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生兜底 幫學生出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助育人“四路同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作者:仲會 徐陳松
發布時間:2024-06-17 09:58:0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感謝學校四年來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幫助,讓我沒有后顧之憂勇敢去追夢,我將會帶著這份溫情,勇敢前行,繼續奮斗......”正值畢業之際,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準備離校的信息工程學院2020級本科生小周專程來到學校資助中心表達不舍和感恩。小周從小父母相繼離世,在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錄取后就一直受到學校關愛,在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冬寒補助、學費減免等一系列項目的資助下,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學業。
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不斷完善資助政策體系,大力推進資助育人工作,“四路同行”為學生兜底、幫學生出彩,確保每一名學生不會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每一名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暖心路——從“漫灌”到“滴灌”,用愛鋪滿
一是“漫灌”政策制度全覆蓋,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學校堅持每年面向新生提早開展全面經濟狀況普查,組織輔導員、班主任赴貧困學生家中走訪慰問,宣傳國家和學校的各項資助政策,精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年認定600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同時不斷完善資助體系,為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兜底,保障學生在校期間學習與生活。
二是“滴灌”精準資助點對點,確保資助發揮最大效能。大數據賦能學生資助,學校不斷完善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依托大數據平臺,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情況,每年為重點困難學生群體發放新生路費資助、暖冬羽絨服、考研午餐等,為因地震、洪澇災害等突發情況導致家庭出現家庭經濟臨時困難的學生,從簡從快發放專項補助資金,切實把黨和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關懷落細落實。
誠信路——從入學到畢業,全程鋪設
一是扣好新生誠信教育的“第一粒扣子”。每年為新生寄送學生資助政策簡介,宣傳資助政策的同時提醒學生誠信做人,誠信填報家庭經濟狀況、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新生入學后,面向全體新生班級開設金融知識小課堂活動,普及金融征信知識,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和誠信觀。
二是將誠信教育納入學生日常教育管理。每年定期舉辦學生資助誠信主題活動月活動,組織開展誠信主題報告、個人征信知識競賽、誠信游園會等系列學生資助誠信教育活動,使誠信理念入腦入心,同時將學生資助失信行為寫入學校學生違紀處分規定中,對于騙領獎助學金、困難補助或助學貸款等行為的給予相應處分,引導學生樹立規矩意識。
三是聚焦畢業誠信教育。每年畢業季期間,圍繞國家助學貸款還款協議簽署等重要節點,邀請經辦銀行負責人現場開展儀式教育、講解違約案例、誠信簽名等,提醒學生按時還款,構建良好的征信記錄,不斷強化學生誠信意識,走好學生資助誠信教育最后一步。
勵志路——從助學到筑夢,自強鑄就
一是激勵學生追求卓越夢。設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專業獎學金、寶鋼教育獎學金等獎學金項目,注重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成為追求卓越的標桿,2023年共有7638人次獲得獎學金,營造爭先創優良好氛圍,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連續五年榮登《人民日報》。
二是激勵學生奉獻基層。大力實施畢業生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政策,通過政策激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和價值觀,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業,2023年學校220人成功申請學費補償。
三是激勵學生獻身國防。實施《服兵役學生國家教育資助政策》,設立國防獎學金,激勵學生獻身軍營,矢志報國,在校期間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曹德旺勵志助學金的2023屆畢業生楊月映自愿放棄保研資格,獻身國防建設,成為一名海軍飛行學員等典型事跡在校內外引起廣泛關注。2023年學校發放服義務兵役資助124人次,138.47萬元。
感恩路——從受助到助人,奉獻鋪就
一是強化學生教育管理。出臺《辦法》,將志愿服務納入受助學生成才管理體系,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將感恩意識轉化為行動自覺,2023年受資助學生的愛心實踐活動時長數超58000小時,93%受助學生愛心實踐活動時長達20學時以上,實現學生從“受助”向“自助”轉化。
二是發揮朋輩引領作用。每年從獲國獎、校長獎學金等優秀學生中招募朋輩小老師,為學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輔導答疑,每年幫扶學生累計達8000余人次,答疑次數1.5萬余次,答疑課程開設門數達30余門,著力打造“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切實增強受助學生的感恩奉獻意識。
三是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成立陽光團工委、思源愛心協會等組織,將所有受資助學生納入其中,受助學生群體自發組織開展義務支教、誠信驛站、公益二手書等志愿服務活動,激發學生內生動力、發揮學生組織在資助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涌現出獲獎學生飲水思源捐贈獎學金等典型事跡,信息工程學院2020級本科生王晗羽將所獲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獎助學金捐贈學校,用于資助困難學生,相關事跡被多家媒體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