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漢中紅寺湖畔,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松柏蔥郁,革命英雄紀念碑巍然屹立。來自漢中市南鄭區中所中學的學生們正在習習春風中開展一場特別的“思政課”,面向何挺穎烈士的銅像列隊肅立,全體默哀致敬,向烈士獻上花籃,并在烈士的見證下重溫入隊、入團誓詞。活動結束后,師生自覺清理園區落葉,擦拭烈士紀念碑,以此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和敬仰之情。

20240611170435021-62-9b6d6.jpg


這樣的活動在漢中經常開展,是當地“大思政課”建設成效的匆匆一瞥。近年來,漢中市教育系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深化“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陜西省政府對設區市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滿意度調查中,漢中市連續三年居全省第一。

堅持高位推進 構建思政教育“大格局”

堅持系統思維,多措并舉,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思政課建設工作大格局。一是凝聚思想共識。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持續深化“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引導廣大師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二是高位統籌部署。市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2次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每年專題聽取中小學思想道德情況匯報,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將思政課建設列入重要工作內容,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思政課建設工作,指導各成員單位全面落實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重點任務。三是系統謀劃推進。先后出臺《漢中市建設教育強市打造“學研在漢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市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漢中市提高教育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漢中市“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工作方案》等文件,全學段、全過程、全方位安排思政課建設重點任務,細化任務分工,逐級壓實責任、層層抓好落實。勉縣入選陜西省大中小學“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示范縣,漢中市教育局成為教育部主辦的陜西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成員。

強化隊伍建設 培育思政專業“大先生”

堅持“強教必先強師”理念,聚焦隊伍配備、素能提升和師德師風等關鍵方面,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一是配齊配強師資力量。堅持政治素質和專業素養并重,在職稱晉升中增設思政課教師職稱崗位,思政課教師中85%為本科及以上學歷,政治面貌以中共黨員為主,教齡11年以上的占比71.86%,初高中思政課專職教師占比達85%以上。二是健全各級黨政領導班子聯系學校、聽講思政課制度,常態化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活動,3年內199名思政課教師獲省級、市級表彰。三是精心組織能力培訓。用好“國培計劃”“省級培訓”等培訓載體,設立中小學思政學科建設和教師發展指導基地35個,積極組織思政課教師參加大中小學貫通的線上線下培訓、實踐教育等研修交流活動,著力打造“市級前沿研討、縣級覆蓋培訓、校級同步執行”的思政課教師培訓研修體系。四是持續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制定實施《師德師風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六個一”專項活動,積極實施教育家精神引領行動,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職業發展、培養培訓各環節全過程,1名思政課教師入選陜西省教書育人楷模。

注重有機銜接 建設思政教學“大課堂”

20240611170435000-63-8822f.jpg

堅持課堂教學主陣地,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循序漸進開展思政教育教學,促進思政課育人質量不斷提升。一是注重教學研究。聯合陜西理工大學成立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究中心,舉辦陜西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討會,組建全市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課教育教學聯盟,在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下,定期組織開展全市大中小學思政課骨干教師學術研討、教學展示等活動。二是培育精品課程。發揮思政課程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中小學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推進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課堂教學和實踐研學同向同行,3年評選市級思政精品課84節。三是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大力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組織全市中小學生開展關于“讀寫畫唱講看演研”的“八個一”系列活動,把“四個自信”融入德育全過程。四是積極探索數字賦能。在“學在漢中”智慧教育云平臺開設“思政課”專欄,上線思政類教學資源1.4萬條,打造網絡思政課程資源庫,促進優質思政教育資源廣泛共享,營造“時時可學、處處可學、人人可學”的良好氛圍。

挖掘特色資源 構筑實踐育人“大平臺”

20240611170435014-3-13458.jpg

堅持辦好校內外實踐大課堂,綜合運用課后服務、研學實踐、社會實踐、勞動教育等各類活動載體,引導學生在躬身踐行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是著力辦好校內特色活動。充分挖掘南鄭藤編、洋縣皮影、寧強羌繡、鎮巴苗繡等非遺傳承特色,“一縣一品”“一校一策”打造特色課后服務課程,全面推動漢調桄桄、苗寨民歌、茶藝、藤編、皮影、羌繡、苗繡等項目進校園,引導學生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制訂《漢中市學校勞動教育任務清單》,定期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珍惜勞動成果和幸福生活。二是有序推進研學實踐教育。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加強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的實施意見》,制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創建市級及以上研學實踐教育基地104個,其中國家級營地1個、國家級基地1個。積極打造紅色文化旅游研學線路,組織開展紅色主題研學實踐活動,近年來10萬余名學生赴延安、井岡山等市內外地區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三是扎實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整合社會渠道,發揮家長委員會資源,指導學校就近就便組織學生進行職業體驗教育。深入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學生參與關愛老人、社區衛生、交通勸導、文明用餐等志愿服務,讓廣大青少年在實踐活動中學習雷鋒精神,更加堅定愛黨愛國奮發有為的決心信心。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