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2024年高考平安順利結束
發布時間:2024-06-13 08:40:52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6月8日下午,隨著外語科目考試結束鈴聲響起,來自全市4個考區、6個考點、4259名考生滿懷自信走出考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在近千名考務工作者的努力下圓滿結束。2024年全市高考工作在銅川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招生考試工作領導小組和省教育考試院的精心指導下,按照教育部 “三無、三穩、三確保”的工作要求,提前謀劃,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全市各考區考務管理嚴格規范,考試過程秩序井然,考風考紀良好,安全保障細致到位,圓滿完成了考試各項任務,贏得了考生、家長、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全面實現了“平安高考”目標。
強化組織領導,精心安排部署。銅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抓好備考組考和高考安全工作,主要領導多次對高考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和實地調研,6月4日,銅川市委書記李九紅到市一中新區校區考點檢查高考準備工作,要求嚴謹細致組織考試,用心用情服務考生,全力確保高考安全平穩順利圓滿。建立市委常委聯系督查高考工作制度,6月5日-6日,銅川市委副書記劉麗,市委常委劉浩、吳延旗、曹全虎、宋桂合分別深入考區督查高考工作。6月7日-8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雅玲、市政府副市長楊磊、雷穎、黃牛虎、市政協副主席王紅俠、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楊建波等市級領導分赴各考區駐點督查指導。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浩先后主持召開全市兩考安全視頻會議和高考工作調度會議,對高考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協調推進。6月7日在市國家教育考試考務指揮中心實時巡查,并赴市一中新區校區考點查看組考工作,看望慰問一線公安干警、城管等服務保障人員。考試期間,區縣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臨一線、靠前指揮,區縣招委會負責同志堅持坐鎮指揮、統一調度,為考試安全平穩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強化底線思維,狠抓組考安全。強化考務管理工作,對試卷安全保密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設置考區總保密室,實行4人以上值班,其中2名為公安干警,24小時晝夜值班。各考點設置監考員專用通道,安排專人值守。考前,教育、公安、保密等部門聯合對各考區試卷保密室進行全面細致檢查驗收,確保試卷存放安全。在運送、保管、分發、施考、回收等試卷流轉各個環節,采取人技聯防、一崗多控等手段,加強流程管理,實行24小時全程監控,全天候無縫連接,確保試題試卷絕對安全。安保措施全面加強,全市落實智能安檢門12扇、金屬探測儀154個、防作弊系統和人臉身份識別系統60臺、無線電信號監測車6臺、4大運營商對手機信號降頻等“五項嚴防”措施。強化五級考務培訓,確保所有考務人員熟悉禁令、明確禁區、照章辦事、規范操作。嚴格考試過程監督,真正形成現場監考、流動監考和視頻監考“三位一體”的協同監考機制。嚴格執行監考教師回避制度,精心做好監考教師分級分類培訓,讓監考教師真正做到對監考工作認真負責,對監考流程熟練掌握,監考工作實現“零失誤”。
強化部門聯動,凝聚工作合力。銅川市招生考試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大力開展“護航高考”行動,各部門各司其職,協調聯動,對考點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全力保障高考。公安部門出動警力2150人次、警車470余輛,派駐警力在保密室執勤40余人次,排查考場周邊出租房屋及治安復雜場所141家,檢查試卷保管場所16次,累計辦理考生身份證32個,開展路況信息和交通提示300余次,設置高考服務點40余個,為考生提供咨詢、通行、轉送等服務80余次。衛健部門向各考點派送6輛救護車、18名專業醫護人員全程保障師生健康安全。交通運輸部門精選19輛公交車、175輛出租車組成“愛心送考”車隊為考生提供送考服務。生態環境、市場監管、住建、城市管理等部門加大考點周邊和考生集中食宿地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噪聲污染源管理,嚴控施工時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產生各類環境噪聲的污染,確保考生吃得放心、睡得安心、考得靜心。市無委辦銅川監測站安排監控車在考點值守,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干擾考試。宣傳、保密、網信、工信、財政等部門派出業務骨干支持配合考試工作。應急管理局聯合消防救援支隊對高考考點和食宿場所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氣象部門為考生提供考前一周和考試期間氣象預報服務。供電、供水以及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四大運營商等單位駐點值守,加強技術支持,共同為考生創造良好考試環境。
強化服務保障,營造良好氛圍。堅持以考生為中心,全方位統籌考生服務工作,強化部門聯動,重點圍繞政策咨詢、飲食住宿、交通出行、噪音治理等方面,市級24家成員單位以及區縣招委會制定了有針對性的高考服務保障方案,明確76條保障措施,確保為考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務保障。考前5月份集中開展考風考紀宣傳教育活動,制訂《高考溫馨提示》在銅川市電視臺、銅川日報以及銅川教育微信公眾號宣傳。各區縣、各生源學校開展考試誠信、考試安全、心理健康等20場教育講座,重點宣講《刑法》《教育法》《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等涉考法規和處罰條款,教育考生知法、守法,引導考生誠信高考,讓考生“不敢、不能、不想”作弊,考試過程實現考生“零違紀”。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考試綜合管理平臺,集中開展凈化涉考網絡環境、凈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加強噪音治理、交通保障、防暑降溫方面綜合保障。社會各界傾情相助,鼎力支持,愛心志愿者開展“青春護航、愛心助考”志愿服務活動,為考生提供送水和心理咨詢服務,愛心車隊助力考生出行,幫助考生平安應考,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高考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