷鞏固“雙減”工作成效。實現轄區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部壓減,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面分類管理。轄區持續對學科類隱形變異違規培訓保持高壓態勢,累計查處隱形變異違規機構28家;扎實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戶外廣告治理,拆除廣告牌40余塊;通過張貼海報、發布告家長一封信等方式不斷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引導校外培訓機構依法依規辦學,引導社會廣泛參與監督。
學校是教育的中心,更是學習真正發生的地方。“雙減”讓教育回歸學校,讓學生學習回歸學校。航天基地推動“雙減”政策落地,將本屬于孩子探索求知、健康成長的時間還給孩子,讓教育自然而然地發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