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第25屆年會在西北大學召開
發布時間:2024-06-11 09:08:3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6月8至9日,由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主辦,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聯合承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研討會暨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第25屆年會”在西北大學舉辦。
本次論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等議題,舉行了25場主旨報告與6個平行論壇,激蕩專家智慧、深入交流研討、點亮學術火花,為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設發展貢獻智慧力量、為新時代政治經濟學青年學者的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添磚加瓦。
西北大學校長孫慶偉致辭
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會長黃泰巖致辭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馬莉莉致辭
開幕式上,西北大學校長孫慶偉教授,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馬莉莉教授,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央民族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校長黃泰巖教授先后致辭。孫慶偉介紹了西北大學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以及經濟學科發展格局與重點成果,感謝了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對西北大學經濟學科的長期支持,表達了對本次年會圓滿舉辦的祝愿。馬莉莉介紹了新時代以來經濟管理學院圍繞“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開展的重點工作和代表性成果。黃泰巖回顧了學會發展歷程,介紹了本次年會的組織籌備,對年會承辦方西北大學表示了感謝,表達了對各位專家學者圍繞主題深入探討的期待。開幕式由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振磊教授主持。
西北大學副校長吳振磊主持開幕式
6月8日上午,在上半場主旨演講中,南開大學張仁德教授從政治經濟學角度解釋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央民族大學黃泰巖教授圍繞“高質量發展是硬道理”發表主旨演講;西北大學白永秀教授圍繞“新質生產力驅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表主旨演講;武漢大學郭熙保教授圍繞“農村現代化的理論思考”發表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旭教授圍繞“馬克思經濟學體系的啟示”發表主旨演講。該階段主旨演講由南開大學何自力教授主持。
在下半場主旨演講中,南京大學范從來教授以“關于新質生產力新質態的初步思考”為題、山東大學臧旭恒教授以“共同富裕與中國家庭經濟風險的防范和化解”為題、中國社會科學院侯為民教授以“新質生產力生成路徑的若干理解”為題、復旦大學周文教授以“新質生產力的理論意義”為題、遼寧大學謝地教授以“我國新型工業化賦能邏輯”為題、北京大學張輝教授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條件、方向和原則”為題、西北大學吳振磊教授以“數字化驅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邏輯”為題,發表了精彩演講。該階段主旨演講由浙江財經大學盧新波教授主持。
6月9日上午,在上半場主旨演講中,南開大學梁琪教授以“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抵押邏輯淺析”為題,復旦大學孟捷教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體系化研究”為題,四川大學蔣永穆教授以“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為題,遼寧大學李政教授以“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進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協同發展”為題,南京大學鄭江淮教授以“大分化還是大分層?加工制造業中小企業產能匹配平臺的生產率效應”為題,曲阜師范大學劉剛教授以“從生產力經濟學到新質生產力: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中國化”為題,西北大學何愛平教授以“馬克思對生產力系統演進的整體考察及新質生產力理論的創新意義”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該階段主旨演講由西南財經大學程民選教授主持。
在下半場主旨演講中,中央民族大學張春敏教授對“中國式現代化中堅持國家主權獨立的政治經濟學分析”進行闡釋;南開大學喬曉楠教授圍繞“數字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系”展開探討;西南財經大學韓文龍教授對“新質生產力的測度與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深入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張培麗教授分析了“技術創新、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競爭力的作用關系”;山東大學魏建教授圍繞“國家能力理論與金融強國建設的關系”進行匯報;嘉興大學文雁兵教授從“兩個結合”的視角中重新認識新型生產關系。該階段主旨演講由西北大學岳利萍教授主持。
6月8日下午,圍繞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與經濟發展六大主題,舉行了6個分論壇,共計60余篇論文進行了交流。
閉幕式上,6個分論壇代表進行匯報交流。南開大學何自力教授宣布新增常務理事名單,并作本屆年會閉幕詞。西南財經大學韓文龍教授代表下屆年會承辦單位發言。閉幕式由山東大學楊蕙馨教授主持。
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遼寧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嘉興大學等全國50余所高校、10余家研究機構的100余位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參加了會議。



