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堂倡導以學生為課堂參與主體,使其能與同伴積極合作互助,樂于表達,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實踐體驗,注意傾聽,學會反思和評價學習進展。教師可以通過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來活躍英語教學,引導學生的表達和交流。運用肢體語言教學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利于幫助學生主動學習,積極互動,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肢體語言是指通過身體各部分進行的直觀活動,以代替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包括面部表情、手勢、眼神、一些肢體動作及姿態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用語言來表達之外,還可以用肢體語言代替口頭表述,給學生以暗示,有時它完全可以達到無聲勝有聲的交流效果。肢體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那么在日常授課中,教師如何合理運用肢體語言適當進行各種角色轉換,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實踐。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熱身環節中肢體語言的運用

英語課堂教學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熱身環節是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輕松愉悅地進入英語學習氛圍,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在剛開始上課的前幾分鐘, 學生很難快速地從自由的課間活動中進入英語課堂學習狀態。這時教師需要耐心地運用有趣的方法引導學生安靜下來。例如,教師可以說:“Hello!Every body.Look at me!I say one.You say two.”然后邊打節奏邊這樣說,學生便會拍著手跟著節奏接。“I say hello!You say hi!”“Hello!”“Hi!”“I say Lory .You say hi!”“Lory!” “Hi!”“I say...”師生邊打招呼邊相互揮手示意,并用夸張的面部表情,表現出非常開心的樣子。此時,學生的熱情瞬間被點燃。伴隨著形象的肢體動作,課堂氣氛活躍,充滿歡樂,把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地轉移到了課堂。教師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引導學生全部動起來,具有超強的互動性。有趣的課前熱身,是英語魅力課堂的第一步。因此,我們常說,一節成功的課離不開一個生動有趣的熱身環節,課前熱身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前奏,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鋪墊環節,為整堂課奠定了歡樂的基調,有趣活潑的課前熱身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狀態,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交際活動之中。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

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課時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調把握講話語速,優美的語音語調及豐富的面部表情變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運用學生特別常見的肢體語言。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模仿游泳、放風箏、畫畫、唱歌、跑及跳等動作來教學生學習英語詞匯,通過不同的肢體動作來引導學生進行詞匯與短語的學習。學生能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更好地理解單詞意思。例如,在學習身體部位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手指nose、head等,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生分組練習問答,同伴互相指問或指答,在合作中實踐,在體驗中感知。當教授關于位置的詞匯時,教師可以用手指不同的位置,邊指邊說right、 left、 back、up and down、in、on、under and behind、under the desk、in the bag、in the classroom等,教師邊做動作邊與學生互動,談論物體的位置,直觀形象,加深學生印象與理解。教授關于不同天氣狀況下人們不同感受的詞匯cold、hot、warm、cool等時,用擦汗、裹緊外套等動作輔助單詞教學,學生邊模仿動作邊說,肢體語言輔助解讀詞匯意思,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清晰,通過模仿跟讀對比提升學生的判斷分析能力。這是一個核心素養時代,要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體現學科的育人價值,教師教授詞匯就要努力做到詞不離句,在真實的語境中引導學生的學習。肢體語言的運用使詞匯教學成為師生雙向的互動學習,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引導學生手口腦并用,使學生領悟語言及運用語言的目的,這樣比學生機械式地讀與練更有效。總之一句話,盡全力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三、小學英語節奏說唱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

肢體語言傳遞說唱內容所表達的情感或情緒,教師在英語Chant教學中可以通過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促使學生的肢體與思維同時動起來,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肢體語言還可以傳遞說唱內容所要表達的情感或情緒。學生邊做動作邊表達,通過這樣的方法,伴隨著教師講話所帶的語氣、姿勢、表情等,有著強烈的解釋性和提示性,這不僅有助于教師更準確地、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還有助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學習,而且學生會更感興趣。例如,在關于動物的Chant教學中,運用TPR教學法會使學生更快地記住動物的名稱和動物的特征。師生一起邊說邊扮演相應的動物,在跟著音樂節奏說唱的時候,通過肢體語言表演各類動物特征,這是把動物與英語直接連接的有效手段,師生邊說邊做,邊演邊學,課堂氣氛生動活潑。教師在這一教授過程中通過肢體語言表達Chant內容,傳遞Chant中要表現的豐富情感信息等,肢體語言在其中還起著重要的作用。在Guessing Game中,可以叫一個學生先想象思考,然后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最后請其他學生通過觀察這名學生的肢體語言,猜猜并說出其要表達的內容。在快節奏的英語Chant 教學中,教師可以編一些夸張的動作。例如,跳躍、揮雙臂及扭一扭等,以表達熱情、喜愛、活力和開心等情感或情緒,使課堂充滿神秘的色彩與無盡的歡樂。

四、肢體語言在小學英語聽力和語音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聽力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基本的一項知識技能之一, 是與別人溝通時最基本的交流技能。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聽力部分時,可以把聽到的難點詞匯運用肢體語言表演出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如果只是一味地播放音頻,讓學生反復聽讀,很快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甚至厭煩。小學生的英語詞匯和表達能力是很有限的,但是為了師生全英互動交流,組織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容易用英語溝通,肢體語言的運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很好地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輔助交流, 教學效果會更好。在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好面部表情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傾聽,例如,用微笑示意和表揚學生聽得認真,用手勢表示聽到句子的句式,用手勢表示語音語調的升降和簡單的發音要領,等等。用肢體語言輔助英語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發音技巧,掌握發音規律。再例如,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字母時,教師可以借助字母操帶領學生感知字母基礎發音,字母操將舞蹈與英語字母教學相融合,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字母操輔助字母語音教學。字母操可以幫助低年級的學生更好地掌握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和單詞的拼讀,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的大腦記憶力和肢體記憶力相結合。不僅讓字母在學生的思維里鮮活起來,還可以使學生在唱唱、蹦蹦、跳跳中釋放天性,享受英語課堂的學習樂趣。由此可以看出,肢體語言在小學英語聽力和語音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進行聽說交流,使英語知識簡單化,課堂更有活力,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之中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五、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語言的學習目的是運用,通過掌握一門語言,可以與別人愉快地溝通交流,學習英語也是如此。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肢體語言在會話教學中的運用必不可少,在英語會話課堂講授中適當變化說話的音量,可以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強調知識重難點的作用,能讓學生明白哪些是必須注意的,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印象。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面部表情表達對學生的期望、鼓勵、贊揚、試探、疑問、不解等情感。小學英語會話課一般都會有特定語境,涉及不同的人物。例如,在購物(買服裝)的對話教學中,售貨員和顧客的溝通交流。顧客光臨店鋪,售貨員與顧客之間禮貌用語的表達交流,售貨員為顧客介紹服飾,顧客向售貨員表達購物需求,描述想要買的衣服的顏色及尺碼等,然后是試穿衣服,了解衣服價格等,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沒有足夠的英語詞匯積累來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豐富的肢體語言可以幫助學生毫無障礙地交流。學生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通過分析語言功能,挖掘文化內涵,在語言、文化和思維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學習談論人物所具備的日常能力的話題時,可借助肢體語言進行教授。例如,聽音樂、爬山及拖地等都可以借助肢體語言來表達。借助肢體語言展示能力的時候可以表現得很利索,以證明這項能力自己很強,可以做到最好。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根據主句型框架編寫新的生活情景對話,之后再進行小組匯報表演。對話教學以英語活動觀為基礎,以主題意義為引領,語篇為依托,通過學習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運用肢體語言輔助教學,不僅可以進行直觀形象表達,降低對話學習的難度,還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由此可見,在會話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靈活運用能使課堂更靈動,學生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進而樹立英語學習自信。

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

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及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教師應該善于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豐富的活動為主要教學方式的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以新時代為背景,英語閱讀教學應以學生為課堂參與主體,與時俱進,創新設計閱讀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因材施教,引導學生樂學善思。例如,在英語繪本故事的朗讀中,當學生朗讀陳述句和特殊疑問句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和要求學生讀出升調和降調,如果用手勢來表示升降調學生會很感興趣而且很容易理解和記憶,揚起手表示升調,向下擺手表示降調,上下擺動弧度式的手勢引導學生連讀,以使學生正確地模仿和掌握句子或是短文的閱讀方式。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引導學生,理解繪本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及人物的日常活動等,這樣學生能更快、更好地理解繪本故事內容,并能進一步地體會故事的教育意義。例如,Care for the Earth 一課的話題是保護地球中我們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教師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學生理解短文要表達的教育意義,配合難過的表情表示拒絕做不利于保護地球的事情,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要愛它,保護它。借助豐富的肢體語言也有助于學生更快地理解閱讀內容和掌握朗讀技巧。通過對每一個主題和內容的研究,實現課程整合,引導學生通過讀感知閱讀文本,理解閱讀內容,從中發現問題并認真分析問題。在解決學習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引導學生,感染學生,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多元思維。

七、小學英語寫話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

英語寫話教學對小學生來說枯燥乏味且有一定難度,而豐富的肢體語言可以解決學生這方面的困惑。假如學生有真實體驗和實踐經歷,就能很輕松地寫出富有情感的文段。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創設的各種英語語境,引導學生聽、說、做及演。通過參與活動和表演之后,再讓學生動筆寫,或是鼓勵學生小組合作,互動交流,然后寫話。因為表演和活動會給學生一定的體會,這時寫作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個難題了。教師運用肢體語言帶動學生的視覺與思維,活動或表演之后再寫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各種肢體語言對學生有極大的影響力。教師微笑的表情及親切的神情都能給學生以鼓勵。在溝通中肢體語言是最真誠的、最自然的,也是最容易被學生所感知的。例如,當教師給予學生一個贊許的眼神,拉拉學生的小手,摸摸學生的腦袋,學生會有更大的勇氣,更積極地舉手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能使思維活躍的學生得到創新的動力,從而更加大膽地表現自己;當教師給予學生期待和鼓勵的眼神,能使那些平時內向、膽怯、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壓力變小,獲得欣賞與尊重感,從而消除內心的害怕和恐慌,獲得更多的自信,最后輕松并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因此,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肢體語言的運用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在遷移中創新,進而獲得新知識、新感悟,做到踐行與學思結合,不斷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肢體語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肢體語言無聲勝有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學習樂趣,而且可以很快地將學生引入英語語境。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如果能充分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輔助教學,此時課堂教學不僅“有聲”,而且“充滿色彩”。通過不斷實踐,持續改進現有的英語教學模式,不斷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師應把欣賞的目光送給學生,用最美的“無聲語言”陪伴學生走向更大的舞臺。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杜甫川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