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面花
——陜西民間面花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探索
作者:■文/王巧婷 張丹麗
發布時間:2024-06-12 17:24:39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陜西面花作為民俗文化,是黃河流域麥黍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是一朵鄉土色彩濃郁的奇葩,給人一種古樸感。面花藝術的文化內涵,不僅在以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藝和質樸的心境體現生活之美,它還有較強的社會教育功能。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進行面花教學,教師將面花古老的民間美術形式與課堂結合,讓學生學習面花文化、欣賞面花造型、習得面花技藝,激發他們對民間美術的熱愛。
一、面花禮儀,表達情感
把一個具體的藝術形象和人的思想意識融合起來,寓意于物,托物達意,這是面花藝術的一個突出特點。每逢四時八節,人們走親訪友,更是離不開面花。如春節,神堂、祖先堂前獻的“大棗花”,拜年回禮的“小棗花”。元宵節,舅舅給外甥送花燈和“眼眼饃”,用線穿成串,待到二月二龍抬頭時才讓孩子吃。據說,吃了“眼眼饃”,不怕蝎子和蜈蚣。清明節,家家戶戶蒸“燕子饃”,用以掃墓、祭祖,朝拜先賢人物。端午節,家家戶戶送艾葉,插在門上用以辟邪和蒸“艾饃饃”。中秋節,家家戶戶烙“團圓餅”,家人分而食之,餅就是一個團圓、整體的象征。九月九送“曲聯”,曲聯是一種彎曲相連的花,或蒸或烙,是娘家人給外孫送的特制禮品。在這些傳統節日中,你來我往,年復一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禮尚往來循環圖(如下圖)。
在面花教學中,十二生肖主題的面塑作品深受學生喜愛,虎年捏虎,龍年捏龍,喜氣應景又能討得好彩頭,飽含對新一年的期待與祝福。老虎寓意健康、強壯、勇敢、正義,是力量的化身,民間捏虎饃是辟邪、平安、祥瑞的象征。老虎饃雙眼明亮、耳聽八方、雙眉如綠葉托起一朵綻放的紅花,虎嘴兩側對稱向上的卷須展現出虎的威嚴,S形的尾巴俏皮生動,紅黃藍三原色的搭配絢爛奪目,喜氣洋洋。像這樣的課程還有花喜鵲、雞饃饃,既體現了面花的藝術特色,又傳遞了美好的情感和祝福。
二、多樣課程,傳承創新
1.立足國本,開發校本
以“國本”教材為普及教學,“校本”教材為個性教學,“社團”活動為拓展教學,“民間采風”為體驗教學,“博物館”現場教學,“民間藝人”親臨教學等,我們采用“課程+特色”雙向發展,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發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以提高他們的品位及鑒賞能力。
2.走出去,請進來
“走出去”:我們赴合陽縣民間面花大師行俊肖老師、澄城縣周廣賢民間藝人家中學習面花制作,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間面花藝術之美。“請進來”:我們邀請民間面花傳承人來校辦展,講述民間面花的藝術特點、文化內涵,并進行現場授課。教師還帶領學生參觀澄城縣博物館、合陽甘井鎮藝術館、陜西省藝術館非物質文化展廳,讓其充分感受民間面花的藝術特色,了解面花的歷史文化。
3.特色課程,傳承文化
經過幾年的研究和教學實踐,我們設計了符合學生特點的授課內容。我們分年級、分主題進行授課,一、二年級授課內容為“面花展覽館”“小手做花饃”。“面花展覽館”是帶領學生了解面花的發展歷史,欣賞陜西面花之美;“小手做花饃”是讓低年級學生嘗試做簡單的面花。三、四年級授課內容為“貼花式面花”“彎體式面花”。這兩個課程是在饅頭上制作立體的面花。五、六年級授課內容為“插花餛飩”“大型面花”。這兩個課程需要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創作,每個學生制作不同的造型,最后用竹簽扦插組合完成。通過深入研究面花的發展歷程,學生掌握了陜西面花的藝術特點和制作技巧,從而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了本土文化。
4.走班社團,向美而行
以走班社團的形式開展面花教學,讓學生參與其中。當學生具備了制作老虎饃、雞饃饃的方法,他們就對面花作品所蘊含的寓意有了更多了解。學生感受著面花制作帶來的快樂,用各種面塑的藝術方式表現自己的審美感受。通過學習制作面花,學生提升了立體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增進了對陜西民間美術的熱愛。
三、創新材料,提升素養
社團教學是小學特色課程創建的重要載體,面花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就是社團教學。借鑒傳統的面花制作工藝,我們將白色超輕黏土和面粉混合起來進行授課,這樣既可以防腐又便于造型,大型面花的底座用泡沫蛋糕胚替代,輕便且美觀。在教學內容上,我們選擇適合學生身心發展和審美需求的造型,鼓勵學生對面花傳統造型進行創新。如此不僅深化了課程、聯系了生活,還落實了《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對小學高段學習任務的具體要求。
在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傳統信仰的淡化,使面花的傳承受到極大影響。在小學開展面花課程,可以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手、眼、腦協調配合,具有多功能的審美、認知、娛樂價值,能讓學生產生豐富聯想,給學生真的啟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在促進其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學生在接觸傳統工藝的過程中,對工藝師所展現出的敬業、專注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所領悟,同時他們也深刻理解了傳統工藝“守正創新”的內涵與意義。這符合藝術課程標準中對小學美術課程設立的教學目標,也體現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高新第二小學 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職業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