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學院堅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構建“一站式”學生社區文化建設新生態
發布時間:2024-06-13 12:45:45 來源:教育部網站
【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全覆蓋建設、高質量發展】編者按:2024年是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啟動建設五周年。按照“一引二推三督”的工作思路,歷經10所高校率先試點、31所高校集成探索、全國2720所高校共同參與的“三步邁進”,實現了全國適建高校全覆蓋,切實將學生社區治理“末梢”轉變為政治引領、思想引導、發展指導、生活服務等工作“前哨”。為總結工作、強化宣傳、增進交流、深化建設,特開設專欄,圍繞黨建引領、隊伍入駐、學生參與、文化建設、數字賦能、條件保障等主題,展示各地各高校的特色做法、典型經驗、標志成果,推動“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再出發、開新局,奮力書寫全覆蓋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西安外事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將厚植學生社區文化底蘊和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緊密結合,持續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積極構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新生態新格局。
一、建強平臺,完善文化育人體制機制
一是系統化設計,強化組織領導。設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和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將文化建設納入學校“十四五”建設規劃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文化育人工作決策機制;依托學生社區成立正蒙書院及其5個分院,書院、學院對應融合設立,并建立“五長制”學生思政工作網絡,形成正蒙書院規劃設計、學工部指導協調,學院、書院協同組織實施的執行工作機制, “校、院、社區”聯通,“教、管、育”貫通,實現“一站式”文化育人目標。二是立體化建設,夯實實踐陣地。以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古琴)及正蒙書院建設為牽引,打造“三基地、兩長廊、一中心”校級示范性文化育人實踐教學場館。拓展建設融古琴、鼓樂和編鐘演、藏、研、學、制于一體的傳統文化藝術中心,開展古琴教育、宣傳展示、保護傳承和創新示范,將琴棋書畫花香茶等國粹納入書院育人實踐。三是全景化打造,提升育人環境。按照“一院一品牌、一樓一風貌”建設思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造提升學生社區文化格調。完善黨建工作坊、黨建中心功能設置,新建雙創工坊、蒙心驛站,優化各類文藝活動室、學業指導室、咖啡廳、茶藝室等文化氛圍,通過藝術化的走廊文化墻,以浮雕、壁畫、文化作品展板等形式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入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延安精神和校園文化等元素和標識,潛移默化實現環境育人目標,彰顯社區貼近式全場景育人功能。
二、深挖內涵,健全文化育人工作體系
一是構建“通識教育”課程體系。聚焦文化人育人戰略價值、實踐價值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多元培養為核心,打造《關學與人文修養》《古琴與音樂修養》《生命與健康》為主線的課程體系,以“原點論壇”“弘道七方”社區思政大講堂為代表的文化育人講授導體系。二是構建“養成教育”實踐體系。設置《大學生修養與日常行為規范》必修課程,制定《行為養成十項規定》,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教育全體學生身體力行“見面問聲好、彎腰撿紙巾”,始終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追求正確的價值取向、塑造高雅得體的行為舉止、培養博學篤志的興趣愛好、涵養濃郁的人文素養底蘊。三是構建“兩翼并舉”德育體系。以抓實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和行為養成教育為兩翼,搭建學生成長能力矩陣,注重學生品格提升過程性評價,通過組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和人文素養提升系列活動,真實記錄學生通識課程學習、討論發言和周記撰寫等情況,引導學生以內省的方式提升素質,建立文明行為習慣自覺。
三、創新形式,推動文化育人提能增效
一是堅持與黨建活動相融合。堅持每月一期“弘道七方”社區思政大講堂主題報告,成立五個社區思政名師工作室,宣講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開展“思想薈”交流研討活動、黨員“紅芽”導學輪訓,線上線下報告會全年累計參與26000余人次。二是堅持與潛心讀書相融合。建立7個書院“網紅書屋”,成立“正蒙讀書會”等讀書社團,開展“正蒙教授話讀書,傳統文化塑君子”經典書籍導讀系列活動。策劃“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黨的二十大代表、陜西省勞動模范、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多名校友,以個人成長歷程和奮斗經驗激勵學生,傾力打造“書香社區”育人新風尚。三是堅持與實踐育人相融合。每年舉辦涵蓋聲樂、舞蹈、禮儀、器樂、小品、書畫攝影、詩歌朗誦等九大賽事的“魚化龍”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千余名師生走上舞臺,參與師生2萬余人次。社區古琴、古箏、圍棋、書法、國畫、茶藝、國學、詩社等文化類社團占全校學生社團總數20%,全年參與學生7000余人,年均開展傳統文化活動200余場次。
四、深耕細作,磨礪文化育人原創精品
一是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編排學院版話劇《白鹿原》,精彩展演大型音樂會《大唐雅韻·鐘鳴鼓樂》煥新非遺之美,全年校內展演30余場,2萬余人次觀看,在“以文化人”實踐中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朽魅力。二是在以演帶教中凸顯特色。堅持讓學生從走進校園起就走上舞臺,實現“以演促教、演練結合、演教相長”的良性發展。成立以青年師生為主體的西安外事鼓樂團,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展演30場次,以實際行動肩負起高校文化傳承與推廣使命。三是在守正創新中鑄魂育人。堅持把“五育并舉”融入社區育人實踐,制定《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凝練沉淀“一站式”學生社區“紅色文化”“廉潔文化”“家國情懷”“大國工匠”“大醫精誠”等5大文化主題,有效構建多元共生的學生成長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